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皇族 > 第250章 流言蜚语

大晋皇族 第250章 流言蜚语

作者:长乐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7:56: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各人有各人的圈子,长安贵妇人的圈子常常谈论的话题大多数还是以名利二字为主。

所谓名,譬如前段时间姜承枭被封辽东郡守。

虽然贵妇人们一大半不知道辽东在什么犄角旮旯的地方,但是辽东郡守四个字的意思她们总还是明白的。

她们更知道琅琊郡公如今不过十六岁,弱冠之龄得封郡守,名不副实也好,徒有虚名也罢。

可这封赏确确实实是真的。

再者,长安贵妇人大都数虽然头发长见识短,但是不妨碍她们询问自家在朝中的丈夫,十六岁的郡守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几年后,朝中将会出现一名二十多岁的三品大员。

此人而且很有可能会得封王爵。

是故,贵妇人们大多数对长孙清漪抱有强烈的羡慕。

羡慕之余难免会有嫉妒,嫉妒至于难免会有所怨恨。

同样的,郑观音的事情也属于名的范围。只不过与姜承枭的好名相比,她的是恶名。

关于郑观音克夫的流言,一开始是谁家传出来的已经无从查询。

约莫是在崔云象被腰斩的前后,郑观音克夫的名声悄悄蔓延。因为其身份特殊,乃是荥阳郑氏嫡女,所以这个谣言越传也越夸张。

最夸张的莫过于,郑观音乃是天煞孤星,谁与她扯上关系,运势都会被其影响。

而崔云象之所以死,也是因为郑观音所导致。

是故,在崔云象还没死之前,清河崔家便主动向郑家退了婚。

“阿娘可被气坏了,这几日妾身去府上问安,阿娘仍旧是耿耿于怀。”

长孙清漪拉着丈夫的手,轻轻诉说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赵王妃生气的原因,姜承枭大致能猜到。莫过于郑观音乃是她的亲侄女,现在却被无端谩骂,心中痛恨。

相比较这个,姜承枭更想知道是谁在背后散播这个谣言。

仅以目前而言,清河崔家的可能性最大。

回想当时大朝之上,郑善愿作为崔家的亲家,其实并没有如何为崔家求情,甚至崔世栗被贬谪也没有什么表示。

或许郑善愿早就知道崔家不可救,想要及时撇清关系也说不定。

玉奴在一旁连连点头,补充道“那些丫鬟也是这样说的,她们还说郑姑娘怕是要步另一位郑姑娘的后尘了。”

另一位郑姑娘就是郑婉儿。

说来俩人不愧是亲姐妹,终生大事都栽了。

不同的是郑婉儿是失了清白,郑观音则是自身恶名。

“玉奴,此话不可外传,府中二三子当谨言慎行。”长孙清漪警告道。

“是。”

玉奴与佩儿皆是应道。

姜承枭自身倒是没有太多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相亲,其中未尝没有郑善愿的意思。

在皇帝强制给他赐婚之后,郑家转身与崔家联姻。

今日之果,乃是郑善愿自己种下的因。

说到底,郑观音也不过是郑家的棋子亦或者工具。

“夫君在想什么”

见丈夫听完之后面无表情,长孙清漪还以为他是在为了那位郑姑娘惋惜。

姜承枭微微一笑,握着妻子的手,缓缓道“没什么,想到一些好玩的事情。”

“妾身还以为夫君在为郑姑娘抱不平呢。”她轻笑着说。

“你呀。”姜承枭伸手刮了刮她精致的琼鼻,调侃道“夫人这是吃味了”

“才没有。”长孙清漪做出一副小女儿姿态,偏头不看他。

忽而又想起什么,不自觉的笑出了声。

荥阳县公府。

郑观音拎着裙摆,身后跟着两名奴婢,自顾自的走在廊下。

今日她本是想要出去散散心的,但是却碰见了她不愿意碰见的人。

长安城中的流言蜚语早就传入了她的耳中。

克夫。

天煞孤星。

这两个称谓让她心神崩溃,她自问从没见过崔云象,更没有与他说过一句话,怎么崔云象勾连反贼被杀,风评还能怪她一介女流

她现在总算是知道当初婉姐姐为何足不出户,每日都在府中绣花,偶尔看着院子中的桃树怔怔出神。

因为在旁人看来,她们已非清清白白的良家子

她现在算是知道如芒在背是什么意思了,那些笃信她克夫的妇人目光,简直比刀剑加身还要让人痛楚。

真是一群长舌妇

一念至此,郑观音猛的停下脚步,恨恨的朝着朱红圆柱拍了一巴掌。

她自己过的不好也就罢了,偏偏让她瞧见了那位表兄。

虽然现在说起来很让人羞耻,但是每当那位表兄被长安贵妇人热议,被今上嘉奖,其妻长孙氏被人羡慕之时她却想的是当初的自己。

如果当初自己嫁给了他,现在长孙氏的荣耀全是自己的。

她又何苦困于克夫的名声。

两名奴婢站在身后,看着气急的姑娘,都没敢上前相劝。

这一幕,恰巧落在了郑善愿的眼中。

书房中,郑善愿看着廊下苦闷的孙女,也是不由得恼怒道“好一个崔家,老夫助他们弃车保帅,他们反倒是倒打一耙”

郑仁鲤在一旁一言不发,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崔家惹出来的。

当初郑家上门退婚,崔家满口答应,但是没想到一转身就捅了一刀。

这一刀,直接废掉了郑观音。

现在被恶名加身的郑观音也会像自己的女儿郑婉儿一样,再无世家嫡子敢娶。

这倒不是说她们嫁不出去,而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嫁给一些普通士子。

可是她们乃是荥阳郑氏嫡女,嫁给普通士子这么掉份的事情,郑家又怎么会愿意呢。

所谓,高不成低不就大抵如此。

在另一边,站着一名身着常服,容貌类似郑仁鲤的年轻人。

他名叫郑如炘,乃是郑仁鲤所出,不过他不是嫡子,只是小妾生的庶子,是故以往在族中并不受待见。

庶子的地位很尴尬,他们名义上是嫡子的兄弟,但其实地位低了不止一筹。

基本上成年之后就会被分出去,族中给几亩薄田,供其度日。

好一点的家庭,好一点的父亲,会给庶子某个差事。

郑如炘毕竟出身荥阳郑氏,虽然是庶子,但也经受了族学教导,同时得父亲相助,为其在荥阳县中谋了个小主簿的职位。

虽然官小,但是郑如炘并无不满,反而很高兴的接受,安安稳稳的与妻子郑崔氏过着小日子。

但是,不久前祖父一封信送至荥阳,他辞了官,带着妻子来了长安。

面对祖父的愤愤不满,郑如炘一句话也没说。

“如炘,你能比如意做的更好吗”郑善愿忽然问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郑如炘道“那要看祖父让孙儿怎么做了。”

“何意”

郑善愿来了兴趣,转身问道。

郑如炘也不怯场,直接说道“此番前去郡公府求职,到底是以郑如炘之身份,还是以荥阳县公之孙的身份。这一点,必须要清楚。”

“为何”

“因为郑如意让郡公失望了。”郑如炘依旧平静。

郑善愿沉默片刻,说道“以郑如炘的身份如何以荥阳县公之孙的身份又如何”

“以郑如炘的身份,则郡公为主,急郡公之急为急。以荥阳县公之孙的身份,则郑家为主,急郑家之急为急。”

郑如炘轻轻握了握拳头。

他有点期待祖父的回答。

因为这关系到祖父对那位郡公的态度以及重视的程度。

“两者不能共存”郑仁鲤问。

“不能”郑如炘斩钉截铁的说道“必须要弄清楚,否则我与郑如意下场不会相差太远。”

郑如意是以荥阳县公之孙的身份跟着琅琊郡公,结果现在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