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二千九百六十七章 谁敢否认

沙包堆集起来的三尺方圆,看上去很大,可以站上好几个人。

但从二百五十步之外甚至更远看来,就成了一个点。轰天炮的射击训练,是不允许用千里镜的,他们要靠标尺与直觉。

连续七次,命中其中,难度有多大,只有亲历者才能感觉。为了达成这个精准度,器械营足足训练了一年,包括部件的革新。

一开始,要求是各主力军的器械营,至少要有十名主射手达到标准。而随着训练质量的不断提升,每一名主射手必须达到。

有了这般的精准度,当白耳军接近敌军前阵之时,破阵就来的恰到好处。再坚固的盾牌,挡得住箭矢,却挡不住落石。

凌空而来,经过空中抛物线的加速度,巨石落下的力道,何止万斤?具体是一万三千五百斤,那是经过将军亲自验算的。

熟悉是吧?叶欢当时也有点懵逼,这不是大圣的金箍棒重量吗?

好吧,就当是巧合,就算有些许的误差,但万斤之力,谁能相抗?

很显然,徐州军的盾阵,也挡不住巨石落下的威力。一瞬间,徐州军的前阵硬生生被砸开了好几个缺口,重甲步兵到了。

不多一分,不少一毫,巨石落下,重步兵接上,浑然天成!看似巧合,其实却是千锤百炼之功,平时训练不知多少遍。

接着落石打开缺口,重甲步兵随之突进,威力彻底爆发出来。

你的刀剑,砍在重甲步兵的铠甲上,可以带起一串火花,却难以造成损伤。后者则毫无顾忌的挥动长枪,刺杀面前敌军。

他们用枪,隐藏在其后的皮甲步卒,则不是战斧就是大刀。破阵之中,劈砍类的武器,要远胜刺击类,战斧最为犀利。

重甲步卒用长枪,是训练给出的答案。防御超强,必然伴随攻击动作收到一定的限制,比起战斧大刀,长枪更利于运用。

几乎每个重步兵的身边,都有两名轻步兵配合,每三人,构成一个小战阵。前者负责遮挡掩护,后者则偏向于砍杀敌军。

与此同时,轰天炮的打击停止了,穿云弓却没有片刻的停歇。他们开战延伸射击,即使不能杀伤敌军,也要让他们分神防御。

弓兵的攻击,在此时就是最强的辅助,轰天炮,则在详细观察敌阵。一旦敌军有增援前阵的迹象,他们会立刻加以打断。

重步兵

轻步兵配合,在第一线击穿敌阵,弓兵加以辅助。和轰天炮一样,二者都属于远程,却有着打击距离上的区别。

弓兵的攻击距离,锁定在两百步之内,当轰天炮配合前锋破阵之时,他们就开始全体压进了,保证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白耳军的战术,其实每一个都是训练的常规战法。轻重结合,步弓配合,步炮协同,难点在与,他们形成一个整体,配合默契。

且常规二字,只是针对定边军而言,在关羽的视角,很难精准把握敌军步炮协同的战术,因为他不了解轰天炮的具体威力。

可以这么说,有了这件大杀器,白耳军的远程压制更可以细分,弓兵的侧重点在于配合和袭扰,后者则能阻敌增援。

关羽清晰的把握到了这一点,当他拉开阵型,注意纵深,保持各阵之间协调之时。敌军是无法通过弓弩,加以打击的。

但白耳军器械营的存在,变不可能为可能!相对弓箭,更远的攻击范围,更强大的威力,可以威胁敌军的所有战阵。

新式器械的巨大威力,是战力的加强,但在关羽眼中,更厉害的还是定边军因此衍生出来,

千变万化的战术风格。

重步兵冲阵,轻步兵辅助!弓兵战术变化多端,穿云弓威力不俗。甚至在定边军的先锋,一旦拉开距离,他们的弩弓也颇具威力。

所有的这些,陈到指挥白耳军,在战场上至少打出了十一种步军战术。哪怕是二十种,关羽相信,自己还有应对的办法。

可敌军的轰天炮,让白耳军的所有战术更加完美,更具威力。他现在可以理解,为何在定县之战中,胡风可以牢牢压制曹豹。

他想看敌军新战术的威力,目的也达到了,果然威力不俗。现阶段,徐州军想要破掉敌军的堂堂之阵,单靠步军肯定不行。

眼看着前阵落入下风,士卒虽然勇猛顽强,但挡不住敌军的战力坚强加器械犀利。关羽此刻还是冷静的,没有动太史慈的骑军。

阵上那队白耳骑军的战力有多强?眼下还不能明确的给出判断,关羽心中,始终在担忧张海龙六曲的方向,若太史慈出击……

仅仅是为了拉平眼下局势的话,先不说目的能否达到,作为定边军三大王牌之一的统领,张海龙一旦在,就不会贻误战机。

陈到为何会一反常态

全力强攻自己率领的徐州军,置广陵城与不顾?要么,是对城池的防御有绝对自信,要么,他想……

先行击溃自己,再回师向南,敌军大军压境,四面围困之下,这不失为一条良策。眼前,白耳军表现出的战力,亦是陈到的底气。

当所有的线索在不断证明自己的判断之时,关羽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想要迅速击溃自己和无当飞军,没有六曲在,不可能!

你可以将之看做一个大将的自信!相对而言,广陵南方的压力更大,常理,张海龙应在南边,配合胡风,寻找歼敌机会。

但看定边军众将的用兵,又有哪一次是可以用常理加以度量的?

冷静分析全局,将自己代入敌将的视角。一旦击溃徐州军的北线,陈到张海龙甚至可以选择不回援,而是接应友军突围。

谁敢否认这种战术的存在?因为下邳方向相对薄弱,庞统虽然全线收缩,可不要忘了,他手中还有严纲的白马军!

身后更有麯义的先登,张燕的黑山作为支撑。以白马军的机动和严纲指挥骑军的能力,他们可以在三日之内,冲击而来。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