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颍川杜袭

冲锋号的激励之下,二军这阵冲锋虽然只有千人,却冲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曹军校尉和士卒的视角,他们的战力还在提升。

知道定边军强大,一开始是骑军横扫天下,接着步卒亦是征战四方。但凡与之交过手,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去也有一个问题。

他们到底有多强?或者说,哪一场战役,他们真的用了全力。

从此处看,当首推六羊山血战的陷阵军,死战不退,面对数倍与己的敌军,坚守七日七夜,杀伤了两倍敌军,从容而退。

三千多人的一军,最后撤下来的,连同伤员在内,只有两百余人,伤亡高达九成五,就这个数字,有哪一支劲旅能支撑下来?

陷阵,是公认的大汉步卒之冠,但他的真正战力,曹操这般用兵大家也不能尽算。但他也清楚,至少有两个人,知道答案。

其中之一,当然是陷阵军统领高顺。另一个嘛,除了叶欢还有谁?

定边军的战力有多强,要是曹老板去问叶欢的话,后者会很无良的回上一句,无敌!麾下的战力,他觉得已经超越了时代。

对比的标准,不应该是当世任何一支军队,而是那是青史留名,有无敌之称的雄师。比如霍去病的汉军铁骑,李世民的玄甲……

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一统**的秦军,都在叶欢的名单上。抛开冷兵器热兵器时代的不同,身为穿越者,他还要加上一支。

以一己之力,对

战全球联军,其中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科技最先进的。看似力量悬殊,但最后,他们却赢得了胜利。

战斗力不太好比,现代古代的战斗方式不同,但论意志!在叶欢心中,后者就是最强,没有之一,亦是他打造定边军的关键。

精神超越**,意志超越现实,这种例子并不少。但有前提,就是战士们的实力,那是一切的根本,否则,谈何超越?

六羊山一战的陷阵,被曹军众将视为最强,甚至要超越在兖州之战中,王牌悍将邱泽的表现。毕竟后者手中,是最强一军。

陷阵二军,曲明,六羊山一战成名。如今在广陵,却有了惊人的巧合,先登二军,曲宁,他的战力和指挥,让庞统亦叹为观止。

从青州之处急行军而来,奔波千里,到达徐州,立刻加入战斗,五十里亭血战,力阻曹军数倍兵力,全程都处于上风。

紧接着挥师北上,协助六曲尤俊将军,击溃敌军。休整没有数日,再度接到军师军令,奔袭定县,中途,军令再度更改。

这么短的时间,极限强度的行军,连续密集的激战。换了不是定边军,庞统这么用兵,多半是要引起军中的哗变的。

但曲宁显然不这么认为,近乎不合理的军令,在他眼中,居然是一种享受。因为我二军强啊,将之全部完成,才是实力体现。

更可怕之处在于,那还不是什么一将成名万古枯。二军士卒

的认知,和他们的将军一样,就是要如此作战,才带劲。

累?是必然的,不累才奇怪,但一支百战劲旅,永远懂的在大战之中保存自己的实力,也总能在关键之时,将之爆发出来。

一千对三千,当两军真正进入短兵相接之时,曹军校尉很难感到自己的兵力优势。不仅仅因为二军的气势,重要的是他们的阵型。

敌军将领,总能有最为合适战局的阵型和战术,且在其中,那一百骑军起到了绝大的作用。纠缠混战,他们成了一个个支点。

与先登相比,到了短兵相接,再无退路之际,曹军一些平时被掩盖的缺点,暴露出来。无论是阵型还是反应,都要慢了一步。

敌军有的摆出三角阵,镶入前线作战,更多的则是五六人或七八人为一小队,围绕着一名或是两名骑军,以后者为中坚。

至于人数的多少,阵型的变化,也根本不是敌军军官的临阵指挥。眼下战斗的局面,哪怕他指挥再强,亦不可能精确到每一队。

是定边士卒自己的战斗经验,在混战之中表现出来。看看那些骑军,除了冲阵之外,更有开弓放箭骑射作战,战术多变。

有效吗?当然有效。那些步卒,完美的为骑射的骑军拉开了空间,看看他们手中长兵器的攻击范围,距离一定有所控制。

步骑战术还能这么玩儿?曹军校尉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能被夏侯惇委以重任率军来此,

他在曹军军官之中,肯定是优秀的。

在叶欢眼中,当然也是,因为他姓杜名袭,字子绪!此人在曹操帐下,声威没有五子与八虎骑那般彰显,却也是个中坚之将。

颍川人!汉末之时,颍川那一块出来的人才,可称文武双全,就没有不能打的。当然,现在的杜袭还年青,只是个军中校尉。

但不影响,他能看出二军战术的真正厉害之处。无论是空间还是阵型的转换,敌军士卒怕不知练习了多少遍。

同样的战术,即使眼下有虎豹骑在侧,曹军也玩不动。且不说训练不足,在敌军发动冲锋的一瞬间,很多战术就自然成型了。

眼下,身为曹军的主将,杜袭唯一能有的应对,就是挥刀亲自作战。敌军的攻势越是猛烈,越是不可阻挡,越是要正面相抗。

能不能挡住,杜袭心中并没有答案,但他清楚一点,倘若自己和麾下士卒畏惧了,退缩了,他们的下场,会比硬挡更惨。

一千对三千,三千一方全军覆没,绝不是没有可能。敌军将领该也是准确把握到了此处,才能在兵力悬殊之下,悍然冲锋。

嗯,也不是兵力悬殊,战力加上兵种,曹军最对稍稍上风。

“嗯,夏侯惇能派此人来此,果然够硬,那就让我看看,你能有多硬。”看着曹军校尉的应对,曲宁心中暗暗点头。

杜袭想的没错,他就是想让曹军在二军猛烈的攻势之下,选择撤退。一旦

敌将做出选择,他趁势追击,便有很大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