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皇族 > 第466章 两重天地

大晋皇族 第466章 两重天地

作者:长乐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7:56: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朝结束之后,相关的信息很快就传遍开来。不少人对卢怀慎、崔文瓀、高巽等人入朝并不感到奇怪。

此番北晋一统河北,必然是要引进河北世家进入朝堂,用以稳定朝局,平衡地方。

只是这个任命就很有意思了,高巽位列太师之职,这完全没问什么问题。其一,高巽在先帝朝就是丞相,威望甚高。其二,渤海高氏又拿出了大量的土地和粮食,昭王这么做合乎情理。

崔文瓀入朝拜内史令,这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相比较他的弟弟崔文蠡,崔文瓀在仕途的履历上无疑要暗淡许多。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昭王在安抚博陵崔氏,因为现在帝国的权威主要把握在七个人手中。

昭王以及六部尚书。

内史令,门下令等官职权力削弱了很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天阁的传声筒。

更重要的是,内史侍郎和门下侍郎这两个职位都握在昭王的心腹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崔文瓀的内史令和高巽的太师,其实都是一个闲职。

荣誉大过权力。

至于最值得人深思的则是对卢怀慎任职的决定,从内部流传的消息来看,昭王和六部尚书在天阁商议过一次,但是结果昭王并不满意,这才拿到了大朝上百官共决。

可是卢怀慎曾是户部尚书,现在却做了谏臣。

怎么想,都觉得这其中有故事。

加上昭王此前所做的种种,更加深了外面人的猜测。即昭王是想让卢怀慎进入六部的,毕竟李春曾在天阁言辞过工部尚书。

这就很值得商榷了。

昭王宫修建在太原城北,平常了无人烟的地方突然要修建王宫,周围的地皮成倍的上涨。

达官贵胄、富户豪商纷纷挤破在这边买地皮盖房子。

沿着正在修建的中央道往南,第四个岔路口往左,这里居住着一排的普通官僚府邸。

一辆马车进入,在一处普通府邸门前停下。

马车帘掀开,一名中年人下了马车,他身着上朝的正式官服,一瞧便知是刚刚下了朝回来。

此人名为卢肇,乃是范阳卢氏旁支,现任北晋司农寺从六品少丞。

管家见主人回来,连忙走了过来施了一礼。

“大老爷可来了”卢肇边走边问。

“来了,在东厢房。”

“好。”

卢肇官服都没有脱下,径直去了东厢房。

房中,卢怀慎气定神闲的跪坐在软垫上喝着茶。

昭王回归太原之前他便悄悄的跟了过来,因为昭王已经答应他,要让他入朝为官,是故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卢肇见过大老爷。”卢肇立在门口,躬身一礼。

卢怀慎笑了笑,“好了,快坐吧。”

卢肇寻了个软垫跪坐下来,连忙将今日朝中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卢怀慎沉默良久。

其实这个结果在他的意料之内,卢家恶了昭王在先。裴、郑、王三家为了地位,排斥他在后,最终得了个御史大夫官职,已属实不易。

“侄儿听闻,天阁议政的时候,工部尚书李春曾提过自愿让出工部尚书的说法,可是没想到大朝之上,最终还是这么定了下来。”卢肇颇为可惜。

御史大夫虽然官职不低,但是和六部尚书比起来则差的多。

卢怀慎唔了一声,没有说话。

当时昭王曾暗示他,许他一部尚书,李春是昭王旧人,他让位,只怕是昭王想要让自己做工部尚书。

可是没想到裴、郑、王三家联手将这个决定驳斥了回去,昭王在大朝上提出来,已是尽力了。

尽管自己对太原的格局分析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听见这样的决定,他心里面还是忍不住生气。

北晋的六部尚书同在天阁议政,这就相当于相国,一个御史大夫岂能和相国争斗

他这是被郑、裴、王三家阴了一把

“竖子。”卢怀慎轻轻的骂了一句。

“大老爷说什么”卢肇奇怪的问。

“没什么。”卢怀慎回过神,摇了摇头,“御史大夫就御史大夫吧。”

他还能怎么样,崔文瓀和高巽捞得好职位,那是因为他们贡献了土地和粮食,昭王这才替他们出头。

可是卢家呢

什么也没有

昭王自然是不会愿意因为卢家而去和裴、郑、王三家交恶。说到底,都是自己这边没做好啊。

若是当初卢氏拿出土地,只怕他现在一个门下令是肯定的。

梨木案几,雕漆黝黑,茶盏中飘着丝丝热气,茶香弥漫开来。

卢肇见卢怀慎一直没说话,以为他是对这个决定很不满意,遂小声道“其实工部侍郎郑仁果还提议您去做光禄寺正卿,不过王上没有同意。”

光禄寺卿

卢怀慎有些怒不可遏,郑仁果这家伙这是纯粹在恶心老夫啊

想他曾经是先帝的户部尚书,居然让他去负责宫廷膳食,这和火头兵有什么区别

竖子欺人太盛

“好一个荥阳郑氏、好一个并州王裴”卢怀慎咬着牙,声音仿佛从嗓子眼中钻出来的一样。

他很清楚,昭王其实也想利用他来平衡朝局,但是没想到郑、王、裴三家丝毫不松口,六部那边就是不让进。

昭王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他和裴矩等人翻脸。更不会因为范阳卢氏而和郑家、裴家、王家决裂,因为范阳卢氏并没有让昭王满意

卢肇道“大老爷,现如今朝中官员,大部分都出身并州,吏部和礼部的官员要么是出身王氏族学,要么是出身裴氏族学,难呐。”

卢怀慎一声冷笑,“此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卢肇眨了眨眼,有些不明白卢怀慎的意思。不过卢怀慎没打算和他解释,只是闭着眼不言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相比较这边的焦灼愁绪,崔文瓀现在就很舒服。

因为昭王兑现了他的承诺,拜他为内史令。纵然这个官职相比较先帝时期,权力大打折扣,但是依旧算是正三品的官职,而且身居中枢。

尽管他不能在天阁议政,只能当当跑腿的,可是天阁的文书却是要经过他手的。

更为重要的是,博陵崔氏现在需要这个名声来重振家族

博陵崔氏也有子弟在太原身居微末小官,崔文瓀来了太原之后没有立即购置房产,而是暂时居住在鸿胪寺中丞崔衡的家中。

“这么说来,卢怀慎做了个御史大夫”崔文瓀面色古怪,嘴角的笑意掩饰不住。

御史大夫可不是什么好官,监察百官,有的时候还要督促君王,这就是个拉仇恨,惹人嫌的官职。

不仅自身权力不大,反而让百官所疏远。

毕竟,谁也不愿意有事没事就被御史大夫参一本。

崔衡点头,“是的,仔细说来,王上此番应当是不满意这个结果的。听说天阁议政的时候,工部尚书李春曾提过愿意让位,但是户部尚书郑大人不同意,挡了回去。大朝之上,王上念卢公曾身居户部尚书一职,本想将卢公安排去六部的,可是王大人和裴大人都拒绝了。”

崔文瓀冷哼道“这并不奇怪,目前的六部,户部、礼部、吏部其实掌控在郑、裴、王三家手里。兵部是王上的兵部,他们不敢染指,剩下的只有刑部和工部。”

“相比较韦施笕,工部尚书李春的资历名望都差得远,他们只要想动手,随时都有办法将李春弄走。若是卢怀慎进入了工部,那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崔衡颔首,这种斗争的潜规则他是清楚的。只不过经过家主这般分析,才明白的更为透彻。

这个时候,崔文瓀无比庆幸当初的选择,否则自己的情况只怕不会比卢怀慎好到那里去。

崔文瓀摸着下巴暗忖;看样子,有些事情得提前思考思考了。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