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面有忧色

三国之凤舞九天 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面有忧色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7:13:0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广陵之战,于禁在到达战场分析局势之后,有了决断。

吸引敌军与广陵城下,坚城耗敌,在窥机全线反击,予以杀伤。

这是个三步走的战略,之前张海龙率领六曲,奔袭数百里来到广陵,配合胡风进行定县之战,以及之后所有的阻击。

算是广陵之战的第一阶段,有着定县之战击溃无当飞军,利用夜战层层阻击,作战的效果,是超过于禁的预期的。

对定县之战,诸葛谨诸葛亮兄弟同时看到了击溃无当飞军的重要性。当时若是不能,随后的阻击战,也不可能进行的如此顺利。

无论曹洪还是刘备,或是士燮,在他们到达广陵城下之时,都不免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区别在于谁轻谁重罢了。

最重的莫过于交州军,士燮所部被叶煌都快打出心理阴影了。一路进军,从摧枯拉朽到步步维艰,心理落差亦极大。

刘备的徐州军算是最好的,关羽的将才,让他看透了臧空和张海龙的战略。在这一点而言,徐州军是有些心里优势的。

广陵守城,坚城耗敌,在于禁的整体战术之中,属于第二阶段。也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要点在于一个耗字!耗敌耗心。

对于禁将军的心意,陈到的把握是十分到位的,也是前者选择他而不是胡风守城的原因。此一战,战略层面更重。

欲要置兵,必先置将,到了定边军还得加一句,人尽其用!用一个大将,要考虑

到整个战局,将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比如第一阶段,说是胡风一个人打出来的优势,陈到不会有意见,张海龙都没有,定县一战,他的指挥,是完美的。

当然,胡风不会这么想,没有张海龙六曲的奔袭,没有陈到对关羽的阻击,没有臧空对曹操的牵制,他再厉害也没用。

但事实上,胡风丰富的经验,战术多变的程度,全部发挥出来。

守城战就不一样了,于禁可以肯定的说,单纯守城,胡风会比陈到强。陷阵善攻,必定善守,守城之中,疯子更见威力。

只不过广陵攻防之中,最大的重点,在一个耗字,而非守字。且还有之后的种种配合,陈到的将才,是叶欢认可的。

也可以这么说,胡风长于战术,陈到可能更长于战略。随后的临敌查势,随机应变,需要更多的是战略眼光。

陈到欣然受命,站在他的立场,守住城池是最基本的条件。广陵城的坚固则是最大的保障,即使没有太原军,也得守上三月。

与之同时,还需要最大可能得保存白耳军的战力,以及不被敌军看出其中端倪。这其中,对他的战场把握,是极大的考验。

百里镜落在敌军手中,敌军的攻势有所调整加强是必然的,敌将可是曹洪和关羽!有了百里镜,二将亦是如虎添翼。

既成事实,不用去想,诸如百里镜怎么会落入敌军手中?不落入他们手中该有多好。这些陈

到想都不会想,因为没用。

他看见的,是其中好处,这样一来,敌军攻势强盛会变的顺理成章。广陵城可能会承受一定的压力,我军战略却更好隐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和隐藏总体战略相比,压力增大显然轻了。

接下来的守城,陈到开始了轮转,不是士卒轮转,而是军官。主将一身令下,城头的守城官开始换人,换上的则是……

于禁在战前留给他的,太原军十余名副职军官。相比白耳军,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且有两天的实战,对同袍了解更深。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没错。缩小到局部战场上,道理一样。陈到却不在乎,因为他清楚麾下之能,且有定边体系做保证。

汉中之战,邱泽到达高县的第一时间,守城将领就将全部指挥权交了出去。他很清楚,陷阵悍将指挥飞熊军,一样强悍。

但邱泽临战,亦是十分谨慎,他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去了解麾下。有着相同的训练模式,一天对他来说,足够谨慎了。

白耳军的军官们会不服吗?当然会,他们要是真的服气,别说陈到,就是太原军那些军官都会有意见,这算什么?

你可以不服,必须不服,但要将这种心思藏在心里,以后运用到实战中去。战场上,军令一下,雷打不动,拼死也要配合。

什么是军官的素养,这一点极为重要,有了他们的辅助,可以令太原军将领更好的

掌握麾下,实现陈到将军交给的任务。

任务很简单,控局。在敌军攻势增强之下,既要有针对性的战术,稳稳守住城池,也要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吃力”。

陈到的想法不复杂,你有百里镜,是超过我想像之外的,因此,我守城之中的“吃力”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说起来简单,可要做到,却有很高的难度。他这才替换了一批军官,毕竟“演技”这种事情,还是主力军水平更高一些。

对白耳军军官而言,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有什么能比在实战之中吸收的更多,领悟的更多,机会,十分难得。

“张司马,让兄弟们控制速度,脚步和呼吸同步,之前,我们是两息,现在变三息,辎重队也是如此,其余不变……”

“杨司马,除了辎重队之外,其余保持原本频率不动……”

两边城池,数处守备重点之处,在换了指挥军官之后,下达的军令几乎是一样的。且在对时间的要求上,高度统一。

“诺!”执行军令,白耳军官们是毫不含糊的,哪怕心中存疑,也绝不会在此时相问,打着仗了,岂能让主官分心?

他们会集中精神去看,去想,最好能自己想清楚其中的用意。

没有过太久时间,军官们看出来了,一息的区别,让物资运送的速度和远程攻击的频率产生了不匹配,产生了缝隙。

城下敌将对战机的把握十分敏锐,城头守

军的远程压制稍稍降低,露出一丝缝隙之后,敌军趁着稍纵即逝的空挡而至。

东西两侧,都有云梯借机架上了城头,牢牢勾住垛口。

“主公,看来此物确有其效……”城下观战之处,荀攸仔细看了之后,用一种斟酌的语气对曹操言道。

后者没有立刻回答,再观察片刻之后,方才微微颔首:“公达所言有理,但眼下之情,子廉云长见机精准,敌军却……”

话没有说完,荀攸听懂了却字之后的含义,随之更加专注。

“好了,加速,加两倍,前方箭矢不够用了……”城头之上,军官们几乎在同一时间下达军令,且语气急切。

军令下达,辎重队的速度立刻提了上来,执行军令的同时,不少士卒心中有着疑问,刚才要是不降速,用得着这么慌张吗?

与之相比,白耳军那些被替换的军官则是神情不一,相同之处在于,都有深思之状。同袍这么做,一定是有所用意的。

“公达,所言不假,此物确有妙用,敌军的节奏稍有紊乱。”曹操说着叹了口气:“早知如此,应该再迟一会儿与之。”

“主公,目下局面,已经稍有进展,相信二位将军。”荀攸接道。

二人说话之间,东西两侧的云梯上,已经有不少曹军士卒攀登其上,与之同时,城头的箭雨也变得更加浓密起来。

那一刻,无论是曹军还是徐州军士卒,都表现出了过人的英雄,他们奋不

顾身,前仆后继,向着城头猛攻而去。

终于能架稳云梯了,终于能攀爬城头了。敌军强,广陵城坚,我们也不弱。再强的敌人,在坚固的城池,亦要将之击破。

曹洪和关羽一样,口中不断下达军令,身躯亦不断向着前方移动。士气可鼓不可泄,眼下,也是将军临战调整的关键之时。

终于,有士卒登上城楼,有一个,就有两个,三个……他们奋不顾身,守军亦是毫不相让,,城头展开小规模的短兵相接。

曹操,荀攸,许褚的目光都变得更加坚定,死死盯着交战之处。

城头之上,陈到则是侧身,对当日那个参谋看了一眼。后者会意,重重颔首:“将军,就是这般,我军的后续……”

陈到用力的摇摇头,正色道:“今日不需后续,与敌军硬钢。”

“诺!”参谋毫不犹豫,将军发明的这句硬钢,极为贴切。

“元龙先生,敌军攻势猛烈,先生还是先下城楼。”陈到转向陈登,他并不担心敌军的攻势,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嗯,叔至你……”陈登闻言微微一愣,倒不是因为陈到要他下城楼,而是此时的陈将军眉头紧锁,一派忧愁模样。

“元龙先生,曹洪手中有百里镜,能看见我们。”陈到轻声道。

“哦,对对对……不过吧,将军你这忧愁之色有点过,太过,反而会被曹操等人看出破绽,稍稍调整一点。”

说话之间,陈登面上也出

现了愁容,反应极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