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皇族 > 第485章 兴建义学(感谢书友2020---3598的打赏)

冬月已至,太原百姓纷纷换上了厚实的衣服,还未飘雪,然气候却是十分寒冷。

按照太原百姓的说法,冬月越冷,来年的收成就会越好。

西里坊。

居住在这里的都是牺牲的北晋军士遗留下的家人。

一辆普通的马车缓缓驶入街道,周围护卫着数名侍卫,在街道的外面更是全面戒严。

马车停下,姜承枭带着夫人长孙清漪缓缓走了下来。这时候,街道的门一个接着一个打开,一个又一个脑袋先后探出来。

她们要么是妇女,要么是老弱,再么就是稚子。

这些人穿着单薄,面黄肌瘦,神情之间隐约可见一抹畏缩。

当她们看见长孙清漪的时候,纷纷走出家门,纳头便拜。

“参见王后”

长孙清漪常常来此慰问,这些人认得长孙清漪,同时也亲近长孙清漪。至于姜承枭,她们没什么印象。

长孙清漪连忙道“诸位快快请起。”

待所有人起来之后,长孙清漪又介绍道“这位便是昭王。”

闻言,所有人顿时又是一拜;“参见王上。”

姜承枭抬了抬手,“都起来吧。”

孩子们站起身,陌生的目光偷偷的打量姜承枭,紧紧地抱着母亲或者祖母衣裙。

姜承枭道“诸位皆是吾晋室勇烈遗孀,在此,请受孤一拜。”

言罢,姜承枭弯腰作揖,而长孙清漪亦跟着盈盈行了万福礼。

“王上不可”

一名拄着拐棍的老者慌忙走出来,两只手张开,他想要扶起昭王,但是考虑到自身地位卑贱,便只是虚扶,同时口中不忘连连让昭王起身,说他们受不得如此大礼。

姜承枭直起腰,郑重道“诸位的儿子、丈夫、父亲,皆是吾晋室的英雄,他们为了天下太平战死沙场,孤当拜诸位”

一直在外征战,姜承枭很少会来这里探望这些军士的遗孤,此番冬月休朝,他趁着这个机会便过来探视一番。同时也带了些许过冬的物资,用以抚慰这些可怜人。

“每家每户,三块银元、十斤羊肉、一石粟米,快快过来领取。”南霁云高喝。

闻言,这些人顿时面露喜色,又是一番感谢昭王和王后。

长孙清漪则挨家挨户发放过冬的衣物,常常拉着那些遗孀的手聊着天儿,了解她们的困苦的地方。

院子中,拄着拐棍的老者小心翼翼的将姜承枭请进了家中。

所谓家徒四壁大抵就是老者家的描述,老者乃是此处的三老之一,姓金,邻居们都叫他金老。另外还有两位三老则因为天气寒冷的关系卧病在床不能动弹。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姜承枭当即让亲卫去请太医过来为其整治。

“天气寒冷,为何不添置火盆啊”姜承枭随意跪坐在老者递上来破软垫上,看着门口放着的火盆甚是不解。

金老叹道“王上有所不知,我这腿脚不便,没有柴火,那火盆用不上。”

“是孤孟浪了。”姜承枭脸色微红,旋即招呼南霁云去解决这件事情。

金老和他说了很多困难,大多数都是人老了,没人照顾,觉得活着是个累赘。有一些人则是不活着不行,毕竟还有子孙在膝下,只能硬熬着活下去。

他们这些人每月都有朝廷给的抚恤,吃食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孩子让他们很是苦恼。

毕竟,他们这些老的半只脚踏进了棺材,生死已经看淡。可是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将来还没有着落呢。

姜承枭安慰道“金老莫着急,此次过来,孤正好有件事情相告。”

“请王上示下。”

“孤打算在此处兴建义学,由孤出资聘请先生,教导孩子们读书。”姜承枭缓缓道来。

闻言,金老大喜,连忙起身一拜。

“快请起。”姜承枭连忙将他扶起来。

金老感动道“王上心系吾等,乃是吾等之幸,王上小人谢王上大恩”

读书是他们从未想过的事情,姜承枭的一番话,让金老感激涕零。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让孩子读书更重要了。

其实兴建义学也不算是姜承枭心血来潮的想法,他之前就想要在郡县等地建立学院,不过考虑到天下尚未一统,这个时候做这些没什么用处,所以计划便搁置了。

正好,此番他个人出钱办义学,教导这些将士遗孤,朝中应该无人敢反对。

待昭王兴建义学的事情散开之后,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

“夫君,为何要突然建立义学,若是到时候无人愿意教导这些幼童该怎么办”

马车中,夫妻两人结束慰问,长孙清漪听了义学的事情,忍不住寻问。

姜承枭知道妻子担心什么,便安慰道“夫人且放心,只要重金聘请,总能找到愿意教授这些幼童的先生。再者,义学非我心血来潮,而是早有想法,此番正好借此观其效益。”

闻言,长孙清漪颔首。虽然她不知道丈夫什么打算,既然这么做了,总归是有他的道理。再者,此等仁义之举,不为过也。

“夫君,这义学该修建在何处呢”

姜承枭想了想,言道“这个暂且不着急,先让孩子们在西里坊学习,日后若有变故,再寻他处。”

这件事情不能着急,若是以个人私事论,朝中大臣自然无话可说。可若是拿到台面上来说,到时候只怕裴矩等人免不了要拒绝扯皮一番。

是故,打枪地不要,悄悄地进村。

只要这件事情不在朝廷的日程上,那他怎么做是他自己的事情,朝廷无权插手。

他也没指望能一直瞒着,只要是私人的活儿,相信裴矩他们也没什么理由反对。

毕竟,这可是他私人出资的,没动朝廷一分一毫的钱。

回了王府,南霁云送来李药师的捷报。

“打得不错。”姜承枭笑了笑,将战报叠好,放回匣子中密封起来。

“主上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南霁云道。

姜承枭呵呵一笑,不紧不慢解释道“突厥之强,无外乎马上骑射功夫。我黑鹰军精锐皆是与草原人厮杀的骁勇,比之突厥并不落下风。除此之外,李药师战阵布置,更是让突厥人无法抵挡的,若是不胜,那我才要失望。”

说到这里,姜承枭便想起捷报当中,关于谢映景的消息。

那孩子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当年萧府初见,那个困于铁索的少年一朝得释,从此再无敌手。

相比较谢映景这个意料之中的欣喜,那么秦玉京和王伯驹则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当年神举曾和他提过秦玉京,此人乃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没想到兜兜转转,他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当了兵。

不多时,姜承枭起身走到内室,将帘子放了下来,一副关北的堪舆图出现。

根据李药师给自己的消息,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已经南下灵武郡了,如果不出意外,河套三地已经是掌中之物。

便在此时,一名亲卫走了进来。

“主上,关中鹰信。”

姜承枭接过信件打开,上面写了关于李安民率军支援李济世的事情。

“武威郡苏定海”

姜承枭皱了皱眉,没想到李源居然派了六七万大军前往那边剿灭苏定海,这可不太妙。

如果苏定海被剿灭,西域通道有可能会被打通,而且李源将会有很大的机会北上攻打灵武郡。

一念至此,姜承枭连忙写了一封密信交给亲卫,吩咐道“加急传给李药师将军”

“是”

放下朱笔,姜承枭负手立于堪舆图前,目光在关中诸郡上下扫视。

依照目前的情况而言,周牛儿顶多撑到年后,到了那个时候,北晋的疆土将会和魏国在关北接壤,这下子要小心应对了。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