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二千七百二十八章 破除心防

问爱将于禁,叶欢是怕自己对叶信不够客观。宛城之战,事关重大,高顺能委以重任,只会因为后者合适,无关其他。

于禁的态度十分谨慎,主公的子嗣,是不能妄加评论的。他的说法,也代表了太多人的立场,哪怕确立了世子的地位。

雄兵在握,人才济济,坐扫天下。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叶欢越来越能体会当年千古一帝的心情,希望江山永固。

唯一的区别在于,叶欢不会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长生不老太过虚幻了,他只要为江山社稷打下坚实的基础。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会不会再度陷入某种循环?想也没用。一句话,活在当下,尽自己的全力,让大汉变得更好。

人的眼界,是和地位相关的,这也是叶欢越来越怀念,当年边军之时的原因。那时候,目标明确,日子单纯,充满快乐。

争霸天下,对叶欢而言,也是一种享受,只不过眼下……

见主公陷入沉思,于禁毫不在意的带领参谋和将领,自行展开推演。眼前的一幕再正常不过了,主公一定会有奇计。

战局的变化,危险的出现,只会令于禁这样的将领更加兴奋

对主公军师,将领们永远信心十足,那是刻在心中的烙印。

同样的感觉,来喜也有。今天主公待他,与任何时候都不同。

“四个时辰之内问出结果,人不能出事。”简简单单的交代,岂不正是军中所传,主公军师对待王牌的态度,那么……

想法只是一瞬,来喜便将一起抛诸脑后,投入到审讯工作中去。

事实证明,叶欢对他的判断,贾诩对之的看重,都没有错。这一次,他甚至没有动用任何的刑罚,大瓮也没有用上。

强大的心理攻势,在来喜手中运用自如。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有那么一刻,花奇甚至觉得,案前的来喜,与将军很是相似。

“你既然选了这条路,就会知道结果,我们是同类人。唯一的不同是,主公始终言行一致,而你的主上,做不到……”

“你面前的这碗水,是两大毒王联手所制,只要喝下去,意志再为坚定之人,也会吐露心中目的,但结果,你懂的。”

“在我面前,你不会有求死的可能,喜还可以像你保证,你若是不说,你的家人在兖州收的苦,远远不能与日后相比……”

来喜娓娓道来,温文尔

雅,与刑房那种肃杀的环境,截然不同。

三个时辰,其中经过两次休息,花奇并未看见传说中的种种严酷!但到了最后一次,黑衣人的心理防线却彻底被来喜击破了。

“我可以告诉你,主上之谋在于……”

“别急。”来喜闻言一笑起身,屏退左右,只剩下花奇和他,才重新坐回对方的面前:“要不要说说,你想要什么?”

后者惨然一笑:“落在你手上,你能给的自然会给,不能给的,说也无用,又何必问?”

“好,就凭你这一句,我会尽全力。”来喜点点头,拿起了笔。

随后的叙说,令花奇眉头紧锁,他随叶欢十余年,对战场有着很深的敏感度。对方口中吐露的消息,会对战局造成如何的影响?

盏茶功夫之后,来喜与花奇出屋,将手中的记录交给对方,来喜道:“花军候,速报将军,但亦要防,此人死间的可能。”

“死间?来大人之言何意?”花奇一怔随即问道。

“一切还需印证,军候你先去,喜待会儿再来见过将军。”来喜似乎并不想解释,花奇点点头,迅速去了。

看着花奇的背影,来喜站在当场很久,

眼神之中,有深思之色。

三个半时辰,叶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曹军的真正目的!

与此同时,襄阳,荆州刺史府,一向早起的刘使君,今日却一直未曾出现在议事厅。家人来报昨夜受了风寒,有些沉重。

冬去春来,天气寒热交替,风寒并不少见。刺史不能理事,州中诸事,自然交给了别驾宁远,对此人,刘表是十分信任的。

宁别驾乃是叶公之徒,叶欢师兄,早在当年皇甫嵩讨伐江夏之时,就曾自荐与叶欢面前,助他拿下孔壁,初步建立威名。

偷桃报李,也是为了日后布局,在当时内臣害死荆州刺史之后,叶欢采用种种手段扶师兄上位,先为荆州治中。

后来刘表单骑入荆州,拿下刺史之位,他并不清楚,有宁远和蔡家之助,比之原本时空,简单了许多。

蔡讽,宁远,皆尽力相助,而在叶欢前来,扫除孔壁之后,蔡家的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刘表此人,定边叶郎称之为能。

后刘表娶了蔡夫人,与蔡家和宁远的关系一直极为和睦。后者也因此时而进位别驾,这一任就是十年。

当年孙坚战死,刘刺史多少有些心

中惴惴,不是怕他人,正是叶欢。除了一诺千金之外,叶郎的义气深重,一样为人称道。

“使君,以远之见,叶将军绝不会因此而见责与主公,孙坚虽与悦之为友,天下公知,但悦之却是大公之辈。”

“景升,无需太过忧虑,叶悦之名门之后,并非公私不分之人。”

宁远之言,蔡讽之语,让刘表安心。果不其然,随后简雍来访,不但没有过多谈孙坚之死,相反朝廷更未派镇军将军。

且叶欢亲笔做书与其时强大的袁术,调和了荆州豫州之间的矛盾。

刘表感叶欢之义,遣其子刘琦入南山学院,三年学成而归。如今的刘公子已经不是曹操口中的豚犬了,很有治政之才。

他坐镇夏口,治理江陵,做出了很多建树,颇得民心。

将近十年的时间,刘表的才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荆襄之地,鱼米之乡,没有收到战争的摧残,越发民生富足。

而在其中,宁远居功至伟,执政兴商,开荒建渠,荆州百姓称之为能。多有言叶门之人,便是出类拔萃。

此时堂上,等侍者走后,宁远坐于案前,却是眉头深锁。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