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七十七章 时也命也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七十七章 时也命也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世民真正想听的是关于观音婢的事,但他清楚,他问一句都显得有些多了,所以只好换一个问题,让自己稍微调整一下思路。“大丈夫当持三尺青锋,开疆拓土,封狼居胥,精忠报国。”这句话也是李世民早前的抱负,可惜,时也命也。

现在老师开始教他该如何做一位“贤王”了,将来好辅佐父亲和大哥治理国家。

贤王,闲王,国家从来不需要贤王,古往今来,贤王如果不能变成闲王,那就只有走上造反一条路。所以史书中,闲王都成了“贤王”,而真正的贤王都成了反王。

他该怎么选择放弃或者

“二公子,秀宁让我转述一段话,说与众臣和唐王听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绍不知道该不该听秀宁的。”柴绍明白,秀宁隐隐有劝谏之意。

“哼我看秀宁是糊涂了,上次她传给父亲的信,世民看了,说什么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她是想干什么”

李世民之所以发火,是有原因的。

上一次正是唐王李渊打算与突厥联合的关键时候,看到了李秀宁的信,差点气个半死。

向唐王李渊提出与突厥人联合的是刘文静和裴寂,恰好李世民与刘文静和裴寂关系最好。两人经常在李渊面前维护李世民,而李世民投桃报李,当然不能让李秀宁从中坏事。

虽然在与突厥联合中,唐王一再强调,“愿勿侵暴百姓”,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猜到突厥人进来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李秀宁一再强调百姓的重要性,等于是和刘文静,裴寂唱反调。而且现在已经和突厥结盟,李秀宁这一次竟然说什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是公然诅咒,诅咒李家会重蹈覆辙。

更让李世民愤怒的是,这段话里隐含着一个对他来说非常刺耳

的意思,“前车之鉴”。

李元吉等人就经常在父亲耳边说什么“前车之鉴”。

何为“前车之鉴”

杨广弑兄弑父,所以是暗示他李世民将来也会学杨广那般弑兄弑父谋权篡位吗

“二公子莫恼,这些话都出自那姜阎王之口,秀宁或许不知关中局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绍才不敢以自身为质换取秀宁的安全,若是让她回来,她那性子二公子是知道的,非引来乱子不可。”柴绍也是豁出去了,他这话半真半假,谁都没有办法去验证真伪,所以就连李世民都有点信了。

“这的确是个麻烦,可是秀宁留在河西总不是办法。”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我们暂时并未与那姜阎王交恶。等到秀宁看清楚了那姜阎王的为人,看到了唐王和二公子为百姓所做的一切,她会明白唐王和二公子的良苦用心的。到时候我们也正好利用秀宁对河西一代的熟悉,来攻略河西”柴绍说得是情真意切。

“嗯,好吧,回去我会和父亲解释清楚。此事的确不能怪你,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回头我会让大哥写一封信给秀宁,让她学会谨言慎行。”这种得罪人的事,李世民当然不能自己做。

“是,秀宁会明白二公子的维护之心的。”柴绍直接忽视了李世民说让李建成来写这封信的事实。锅当然要大公子来背,但人情要落在二公子身上。

渭桥上发生的这一幕,并没有人看到,即便看到也不会知道两人都说了什么。

雪过天晴,大地并没有回暖,今年的冬天显得格外的冷。

哪怕是地处江都,杨广依然裹着厚厚的毯子。

散落一地的文书,再加上裹着毯子坐在地上的杨广,冷不丁看上去给人一种萧瑟感。

眼下杨广手上兵力依然有二十万以上,可是杨广却没有半点安全感。一开始,他想的是先让别人打一个头破血流,然后等到时机成熟他再出山收拾旧山河。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却让他非常失望。当兵的厌战,当将领的怯战,当官的贪图享乐,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杨广已经将自己能派出去的将领都派出去了,可是捷报少得可怜,还有的出去之后说什么“将在外君

令有所不受”不听他的了,甚至有的干脆自立称王直接反了。

他现在不敢再派兵出去了,宇文化及以剿匪为名拥兵自重,还以为他不知道。

底下大臣与各方势力眉来眼去,恐怕都在找下家了吧

当年被自己赏识的丘和,这次竟然代表姜万钧来和自己谈判。

好啊

果然是好胆。

自己的两个孙子,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一个被李渊玩于股掌之上,还自以为很聪明,现在成了杨恭帝;另一个在洛阳早已经被架空了,将来不是献帝就恭帝,反正都是指望不上了。

太不中用了为什么就不敢派人来和自己谈判呢

如果他们来找自己说,“皇爷爷,您退位让贤吧”

他会觉得很开心,至少说明还有几分血气。现在一个个像个鹌鹑,只会耍小聪明。

呼杨广气得狠狠呼了一口气。

一个乱臣贼子都敢找自己要求封王了,一把金刀,代表吐谷浑已经成了历史;一辆囚车,装着李轨父子,代表反贼大凉王的势力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这就是交易的筹码吗

痴心妄想,如果是为了大隋平息叛乱,他杨广绝不吝啬封赏,但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想封王

“来人,传苏威、裴矩、裴蕴、虞世基,还有宇文述来见朕。”

门外应了一声“是”,时间不大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事实上,杨广要召见的人早已经在外等候了,宇文述身体不太好,走路需要人扶着。剩下的四人,别看年纪都不小了,但身体看上去却很硬朗。

看到几人一同进来,杨广又是眉头一皱。之前他还没太注意,现在才发现,朝中重臣的年纪都不小了。当年他还年轻的时候,这些人便已经在朝堂上挥斥方遒,三十年过去了,还是这一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