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二千九百七十一章 有文章可做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对定边军用攻心之法,有很大的难度,反之,则未必。

陈到加速的全线反击,在关羽眼中,意味深长。

他一直就有敌军先北上击溃自己,再回援广陵的判断。纯粹就兵法和眼下的局势而言,那是定边军的最佳进取之道。

能想到这一点,已经足够证明,陈到是个优秀的统军大将。

他还能不能更加优秀?此刻的关羽,没有太多的论据来加以判断。最多,只能用自己代入敌将的视角,揣测对方的心理。

开始的求稳,进击,不惜让敌军看出自己的真正战力。是在试探,试探有无全歼徐州军的可能,从敌军的应对验证想法。

关羽得承认,当陈到放下一切全力以赴之际,自己的徐州军在堂堂之阵中,还真不是白耳军的对手,原因,则是多样的。

那么,在开局顺利之后,陈到最稳的方法就是控局。嗯,他也的确是那么做的,白耳军绝不冒进,阵型保持完美,没有缝隙。

但就眼下战场而言,陈到已经做的足够优秀了。可广陵城,始终是他的羁绊,白耳军全军在此与自己相抗,单凭丹阳军……

足够防守吗?

关羽不敢妄下断论,理论上的分析,是不够的。

长期僵持下去,对广陵军不利!设若这个判断成立的话,陈到的稳,只是在考验自己的耐性,他终究是会加快速度的。

判断没错,敌军还真的加速了,从战局开始到现在,关羽对局势的判断,也是近乎完美的。至少在太史慈眼中,是如此。

换了对手不是定边军,关羽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开始反击。但眼下,他还不会,两军相对,很多时候,比的是双方主将的耐性。

谁的耐性足够,就能在战斗中取得主动或优势。当年大将白起领军攻赵,赵国大将廉颇在长平就是这么做的。

沉稳老辣,老而弥坚,面对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对手,声威更在自己之上的白起,廉颇的稳,便是致胜之道。

长平大战,白起一举坑杀赵军四十万,取得大胜。但和廉颇一点关系都没有,若不是赵王临阵换将,失败的会是前者。

关羽熟读春秋,岂能不知此战详细?记得当年在徐州,他还和叶欢讨论过此战,二人的结论相似,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等!是关羽做出的决断,面对陈到白耳军的加速进攻,他还是且战

且退,沉着应对。哪怕敌军各阵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

太史慈详观战局,心中不禁有些急切,那些战机,兄长不可能看不见。他不反击,是在等待时机,还是说,执意如此?

深吸一口气,太史将军以学自臧空的办法,压下心头的战意。他选择毫无保留的相信二哥,他的战场判断,一定不会错。

如此一来,白耳军更是占据了战场上全面的主动。士卒越打越是酣畅淋漓。可在后阵,陈到的面容却是颇为沉重的。

与他一样面容沉肃的,还有三里之外的臧空,他在不住颔首。

“关云长,果然够稳,你若在我军,当真能与高将军,争一日之短长。有点麻烦啊……”内心独白,是他对关羽的最高赞赏了。

“传令一军,突前硬上!”陈到没时间感慨,身为主将他要应变。

我给你的空间还不够吗?那就再大一些,看看关羽你有多少耐性?既然决定付出代价,指挥上,便不能有犹疑之处。

看见敌军如此,徐州军在白耳军的攻击下节节后退,关羽却笑了。虽然只是一瞬,但他心中对战局的判断,更为明确。

“陈叔至,你还有多少本领

全部拿出来吧。”心中想着,口中下令,徐州军继续稳步后撤,拉开空间应对敌军。

“二哥,我懂了,陈到越是如此,我军就越不能让他称心如意。”太史慈将军思虑之间,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关键所在。

这样的状态,只会出现在实战之中,一旦出现,就代表你会有所进。二哥的战术肯定是正确的,且徐州军在不但撤退之时……

阵型维持的极有章法,各部之间保持着协调,整体看上去,颇有当时定边军的后撤之姿,而这一切,都是二哥精炼士卒之果。

他没有一刻停下过脚步,天下无敌的定边军,是二哥练兵的最好标杆。他也许没有叶欢那样的土豪和天马行空,却踏踏实实。

战局就在白耳军进,徐州军退之间僵持着,论伤亡,后者显然更大。但关羽的表情,却越来也是云淡风轻,指挥沉着。

反观陈到,也不面容沉重了,那样只会影响麾下的心情与斗志。

关羽,是个最难缠的对手,无论自己露出怎样的破绽,他都视而不见。我退可以,但退而不乱,随着空间不断地加大……

陈到清楚,徐州军的兵力优势,能随之体现的

更足。看起来,单单靠战场上的变化,是无法诱使关羽转守为攻的……

“报……关将军,最新军情。”徐州军中军,传讯士卒飞奔而来。

不等对方开口,关羽却抢先问道:“是不是张海龙的六曲现身,对曹洪将军和曹豹将军所部,进行强袭?”

此言一出,除了太史慈之外,身边所有的将校都愣住了。这似乎不是关将军一贯的风格,相隔数百里,他怎么能知道?

而且将军的判断居然还是对的,从传令兵错愕的神情就能看出。

“将,关将军……”传令兵调整了一下情绪,立刻道:“正是张海龙的六曲出现在广陵之南,配合胡风,强袭曹洪将军。”

听了传令兵的话,众将再度震惊,刘辟龚都看向关羽,眼中有很懂的疑问,倒是太史慈在思索之后,面上有了然之色。

“各位,定边军不但战力坚强,还会在军情之上,选择时机,配合战术。此条军情不假,但却是想要关某转守为攻!”

“各位,定边军的传讯速度比我军快,他们获知军情,就在我军之前。且判断时间精准,那么利用此间差,就有文章可做。”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