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二千七百四十九章 我干他就行

此条军情,你未曾听闻。

这句话,车胄当然听得懂,镇守广陵,只能靠自己。

但闻听此讯,在座所有将领皆是振奋不已。以往只是听陈到将军说起,或是在武院之中学习战例,眼前实战,还是头一次。

定边军绝不会放下自己的同袍,哪怕他们已经是尸体,都要抢回来。当年黄巾之时,三大王牌联手的那一段,全军流传。

事后,张海龙、臧空、洪彪全部被叶欢降职,六曲曲长更被杖打三十,关入禁营。三六九曲的士卒,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军法。

可此事一出,三大王牌却更成为了全军的偶像。军法我遵守,挨打一声不吭,但要眼睁睁的看着兄弟战死,不行!

那种传承是一直在的,黄忠只有三千白马,就敢毅然奔袭东海。心中想的就是为同袍减轻负担,庞统、麯义,莫不如是!

亲身感受和听传言是绝不相同的,尤其是此时广陵飞地一块,敌军又是调集重兵大军压境,说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

胡风见状只是微微一笑,麾下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同袍的策应当然也是一样。其时半个时辰之前,东海的消息就到了。

嗯,就算没到,胡将军怕是也会编一个出来。所谓兵不厌诈,有时候连自己人一起骗,只要对战事有利,胡风可不会犹豫。

至少眼下,麾下的士气和斗志是令他满意的,但这只是第一步。

“车将军,你要谨记,此次敌军主将曹豹,将军称之为名将之姿,以风观之,怕不在关羽之下,是以率军迎敌,谨慎第一。”

“守卫广陵,不在一城一地,事若可为则为之,若不可为,及时弃之。收缩兵力而回,胡风自有办法,与曹豹一战。”

“诺!”闻听胡风之言,车胄不敢怠

慢,曹豹,是广陵大敌。

叶欢不会想到,自己当年的一句话,直到今天还有深远的影响。胡疯子是真的将曹豹当做关羽来准备的,知敌重敌。

事实证明,他的谨慎没有错,曹豹率军压进,与丹阳营在洪县一带展开拉锯战。双方都表现出了足够的谨慎,互相试探。

小范围之间的作战,约有十余次,面对丹阳军,徐州军展现出了自己的战术素养,分进合击,渐渐将丹阳军压制。

曹豹稳步推进,目的就是先下洪县,逐步缩小胡风的控制范围。他表现的十分小心,宗旨便是积小胜为大胜。

和定边军作战,一点急躁也来不得。但直到此时,曹豹将军心中,胡风麾下的战力依旧没有十分明晰,敌军显然也是控制的。

十余次战役,胡风在此中收获不小,丹阳军的士卒,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对今后的稳守广陵,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陈到率领的白耳军,也对上了关羽与太史慈。依靠之前建设的防御体系,陈到以攻为守,绝不冒进。

和曹豹一样,关羽此战也打得极为小心,广陵之战,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定边军的对抗,陈到,白耳军,给了他不小的压力。

双方的纠缠,集中在范县一带,那里有广陵军建立的六处壁垒。当年建立之时,州府的说法是粮仓,实际上,也是做粮仓使用。

比起以往,新建的粮仓有着更好的储藏效果,原本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对百姓而言,能承担的起,且能保存更多的粮食。

后来嘛,据说是广陵陈家的二公子陈应,要效法叶大公子,让利于民。大手一挥之下,所有的费用,二公子买单。

于是乎群情汹涌,百姓纷纷称善,陈应也因此而举孝廉为郎!

钱是陈

应出的?当然,真金白银。至于其中有没有他人的授意,反正陈二公子口中,是没有,本公子就要兼济天下。

像那些民闻天下的大纨绔一样,有了钱,得花在乡亲们身上。

对,你听得没错,赚了钱,要花在百姓身上!张叙、何刚、李韬,侯东,杨瑞,等等等等,都是这么干的。

以至于现在你说你是纨绔,别人都要问你,做过什么有利民间之事?包括此刻相助黄忠的东海王家,公子们很喜欢如此。

潮流,叶大公子就是潮流的引导者。说起这个,叶欢可来劲了,本公子以一人之力,扭转了民间对世家公子的看法。

不管你是追求潮流也好,羡慕偶像也罢,只要你做了,就对百姓有利。满宠满大人就最服主公这一点,无可辩驳。

至于钱的来处,陈应做的这些事情,陈圭大力支持,安稳的发展,令得民生富裕,税收充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且儿子也没花陈家一分,早在当年徐州迎亲之时,叶欢就给陈应,糜芳、陶商等人设计了项目,每年的分红,数目巨大。

“二表弟,钱要花在刀刃上,你想想,你走在街上,不用前呼后拥,百姓自动给你让道。去哪里,你都是座上宾,多爽啊!”

叶欢的话,陈应深信不疑,照此而行,亦是收获满满!有一点他不敢说,以前要暗着抢,现在吗,当真有不少,自己……

不过二公子现在格局高了,根本看不上,咱要做守身正的君子!有趣的玩意儿?我表哥知道的太多,根本玩儿不过来。

刘备审时度势,知道一旦被叶欢击败曹操,自己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拼死一搏。

对糜竺,陶商等人,他自然有所防范。但有一点出乎他的预料

前者并未做出太强的反对态度,一切似乎还保持着正常。

“子仲兄,二公子,无需忧虑,以前该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好好保重自己。生意更要做好,其余一切,都有欢。”

陶商对刘备此举是极有意见的,在他眼中,且不说流言是真是假,就算是真,刘玄德也是忘恩负义,没有叶欢,何来……

就在他准备仗义执言之时,叶欢的信到了,内容嘛,和他写给糜竺的一模一样。保重好自己,甚至可以支持对方。

你要是叶欢的朋友,在眼下的特殊时期,收到这样一封信,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暖心是肯定的,诧异偶怕也是难免的。

保重自己是第一,甚至可以为此支持刘备。生意照做,生产一样要发展,战场上的事情与你们无关,我干他就行。

我干他就行!这句话,在糜竺陶商眼中,尽显叶欢的气度。但诧异在于,这是一个雄主的权谋手段吗?是不是心慈手软?

回答这个问题,天下你找不出一个,比毒士贾诩更有资格的。

一开始,他是坚决反对的,按贾诩的手法,微尘清风在手,他会无所不用其极。但凡敢于与叶欢作对,绝不介意杀鸡儆猴。

啥一切照旧,生意照做,生产照常,甚至可以支持对方,倘若这句话不是叶欢说的,贾军师能一杯茶泼在你脸上。

“范先生,贾某是被主公说服了,你记住,主公要的不仅仅是天下一统,还要强盛的大汉。战场上的事情,战场上解决……”

“权谋上的事情,你我为主公解决。”

“主公说过,别急下定论,看效果,不得不说,贾某认可!”

最后的结果,是面对南华的质疑,贾诩侃侃而言,让对方心悦诚服。很多激烈的手段,在微尘,只会是

逼不得已而用。

“主公此人,越与之相处,越是高山仰止。军师,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都有些相信流言了,但王莽,绝不足与主公相比。”

“哈哈哈哈,范兄此言,一看就是真心。王莽当然不能与主公相比,因此你我要做的事情,才会更有乐趣。”

贾诩对此没有质疑,南华亦然,是叶欢用事实告诉了他们。

对糜竺陶商而言也是,冀州之战中,甄家就是这么做的。袁绍需要支持的时候,他们一样会给,胳臂拧不过大腿。

但战后呢?甄家还是冀州商家之首,甚至是世家之首。不光甄家,其余世家,叶欢也是一概不问,一句话,做好你们的本分。

刘备曹操联手,就能与大将军抗衡?糜竺不会这么认为,陶商亦然。他们要做的,是等着看,等着定边军再临徐州的一天。

令所有人诧异的事情,在叶欢心中,却是顺理成章。唯有如此,他才能将战争给大汉带来的创伤,降到最低。

手握数十万雄兵,民心在己,各方面的实力,处于优势。他有只靠军事谋略,解决一切的底气,用兵发展两不误。

叶欢的这种心理,现在也是幽州并州世家百姓的心理。大公子,大将军管打仗,他要什么,我们给什么,其余嘛,与之无干!

和冀州青州不同,叶欢在徐州的威望,尤其是在广陵,差堪与并州相提并论。陈到一声令下,百姓一天就搬空了仓库。

没有粮食,粮仓自然就成了空的。空粮仓,则可与军事要塞划上等号,白耳军陈兵其中,与徐州军对抗,防御森严。

且六处壁垒,当徐州军来攻之时,形成了一条连锁。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当战事来临,各种妙用都显现出来。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