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四十八章 夫人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四十八章 夫人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月明星稀,一匹匹快马携带捷报出了乌兰城。当天亮的时候,吐谷浑投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河源郡。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

喜有喜的道理,忧有忧的缘由,喜自不必多说,都是姜万钧这一条船上的人,姜万钧发展得好,大家也都跟着受益。

而姜孝恪和冯治庭就属于“忧”的那一波人,他们不知道姜万钧接下来会做什么,但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在姜万钧的这一股势力中,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不重要。

以前两家在赤水城的宅邸,哪天不是拜访者络绎不绝

可是现在呢

人看上去没有变少,可是质量却大不如从前,现在只有那些搭不上车的才会跑他们这里来找出路。以前在席间大家高谈论阔,意气风发,现在席间最多的是抱怨。没人敢抱怨“姜阎王”,偶尔有人流露出一丝怨言也会被人阻止,大多抱怨的目标都是指向杜宇那个“叛徒”。

有埋怨杜宇不讲情面的,有抱怨杜宇目中无人的,还有诅咒杜宇以后倒大霉的。

杜宇以后会不会倒霉姜孝恪还真说不准,他以为姜万钧会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最后再把杜宇一脚踢开。可仅从眼前来看,姜万钧似乎比他想象中的更有器量。很多人建议姜万钧给盐场加税,可都被驳回了。

姜孝恪也有点搞不懂那位姜县令了。

单单从面上看,“姜”、“冯”两家的日子正在变好,这是有目共睹的。

脚下踩着从西域带回来的精美地毯,喝着传说中的贡酒,吃着山珍海味。

破衣烂衫不见了,人也都变得干净了,族中长辈人人裹着绫罗绸缎,过去的时候烛台上的蜡烛平时都不会点燃,现在一口气摆了十个烛台,恨不能天不黑就点亮。

南来北往的商队仿佛给大家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大家看到了外边的世界。每次商队回来,都会对外边的世界大说特说一番,有个什么新鲜的玩意,很快就会传开。

以前喜欢在训练场上陪孩子们骑马射箭的年长者,现在提个鸟笼子动不动去就去城里遛弯去,这种改变好像是一夜之

间发生的,姜孝恪自己都忘了多久没有去训练场了。

在以前,大家都知道财富在马背上,想要不饿肚子就必须学习骑马射箭。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哪怕嘴上不说,心里也知道,财富源自于那位姜县令。只要做姜县令喜欢的事就不用担心饿肚子,所以听话的姜氏部落获得了盐场,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在家里偷偷供奉着姜万钧的画像。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孩子们不再追着小马驹跑了,赤水城里多了不少孩子们的玩具,族地中也装上了跷跷板和滑梯,有先生教孩子读书写字,家里大人在盐场上做工再也用不担心孩子没有带着。

大家都在说这是盛世才有景象,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姜”、“冯”两家的影响力正在下降吗

现在一个城门官都可以不给他们面子,如果他们的马车没有靠右侧通行,一顿训斥算是轻的。

“老爷,唐国公府递上来的拜帖该如何处置”老管家说话的时候还拽了两下头发。

姜孝恪真想把手上的茶碗丢到那家伙的脸上,一天洗了八遍的脑袋,这是疯了吗一共也没几根头发。

“不见,从今天起,姜家闭门谢客,一切都等我们县令大人回来之后再定夺。”

“是,老爷。”管家退了下去。

姜孝恪一口喝干茶碗里的水,心中的火气却怎么也浇不灭。

唉还点去洗个澡,这下人越来越喜欢偷懒,地毯都有味了也不知道清洗。

西域来的商人心真黑,还一身的膻味

今天农场里格外热闹,姜万钧打了胜仗,农场里肯定是要庆祝一下的,据说赤牛准备把自己的戏班子拉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这种热闹小兰是非常想参加的,不过长孙拦着不让,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长孙已经看了好多遍捷报,一直舍不得放下,让一旁打盹的小兰非常不满,一共不足百字有什么好研究的。在她看来,小姐分明是不好意思去看信,然后故意拿出捷报来看,其实心里指不定在想什么,这会儿可能都飞到乌兰去了。

也不知道姜公子从哪学到的花样,信纸还能折出花来,有的像青蛙,有的像天鹅,小姐特别喜欢,看完就锁在箱子里。可小兰就头疼了

这信不仅拆开的时候费事,想要恢复原样也费事。最关键的是,小姐还一直在一旁瞎指挥,一会儿让她轻点,一会儿又说她把翅膀掰断了,小气,哼

上次小兰去问这些是怎么折出来的,姜公子还说是祖传的。一听就骗人,小兰到了赤水城后才见到这种漂亮的彩纸,姜公子的祖上是用竹片折的吗

彩纸在赤水城里被人称呼为“观音纸”,而白纸叫“万钧纸”,一个取自“观音婢”,另一个自然取自“姜万钧”。

诶呦真受不了他们,太幼稚了。

小姐如果自己偷偷把信打开,不知道怎么复原,她肯定是不会帮忙的。

造纸的作坊现在可谓是日进斗金,钱都被小姐给锁到箱子里去了,自己偷拿了两串还被罚抄了三天的书。

“唉小姐真小气。”

不过这话可不能当着小姐的面说,不是不能说她“小气”,而是不能称呼她“小姐”,现在人家喜欢听人管她叫“夫人”。

“小兰,你又在偷懒,一让你看书你就偷偷睡觉。”

正在胡思乱想的小兰被吓得一机灵,得,小姐又看完一遍了,“夫人,我这不是在背诵嘛”

“你呀人家东院里都出三个小先生了,你就不能跟人家学学”长孙口中的“东院”是姜万钧原来的府邸,不过后来被一群“神女”给霸占了。

人送进来,又无依无靠,姜万钧总不能把人给赶出去,所以就让赤牛去问问她们想做什么。

有的去了农场里的牛奶作坊,有的去开店,还有的真去给孩子们当先生了。这种自食其力的行为,姜万钧是支持的,考虑到她们没有根基,也没有落脚的地方,所以房子没有收回,直接送给了她们,反正姜万钧也没打算回去住。

就这样,那套院子就成了农场里比较特殊的存在。

最开始大家叫“东院”其实意思是东家的院子,后来也不知怎么传开了,“东院”就成了专属于那套院子的称谓。

因为“东院”里现在出了三位教孩子的先生,人们对那些“神女”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

在河源郡,想要当先生,必须经过李刚先生的考核,然后发放证书,这才可以去教书育人。

长孙自己想要通过考核并不难,可是她怎么可能亲自上阵所以她就将希望寄托在了小兰身上,可惜小兰不争气,第一次考核没有通过。

小兰提起这事就有气,她想让李刚通融一下,结果那老头一点面子都不给,还向小姐告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