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二千八百六十九章 没有退路

庞军师的军令,严纲清楚,六曲全力配合自己突进袭扰。

对同袍,严纲丝毫不担心,尤其是张海龙的六曲。

不单单是全力配合的问题,他们常常会给友军惊喜。

比如方才严纲还在想着,若是尤俊完成掩护之后不撤退,与自己合兵一处,白马军就能更好的对付太史慈,赢得主动。

但严纲不会下令,他不想影响全军的整体战略。张海龙却做了,尤俊的这条讯息,相当于你瞌睡,有人给你送枕头。

嗯,送枕头还不够,按臧空的话,的吃饱穿暖洗把澡,再弄个那啥什么的。反正,你要让想睡觉的人,舒舒服服。

那是张海龙根据战场形势做出的判断,或者是尤俊。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前者在给后者交代任务时,一定有随机应变。

庞军师的安排当然周祥,环环相扣。不过运筹帷幄之中,讯息再如何快捷,也比不上第一线的作战将领。

定边军的军规,最前线的将领,有自主决定作战的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打好了,战后再说,打不好,罪加一等!

不过从成军十余年的经验来看,无论前线将领的抉择,是否对战局有损,主将都会将职责担在自己身上。

且似郭嘉贾诩,包括叶欢亲自统军,麾下大将的权力都很大。战将们敢于根据一线的军情做出应对,有让他们背锅的道理吗?

严纲不下令,不是他不够决绝,而是在心中认为,更好的对付太史慈,比不上整体的稳定。且他并不了解,六曲的情况。

尤俊留下相助自己,是对下邳整体战局有分析的。一千士卒,对张海龙的整体指挥,影响不会太大,依旧能钳制许褚。

但你问问严将军,尤副统领这一千士卒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严纲会

回答你,至关重要!用好了,胜过万余士卒也不为过。

“告诉尤副统领,今夜至明日,严某要将太史慈的兵力全部打出来,伺机歼敌。六曲可为我军底牌,尤副统领择机而行。”

尤俊,外号尤三刀,他和张海龙的关系,类似于胡风与邱泽。不出太大意外,他就是六曲下一任统领,掌管三大王牌之一。

对这样的战将,严纲是不会下死命令的,且更会觉得放心。

有同袍的增援,令得严纲底气更足,白马对太史慈发动的攻势,更加猛烈了。看上去,白马不是来渗透的,而是……

“严仲甫如此作战,难道是敌军早有安排?”站在太史慈的视角,看见严纲如此作战,很容易得出敌军是全力进攻的结论。

不肯定,但可能性一定要有,严纲想打出他的兵力分部,他又何尝不想打出白马军的主要目的?对徐州军同样重要。

荀攸说过,最近会有变局,且对曹军和徐州军有利。倘若一切顺利的话,就能拿下广陵,将徐州豫州荆州连成一线。

荀公达没有明言,关羽太史慈亦有自己的猜测。具体如何二将不敢肯定,只有一点,定边军多半能察觉到危险。

果不其然,严纲率军突袭而来,可以看做是定边军的回应。

眼前的白马军,人数在五千上下。有严纲这般名将统领,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尤其当他和胡风陈到形成配合之时。

敌军的兵力,会仅仅是眼前所见吗?按定边军一贯的作战风格,极少会在开始阶段,就将所有的兵力,暴露在你面前。

徐州之战,太史慈在臧空身上学到了,不止是各种战术战法,还有大局观。率军前来堵截严纲的白马军,他自有考量。

“兄长,严纲携白马营前来

目下敌军在五千上下,但尚且不知其后援。小弟与之交手,拟将之拦在下邳之北。”

“严仲甫乃叶欢麾下名将,精与骑军作战,一旦让之与胡风陈到所部形成合力,与广陵战局极为不利,弟候兄长军令。”

看到太史慈的军讯之时,关羽心中亦如严纲一般的欣慰。数年以来,三弟在不断的成长,到此时,已经是优秀的将领。

他的判断没有错,堵住严纲,白马军还是白马军,可一旦让之进入广陵,敌军之间的战术,将会得到极大的丰富。

到那时,五千白马,说不得能发挥过万骑军的作用,绝不夸张。

战略上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战术上,三弟能挡住严纲白马的锋锐吗?从传递的讯报中来看,太史慈的信心,并不足够。

关羽不得不考虑,如何更好的配合太史慈,挡住严纲。可对对面的陈到,他又是心存顾忌,之前白耳军作战,稳如泰山。

但那是战局的需要,如今白马到了,自己若是有所动作,陈到会坐视吗?从多年的作战经验看,他不会如此。

那么,对徐州军而言,是否又意味着战机?能否借用呢?

灯火之下,帅帐之中,关羽拈须沉吟。在荀攸眼中,出现了一副绝美的画面,和关羽接触越多,他越能理解曹操的心情。

“操戎马半生,最爱之大将有二,其一是恶来典韦,叶欢得之,何其幸也。嗯,该说是主从相得,互相之幸。”

“其二便是刘使君麾下大将关羽了,操看来,他比之公义,还要稍胜一筹。便在叶悦之麾下,能与之相比的,亦唯有张飞。”

这番话曾经经过辗转,传到了叶欢耳中,其时他正在设宴款待众将。张飞赵云张郃等尽皆在座,亦皆认可关羽的将才。

“呵,这是瞧不起我公义哥啊,翼德,你看如何?”

“飞不敢自居公义兄之上,但关羽此人,确是良将。比之敬方将军,丝毫不差,且飞敢断定,他若在兄长麾下,还能更强。”

此言一出,众将皆然之,叶欢的确有那种,让麾下变得更优秀的本领。典韦、张辽、高顺,想要举例子的话,举不胜举。

“翼德,你这却也太看得起为兄了。”叶欢笑言,众皆莞尔。

“翼德,曹操的眼光当然不差,原本时空,你和关羽就是熊虎之将!也怪为兄当年还有点情节在,否则给他一锅端了。”

众将是听不见主公的心里话的,拆散桃园结义,是叶欢心中很得意的一件事。只不过现在回想,干的不够彻底。

还是那句话,一个脾气没那么暴躁的张飞,一个没有当年那般傲气的关羽,从战场表现看,他们一定强于原本时空。

“不愧是美髯公!”荀攸不仅摸了摸胡子,迅速皱了下眉头。

嘴角嗫嚅几下,他终究没有出言,对关羽的将才,他是有深刻认知的。看上去,对广陵的攻势,与白耳军势均力敌。

但荀攸心里清楚,徐州军别说是与白耳军,和曹军主力陈留青州二营,战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不是练兵不精,是积累不够。

如此士卒,还要算上正面进攻,广陵苦心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关羽的协调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将才显露无疑。

“即使叶欢麾下,也唯有燕人张飞,可与之相提并论!”

主公之言,大致意思就是,将才能和关羽相提并论的,张辽高顺可能都行,但武艺不如。综合起来,张飞的确最为均衡。

且面对强敌,无论遭受多少挫折,徐州军的作战意志始终坚定。这和关羽强大的个

人魄力分不开,有点类似早期的定边军。

有没有叶欢,有没有关羽,很可能会变成两支军队。

战场上的判断,荀攸相信关羽,他在深思,自己没必要打搅。他更多考虑的,是谋略上的问题,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呢?

严纲的到来,足以证明定边军对可能的危险有所认知,并做出了安排。在荀攸眼中,庞统的这一手应对,很及时。

五千白马,名将严纲,已然是足够强大的力量。倘若,直到此刻尚未现身的两军骑兵,由前者一统率领,战力会有多少加强?

此也正是郭嘉的厉害之处,一个胡风,可谓是广陵之战的画龙点睛之笔。从战略上看,比邱泽奉命调往蜀中更加出彩。

胡风的到来,不但振奋了广陵守军的士气,稳住了局势。最重要的是,两大骑兵营始终不动,曹军攻势如何也不能影响。

它们在,就意味着广陵军的底牌还在,任何意外情况出现,胡风手中至少还有反击力量。那将会决定,后续的战局。

现在发动,曹军能有多大的把握拿下广陵?荀攸看来,超过六成。但严纲一到,后续的定边军会不会穿越而来?

六曲也好,白马也罢,严纲、张海龙,黄忠,臧空,人人有这个能力。抛开他们不论,你也很难指望胡风会乱。

最后的底牌,要到关键的时刻才能运用,这是常识。可荀攸越想,便越觉得眼下的局势有点进退两难,明公会如何抉择?

想着,他看了一眼关羽,心中又燃起希望。倘若如太史慈所言,能挡住严纲的锋锐,甚至进一步制造战机,此战希望大增。

困难,是一定的,叶欢对严纲的评价绝不会错。可曹军已经到了,没有退路的关头。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