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三千三百九十六章 壮士断腕

郝昭出手之时,就知道李通会想,陷阵军此刻的每一个动作,敌将都必须思考,哪怕自己是无意义的,这就是先手的优势。

当然,郝昭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李通亦心知肚明,他要想的是,陷阵军在此刻忽然发动攻击,敌将的意图何在,后续何在。

想吧,我也不一定要你分心,只要你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樊稠率领西凉铁骑来援,郝昭看见了,他手中有千里镜。虽然黑夜之间,看的不甚清晰,但大致的人数,是可以知晓的。

五百骑?兵力不多,足见樊稠在夜间作战,极为谨慎。那就够了,既然你谨慎,我就要通过攻击,找到更多的机会了。

李通将军此时的疑惑是,方才敌军器械队的那一阵散射,威力极大,倘若继续攻击,曹军的损失,会比现在还大。

敌将却没有选择这样做,为什么?他绝不会是,放过战机之辈。

心中的想法,并未影响李通的指挥,对敌军攻击的应对,他依旧表达的十分精准。另一个可能,器械队的散射,不能连续。

想法刚刚出现在脑海,就立刻被李通抛诸脑后,不管他想的是不是事实,有此想法,就已经很危险了。那会让他,有所松懈。

猜对方的想法,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很累的事情。郝昭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的散射,按时机,是打给西凉铁骑看的。

步军依靠厚阵,散射尚且能给地方带来杀伤,你想像一下骑军的阵型。尤其是在奔行之中,遭遇器械队打击的画面……

盾牌不及步军,骑军的目标更大,器械队的那种战术,像不像是为骑军专门准备的?至少在樊稠将军眼里,是这样。

只不过敌将手中,没有千里镜,他能看的清楚吗?郝昭会告诉你,看不清楚没关系,器械队的战术,是存在于樊稠心中的。

汉中一战,华雄和樊稠恰恰就是被飞熊军用种种战术,拖住了前进的脚步,其中器械队的散射之功,一定令他们印象深刻。

率领五百西凉铁骑前来,阵型看上去还比较松散,樊稠恰是在防备敌军的战术。那些飞石,打不中人,打中马,亦有伤害。

李通将军很累,身体上累,心也累。一边要应对陷阵无处不到的攻势,一边还要猜测下一步,他的负担,可谓沉重。

相较而言,郝昭就要轻松的多,他目下只要控制手中的器械队,步卒也好,骑军也罢,一个简单到指令,麾下便知其意。

比如司马率军在停下攻势之时,一直都在蓄力,所占的位置,也有利于下一步发动攻击,郝昭军令一下,立刻就能执行。

所有的攻击战术,平日里不知演练过多少次,按很多老兵平日里的玩笑话,抠细节?细节都被扣烂了,一切清清楚楚。

校尉为何在下达军令,停止攻击之后,率领器械队迅速靠近前阵?令李通将军纠结的问题,司马心里,却有明确的答案。

器械队的抵近攻击,威力会更为强大,且敌军骑军到了,距离战场越近,越能控制他们骑步之间的配合,一切都要靠距离。

接近到多少是最佳,军候一级的军官都清楚,八十步到一百步之间。在这个距离,器械队只要稳定,就是全军的中枢。

那么,停止攻击,就很好理解了。因为一旦器械队到位,步卒的重点,未必是攻击,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器械队的安全。

充分发挥他们器械的优势与威力,当同袍将敌军阵型彻底破坏之时,再选择继续攻击还是防守,发挥战斗的最大效率。

每一个战术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衔接,都有理论形成的文字。最初的学习很简单,死记硬背,所有人都必须倒背如流。

和士卒的训练一样,军官要将之练熟到成为自己的本能,战场上一旦出现那个战机,下意识的就会执行起来,毫不拖延。

当所有的战术,你都烂熟于胸之时,对军令理解的就会更深。郝昭的军令,他们理解深刻之后,执行到位,自不必说。

军官理解到位,士卒心里也很明晰,说起来很简单。眼下,我们的性命,远远没有器械队重要,全部战死,都不能退后。

士卒的想法,会不会和叶欢的观点有些矛盾?将军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兵是宝,士卒是宝,再好的军械也比不上鲜活的生命。

将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未有过例外。但你要当过定边军的士卒,经历过场场恶战,才能理解他们对军械的感情。

对器械营士卒而言,轰天炮,排云车等等,就是他们的命。兖州撤退之时,不得已损毁轰天炮,铁打的士卒,都挂着泪眼。

将军说,我的兵金贵,再好的器械也比不上。但在器械队,倘若牺牲几人,能保下轰天炮,会有无数的士卒抢着去做。

器械队如此,骑兵一样,弓手一般,步卒也无比珍惜自己的武器。

有了那些轰天炮,有了器械队的兄弟们,无论野战还是攻城,乃至任何战法,兄弟们牺牲的概率都会大降,不值得拼命吗?

这是感情上,战术上就更不用说了。当一个兵种成为战术核心之时,所有的士卒将校,都会主动为之服务,甚至牺牲。

说了这么多,在战场上,士卒和军官的脑袋里,就是一闪而过的事情,一刹那的时间都用不了。他们清楚,下一步可能如何。

是可能如何,而并不确定,因为在将军率领器械队,采用抵近战术之后,后续的战法,不下十七种,要看敌军的变化而为。

“撤,撤……”李通撤着嗓子含着,率领麾下不断后撤。看见敌军的轰天炮逐渐接近,一种不祥预感,就笼罩在心头。

他的视角,肯定没有定边军军官士卒那么清晰,却能断定,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这一次敌将的攻击,应该不是虚张声势了。

青州营的速度快,陷阵军的跟进丝毫不慢,战术的根基,是距离。那么,敌军试图通过后退来改变,他们就会跟上去。

你退多少,我跟多少,如此的一退一进之间,先手能不断扩大。敌军一旦想要调整战术,必须变化节奏,战机就来了。

“对面到底是谁,我也早该想到,陷阵对地形的勘测,极为细致。他等到此时才动,恐怕不单单是樊将军来援那么简单。”

后撤之中,看见敌军紧紧跟随,李通心中暗暗叫苦。如此撤军,本就对全军是极大的负担,而在背后百丈,道路会变窄。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行军速度快的话,你的阵型会在道路最为狭窄之处,被卡住一阵,那一阵有多长,也许盏茶,也许半刻。

无论多长,一旦被敌军抓住,都是打击他们的最佳时机。方才后退之时,李通就想到了,原本他是有所防备的,但……

此刻恰恰是樊稠率领西凉铁骑来援之时,援军的前来,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自己的退路。到那时,陷阵战机更大。

“如此黑夜,樊稠将军率军前来增援,我都不知具体是何时何地,敌将却把握的这般精准,难道?”李通想着,瞥了一眼路旁林间。

敌将不会施展没有意义的战术,而他率军步步相逼,显然也是计算到了李通心中所想的问题,那么,答案似乎也不难。

樊稠所部西凉铁骑的行动,是被敌军提前预知的。此处的两侧山林,自己来时,的确谨慎的派出过士卒搜山,并无发现。

但当时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两军纠缠之际,他是没有余力再坚固与此的。敌将就很可能提前预判,在山林中设置侦查。

“速速传令樊稠将军,退,后队转向,全力加速。”下一刻,李通对身边亲兵大喝出声,后者毫不犹豫,转身而去。

李通告诉自己,绝不能让敌将,卡住那个节点,必须提前做出应对。他也清楚,一旦如此,自己势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毒蛇噬手,壮士断腕,与其等到那个节点再付代价,不如现在。想通了此处,李通变得更加坚定,且要亲自率军断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