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鸣惊人?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鸣惊人?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无利不起早。嗯,话糙理不糙。”姜万钧肯定了王玄策给出的解释。

攫欝攫。长久以来,中原统治阶级对四夷的看法就是,只要对方不惹事就没有必要招惹他们。如果能控制住冲突的规模,就尽可能避免采用战争手段。

光脚不怕穿鞋的,四夷如果铁了心去闹,中原王朝会很头疼。

关键是无利可图。

通过战争带来的收益,与投入完全不成比例。

而且频繁的战争还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军功集团慢慢会尾大甩不掉,这不仅是皇上不希望看到的,同时也是“士大夫”集团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和亲”和“朝贡”便应运而生了。

若是战争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呢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利益接团就要裹挟统治集团对外发动战争了。

“陛下,臣以为此人之言,并不可取。且不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岂不闻,国虽大,好战必亡呼”颜师古早就看不惯朝中武夫当国了。

“颜师误会了,玄策虽愚钝,却也知道。

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但兵不可废,废则召寇。

记住网址oqiu

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

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

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才虽安,忘战必危。

陛下曾多次强调,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玄策愚见,有备不仅仅是准备打仗,外交是很重要的一环。

好的外交应该采取主动,合纵连横,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有备,而且还可以避免战争。

这是草民的一点浅见”王玄策说完一躬到底。

王玄策的话说到姜万钧的心坎上了,很早以前姜万钧就想过采取主动,奈何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选。官员外放,相当于贬斥,更不用说派驻到西域某个国家去。

姜万钧强忍住火线提拔王玄策的想法,不能急,派王玄策去西域前有几件事要解决。

首先是王玄策的出身问题,与其现在就册封他官职,不如给他一个参加抡才大典的机会。现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以后他就该明白这个机会有多重要了。

其次是要在内阁通过一项决议,对鸿胪寺进行改组。未来大宁的外交工作极为重要,要有配套的体系。

巘戅啃书居戅。另外关于西域,姜万钧有些想法,他需要交代清楚,有些话不能在这里说。

厺厽 啃书居 kenshuju 厺厽。勉励了王玄策两句,又赏赐了一些财物,姜万钧将目光转向了马周。

说实话,姜万钧对马周寄予了极高的期待。

然而却让他失望了,不知是因为颜师古在场的缘故,还是马周原本就是这么想的。

马周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条,针对姜万钧重视工匠,授予工匠官职和爵位的行为表示不认可。

“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马周认为,选拔官吏至关重要,即便一些工匠的技艺超群,无非是多重赏一些钱帛就是了,怎能让他们列入士流

颜师古恨不能跳起来抱住马周“咬”两口,不久前他上的奏折上就提到了这件事。

万国来朝见天子时,让这些工匠们穿着佩玉的官服和贤臣君子并肩而立,同坐而食,他深以为耻。

皇上的命令已经下达,不可追改,但他认为应当下令,不让这些泥腿子出现在朝堂或者一些重要场合。

而马周提出第二条建议,是针对大宁大搞基础建设的。从大宁建国以来,修桥,铺路,开渠,建墙就没停过,这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尧、舜、禹时期,用茅草盖房,土块作台阶,衣食粗劣,却实现了三代之治。

汉文帝用布袋做宫殿的帷帐;汉景帝认为皇家的锦绣纂组与民争利,妨碍了天下女工,特地下诏除去。所以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开创了“文景之治”。

第三条,马周建议早立太子。

从秦、汉、晋以来,乱天下者何尝不是诸王

没有预先确立名分是非常危险的,姜万钧活着的时候,不会有韩信和彭越这样有威望,又使得姜万钧不好驾驭的人,但姜万钧死了之后呢

新君若不能早早定下君臣名分,如何能服众

姜万钧的心呐,哇凉哇凉的。

马周的话正好插在他的肺管子上,重用工匠,大搞基建,鼓励经商,还有继承人制度,都是姜万钧努力推行,遇到的阻力也极大的地方。

结果被他寄予厚望的马周也是反对者,这让姜万钧如何能不失望

如果坐在这里的不是姜万钧,马周的建议都是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

姜万钧重用工匠,并非“玩物丧志”,也不是为一己之私。

大搞基建,不是为了贪图享乐。

他总不能故意搭个茅草棚住吧

鼓励经商,和与民争利完全不挨着。百姓不仅没有因此破产,反而多了许多营生。再者说,他就算让少府撤出来,填补空白的也不是普通百姓,很大可能是那些世家门阀。

至于册立太子一事,马周说得很有道理,同样的话魏征和李纲等人多次提及。

但,太早了。

更何况光靠一个太子的名分,真能降服那些“骄兵悍将”

也罢。

姜万钧还不至于容不下一个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过重用是不太可能了,他又不是受虐狂。

姜万钧心中百感交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同样勉励了几句。他本想也给马周一个参加抡才大典的机会,但颜师古却当场举荐了马周。

姜万钧稍微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

因为他从马周的眼神里看到了“自负”两个字。

也对,从马周这一身酒气,再想想他刚才的三条建议,如果不是自负的人绝对干不出来。

或许从马周决定去崇仁坊“碰运气”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一鸣惊人”的准备。

姜万钧不知道,他还真给猜着了,马周离开道观的时候就说过,“成则鸣;败则狱。”

成了一鸣惊人,失败了就做好入狱的准备。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