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皇族 > 第236章 大朝(二)

大晋皇族 第236章 大朝(二)

作者:长乐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7:56: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让他去辽东他是不干的,甭管什么冠军大将军、辽东郡守,最主要的是那个地方太冷了,而且与他的计划不符合,要是换成并州的郡县他说不定就答应了。

“陛下。”

徐国公宇文述出列,禀明道“琅琊郡公虽是天纵之材,然年纪尚显青涩,我朝还未有十六岁的郡守,此例断不可轻开。”

年轻,是官员们此刻反对的最大理由,十六岁的郡守这是想干什么,难不成将来未满三十便要入朝任六部尚书

这不是开玩笑吗。

不过宇文述也不想恶了赵王,所以说的比较婉转,先是夸赞一下,然后又说不可轻开,没有要绝对否认的意思。

纵然辽东郡是个远离中原,鸟不拉屎,相当于流放的地区,但是姜承枭一旦上任的意义实在过于不同寻常。

别说朝中还有个赵王,就算没有,他十六岁便担任一郡郡守,更是兼掌三郡府兵以及边军,这样的资历,熬个七八年,二十多岁一旦调回朝中就是实权三品高官,甚至是六部尚书,将来未尝没有拜相,或者领尚书令的可能。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这位天纵奇才的赵王世子不作死,继续保持这份天资的前提下。

可是,经过青州一案,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位世子不凡,放他出去回来还得了

更何况,一个赵王就已经把持着六部政务,让他们难受至极,难道还要再出一个赵王

这一点,关中贵族并不想看见。

英国公窦玮出列,言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琅琊郡公虽是璞玉,但也需要打磨,依臣之见还是将其留在六部,择一而侍之。陛下若是爱才,也可令其六部行走。”

六部行走,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六部事宜皆可参赞,狭义上来说就是一枚钉子,那部需要他,他就能去哪一部帮忙。

这个意义很不同,因为太子和齐王都有六部行走的头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尚书令预备役。

毕竟,尚书令总览六部,必然要清楚六部事宜,而六部行走就是学习六部相关事宜。

窦玮提出这个,已经算是退了很大一步。

倒是皇帝很诧异的看了一眼窦玮,他原本还以为窦玮会全盘否决呢。

在窦玮出言拒绝之后,一些相关的官员也都劝皇帝收回成命。

裴矩倒是没有妄动,他老老实实跪坐在蒲团上,眯着眼打量那个小小的背影,而后又看了看皇帝和赵王。

除了裴矩之外,让人惊讶的是高巽,卢怀慎,崔世栗等人都没有开口说什么。

至于郑善愿乐得其成,他巴不得皇帝这么封,十六岁的郡守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虞世南作为姜承枭的老师,自然也不会出口拒绝,他虽然觉得自己弟子略显年轻,可是要真能如此,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一郡郡守的。

至于萧旦,双目微阖,仿佛没有听见皇帝的话一样。不管怎么说青州的事情青雀确实做的很漂亮,而且那孩子与他还有几分血亲,这种事情他要是出言阻挠,实在有些不妥。

“太子觉得呢”

皇帝谁都没问,独独问了太子的意见。

这让一众大臣纷纷为止侧目,长安城中的刺杀,他们多多少少都听到了一些消息,卢亮被抓进去的事情,他们也有所耳闻。

不过这件事毕竟涉及皇室的龌龊,如非必要,他们都不愿意沾惹。

太子脸皮动了动,看了一眼低头躬身的姜承枭,又抬头看见皇帝藏在玉疏之下,面无表情的脸。

“青雀乃栋梁,父皇常赞之晋之冠军侯,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儿臣以为可。”

皇帝点点头,看着姜承枭,道“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定了。”

“陛下”

皇帝一挥手,打断下面的大臣,“不必再议。”

闻言,大臣们面面相觑,皇帝一意孤行,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王叔,青雀是个聪明的孩子,朕相信他能做好。”皇帝意味深长道“王叔也要相信朕。”

闻言,赵王微微沉默,而后叹息一声,“臣明白了。”

据此,姜承枭不得不接受这个让人眼红的封赏。

虽然辽东苦寒,远离中原,但是只要熬个几年,将来必能登上高位。

这些道理,皇帝都明白。

难道皇帝自己就不知道十六岁的郡守是打破祖制的举动吗

可是这是没办法的选择。

不论是齐郡的彻查还是东莱郡暴民的镇压,这两桩功绩都非同小可。

更别说,姜承枭还帮着他抓住了崔琦与崔云象。

赏赐金银器物,太掉份了,而且人家也不缺。留在六部根本不现实。

赵王不是傻子,两件刺杀案,他必须要给赵王一个补偿,一个交代,而且为了姜承枭的安全,他也不能将之继续留在长安。

因为皇帝明白,这才是赵王想要的。

更何况,皇帝自己也想看看这个小家伙还能带给他多少的惊喜。

要是姜承枭能在辽东做出功绩,那是最好,年轻一代需要一个扛大旗的。

要是不能做出功绩,那也是最好,赵王只需要一个。

两种结果,不论哪一种,他都能接受。

这个封赏,在他心里就突出一个顺理成章。

姜承枭接了封赏之后,便老老实实的回了赵王身边。

说实在的,他到现在还有点晕头转向,甚至有种难以言述的心情。

平心而论,能出任一郡郡守磨练自己能力,这是个很不错,让很多人眼红的机会。

可是辽东那个地方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事到如今,他不接也得接着了。

正在他独自惆怅之际,皇帝再次开口了。

“琅琊郡公于东莱郡镇压暴民之时,朕的内卫抓住了贼首崔琦,另”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一眼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崔世栗,“还有崔云象,诸卿觉得,该当如何”

主菜来了

皇帝的声音落下,首席马仔徐国公宇文述首先跳出来,刚刚因为劝止皇帝不要封赏姜承枭的事情没有顺着皇帝心意,这次他自然要好好表现。

“启禀陛下,臣以为崔琦乃是原汉王的谋主,本身就是谋反大逆的存在,纵使千刀万剐亦不为过。而崔云象在东莱郡与其勾连,很难说没有受到崔家的指使。”

宇文述上来就是炸弹,他的潜意思就是,甭管崔云象还是崔琦,连带着崔家都要咔咔砍脑袋。

独孤整看着宇文述稍微顺眼一点,因为宇文述擅自投向皇帝的关系,现在关中贵族没有人把他当自己人。

宇文述能跳出来撕咬山东士族,这是好事儿啊。

看戏

魏弘也是冷眼旁观,心里止不住的得意。

一想起前短时间被皇帝打压时候,山东士族们的嘴脸,他就感觉十分良好。

作为南方豪族的萧旦,虞世南等人漠不关心。山东士族也好,关中贵族也罢,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真论眼界而言,南方豪族的官吏心底里其实瞧不起关中贵族和山东士族。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所谓正统的纠纷。

不过这个就是一本烂账了。

有人看戏,就有人吃屎。

现在吃屎的就是山东士族,相比较关中贵族的幸灾乐祸,南方豪族的漠不关心,山东士族脸色差得很。

这其中,郑善愿,裴矩,王祎三人脸色最差。纵然清河崔氏与他们离心离德,但是说到底还是藕断丝连的同枝。

宇文述这番话就是要一棒子打死清河崔氏。

那能答应吗

当然不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