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五百零五章 睡不着的马周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五百零五章 睡不着的马周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玄策和马周两人互相拱了拱手,没有寒暄,然后各自推门走进了房间。

这两间房子是之前宫顺帮他们安排的,都是给那些皇上即将召见的人准备的。

明天两人就会搬出去。

王玄策接下来会暂时住进图书馆,为接下来的抡才大典进行准备,这是皇上亲**代下来的。

而马周要先回城外道观,等告身下来,他便有了官职,到时候他就可以搬进万贤阁了。

至于以后要不要在长安城内买一座院子,那就要看他个人造化,光靠俸禄肯定不够。

那些在长安城内好地段有房产的朝中大员,要么原本就家产丰厚,比如萧瑀。要么就是皇上的赏赐,像魏征,李纲等等。

马周出身寒微,之前还要借宿道观,连买酒的钱都是别人接济的,所以只能指望皇上赏赐。

马周原本对自己很有信心,只是,现在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尤其今天在与颜师古接触之后,心中的不安愈发的强烈。

不得不说,颜师古的身上的确有“名士”的风采,言行举止就没有不符合圣人对“君子”的要求的,连府上的下人也都知书达礼。

但马周感觉并不舒服,以颜师古为首的一群人,满肚子牢骚,所谈论的话题与马周的理念也并不一致。

尽管马周不赞成赏赐工匠们官职,但不等于说他不支持“唯才是举”。

尤其皇上对寒门子弟的支持,加大寒门子弟的教育投入,马周是举双手赞成的。

可颜师古却不同,他不仅反对工匠“窃据高位”,还对皇上支持寒门的做法非常不满。

马周不得不怀疑,颜师古所谓的“公心”,似乎没有那么“无私”,颜师古的“公”,是站在“士大夫”的立场,维护的是“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最高追求是,“由士大夫来治理国家,皇上只需要垂拱而治。”

可这并不是马周的追求,他想要实现自身价值,需要更广阔的平台。

邦邦邦

马周敲响了王玄策的房门,他准备和王玄策谈一谈。

王玄策听到敲门声,赶紧打开门。

“宾王,怎么还没有休息”王玄策没想到敲门的是马周,他还以为两人缘分走到头了呢

“睡不着啊希望王兄不要怪宾王打扰才是。”

“不打扰,快请进。”王玄策赶紧把马周让了进来。

“说来惭愧,一大早就被颜先生召唤了过去,到了地方才后知后觉,想到没有叫上王兄,多为不妥”

“宾王不必自责,想必昨天你也看出来了,颜先生对玄策并无兴趣,玄策去了也不会自在。”

“是啊我到了颜先生的府上后也后悔了,是真不自在。”马周这一整天下来,酒没喝痛快,话也没说痛快,偶尔想插言,结果要么被人打断,要么就被人抢走了话头转移到别处,他连个配角都算不上。“不说这些了,刚才见王兄刚才外边回来,可是到万贤阁里参观去了”马周要不是被颜师古给叫去,他也想白天在万贤阁里转转,毕竟这里曾经可是皇宫。

听到马周的问题,王玄策稍微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实不相瞒,玄策没来得及在万贤阁里好好参观参观,下午的时候就被皇上召去问话,刚回来”

马周愣了一下,接着冲着王玄策拱了拱手,“王兄好福气,不像我,唉”

连着两天被皇上叫过去,代表什么马周太清楚了,这是代表即将平步青云的节奏啊

“宾王过谦了,若当时你也在这里,想必也会得到圣上的传唤。”

王玄策这么一说,马周心里舒服多了。

可紧接着他又摇了摇头,“陛下雄才大略,可不是我们可以妄加猜测的。宾王这次来,是想听听王兄对宁军的一些看法。”

马周今天在颜府,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大宁军的讨论。

似宁军这般,完全脱离生产,只为打仗而生的武装力量,在过去的时候是无法想象的。

光是财政上的消耗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所以颜师古说皇上“穷兵黩武”并不是无的放矢。

可当马周稍微了解到宁军的一些情况后,他敏锐的察觉到,这里边并不简单。

就在马周找上王玄策的时候,姜万钧正在书房里处理着政务。

房玄龄的一封奏折引起了姜万钧的注意。

在奏折中,房玄龄提出了设立驻外机构这样一条建议。

房玄龄之所以提出这样一条建议,是因为当年姜万钧为了给李唐上眼药,所以大宁曾经取消了周边各国向大宁上贡。

这就使得,朝贡体系缺了一角,已经名存实亡了。

大宁不差钱是不假,但这个朝贡体系的存在,是确立君臣关系的重要标志。

虽然大宁不要,对方也不敢不给,但意义却是不一样的。

姜万钧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不能出尔反尔,所以房玄龄想到了一个补救的办法,那就是派驻代表,驻扎到各藩属国中去,监督各藩属国施仁政,行使宗主国的权利。

大宁作为宗主国,当然不能看着藩属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是吗

房玄龄主张,先拿辽东做试点,李世民既然已经称臣纳贡,那就趁热打铁。

哪怕没有捞取到实际好处,为了大义的名分也是值得的。而且他还主动请缨,要去辽东。

看到这样一封奏折,姜万钧非常欣慰。

眼看大宁周边已经有了乱象,房玄龄等人表面上什么都没说,但在暗中却都在思考着对策。

房玄龄将第一刀砍在辽东的身上,想必也挣扎过,但他还是决定这么做了。

比起颜师古的“无病呻吟”,房玄龄提出来的建议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姜万钧接纳不接纳那是另外一码事,起码可以作为参考,同时这也说明房玄龄是动了脑筋的。

可惜,李世民不是那么容易吃亏的。这也正是房玄龄主动请缨的原因,他也知道,换成别人去了辽东,跟本无法左右辽东的局势,搞不好还会和李世民闹翻,那就得不偿失了。

正要合上奏折的姜万钧突然停住了。

他看到了自己昨晚在草纸上写下的两个名字,王玄策,马周。

王玄策就不用了说,他的未来在河西。

而马周,或许可以送去辽东试试。

不说别的,马周昨天能够借着士子围攻崇仁坊的机会,站到自己面前,说明他还是有几分急智的。

才华横溢,虽说自负了些,但李世民应该会很喜欢吧

姜万钧不需要马周做太多事,他只要协助李世民将辽东治理好,这就够了。

” tart”bnk”

xdd。xdd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