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节课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节课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

今天入宫给姜万钧讲课的是李纲,引用的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学说。

这是一种改变,以前李纲更推崇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不过这从来不是问题,整个大宁现在都知道,他们的皇帝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不管什么学说,有用才是第一位。

姜万钧从来不推崇动不动就“寻死腻活”的文人。

文人的风骨如果仅仅是体现在,敌人来了他便杀身成仁,那就太讽刺了。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里头只体现了一个“忠”字。

“忠诚”固然重要,但姜万钧一直认为,“忠诚”只能作为最低标准,作为底线存在。

底线不能丢,在底线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更多的优秀品质,这才有资格称之为“国之栋梁”。

如果文人全蹲在底线上徘徊,让其他人怎么办难道要大家都在底线外头看风景

好在大宁拥有像魏征,李纲这样的臣子。

这一次李纲拿出韩非子的学说,可不是为了向姜万钧展示自己的改变。

他是在借韩非子的话进行劝谏。

爱臣大概指的是长孙无忌;人臣说的是霍方;“主妾无等”,这个范围就有些太广了,不过联系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应该暗指李秀宁。

至于最后的“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毫无疑问,李建成和李世民就是现成的例子。

以前大家喜欢劝君主要“亲贤臣,远小人”,现在李纲告诫他,这“贤臣”也不能过度亲近。

“远则怨,近则不逊”,皇帝作为“君父”,身边的所有人,都是“女子”和“小人”

一节课上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李纲还有些意犹未尽,随着他开始编撰隋史,对杨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杨广绝对当得起“才华横溢”四个字,但却丢了江山,谁之过

不管谁的过错,李纲都不希望姜万钧步杨广的后尘,姜万钧做了皇帝之后还愿意学习,李纲深感欣慰。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在上课的时候格外用心,唯恐不能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姜万钧,留下遗憾。

姜万钧命人准备一些吃的,又亲自烫了一壶酒,然后拉着李纲坐下来,君臣二人聊起了史书的编撰工作。

姜万钧的野心甚大,他打算将周边一些国家和部落的历史都整理一下,然后编辑到史书中。千年以后,这部史书或许会为一些领土主张重要的依据。

另外姜万钧还打算派出一批使节,出使周边国家,以交流学习为名,对当地的各个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

明年开春之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褚遂良,许敬宗,岑文本,于志宁等等,他们会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考察。姜万钧更想自己亲自出马,但他实在是分身乏术,所以只能重点挑选几个地方,悄悄的去,悄悄的回来,尽量避免扰民。

虽然姜万钧也知道,有些事是避免不了的,可是没办法,长时间留在这皇宫里,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啊

将李纲送出门上了步辇,姜万钧站在门口一直目送李纲消失在宫门外,这才转身回到政和殿。

“陛下为何不让文纪做皇子的老师呢”长孙皇后毫不怀疑姜万钧对李纲的重视,可奇怪的是,她几次提及,想让李纲当诸位皇子的老师,都被姜万钧给回绝了。

之前说还太早,可是现在皇子都已经降生,长孙有点着急。

“文纪年纪都不小了,等过上两年朕也该让他享享清福。作皇子们的启蒙老师哪里用得着动用文纪这种大家随便找个识字的就能教,实在不行,朕就亲自当他们的启蒙老师。”姜万钧也就是那么说说,他自己可没有时间。

“也对,如果陛下能亲自教导,那就再好不过了。”长孙可不信姜万钧是真担心把李纲给累着,姜万钧不愿意多说,她也聪明的不再多问。

长孙哪里能明白,姜万钧和李纲接触的时间越长,越不敢让他当皇子的老师,尤其是储君的老师。

李纲的学识和人品都是毋庸置疑的,教书育人的能力也不差,这几年教授姜万钧的时候,姜万钧深有体会,但并不适合当皇子的老师。

就拿今天的这一节课来说,李纲等于是在告诉他这个当皇帝的,如何去当一个“孤家寡人”。

姜万钧已经成年,思想也已经成熟,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真正理解李纲话中的真实含义。李纲的真实用意是要他掌握好一个度,远离的目的是为了“仁爱”,远离只是一种保护手段。既是保护对方,也是在保护自己,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人。

姜万钧理解了这些,就不会会错意。

可如果换成一个思想不成熟,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比较弱的皇子,非被李纲给带进沟里去不可。到时候距离产生了,美却没了,搞不好甚至心里头会产生怨恨,这就偏离了本意。

帝师不是那么好当的。

从皇子时期开始培养,这个时候,皇子只是臣,要学会为臣之道。

等皇子变成了储君,身份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个时候既是臣又是君,要学习怎么做臣子,也要学习怎么做君上。

而等到储君变成了皇上,身份会再次改变

伴随着身份的变化,所要学习的东西也会跟着变化。

不能快,也不能慢。

慢了会出现滞后,一旦快了皇子们心里就像长了草似的,非惦记着怎么造反不可。

“陛下,奴婢的人回来了。”宫宁小声禀报道。

“说说怎么回事。”姜万钧的脸色不太好。

“是。陛下下令将国书打回,贡品销毁,使节驱逐出长安。事情就发生在贡品销毁上,倭国使团带来贡品,多是金器和银器,尽管被礼部的人给砸烂了,还点了一把火,但金银拿回去熔炼后,价值还在”

“呃”姜万钧有点上头。

他之前还真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就被人钻了空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