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皇族 > 第516章 兵进冯翊(感谢盘古玺悦的打赏)

关于王上将饭碗倒扣在案几上的事情,杜如明是亲眼所见的,他虽然很欣赏王上的节俭,但是内心里还是想要提醒王上。

那粟米可能不干净。

但是看见王上现在又大口吃着,十分的香甜,他选择了沉默,陪着王上继续用膳。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王上虽然不通武艺,但是深受将士爱戴不是没有道理的。

士卒的福利自然是不用说的,北晋的士卒参军打仗,甭管有没有立功,只要成为了士卒,家里肯定能分到五十亩左右的田地,每个月还会有几块银元的军饷,军中的食物也是极好的。

最起码对比宇文述或者青州暴匪,北晋士卒的军粮都是荤素搭配的。

可能因为他们北晋常去草原和蛮夷部族友好交流的关系,北晋是不缺少牛羊马一类的牲畜,加之王上所谓的格物致知养野豪法,基本上军中每月都会有好几天能吃上肉。

回到军中食物上,王上纵然是天下身份最高贵的男人,但是对吃的貌似从来不挑剔,不管是在王府还是军中。

有一段时间他曾猜测王上与士卒同吃同住是为了收拢军心,但是后来娶了公主之后,常常在王府用膳,那个时候他才明白,王上是真的不挑食。

山珍海味吃的,平民百姓的咸菜糠饭也用得。

有一次和妻子闲聊,公主告诉他,兄长以往在府中的时候就对吃的没什么要求。

或许正是王上这种不拘小节才让他很具有上古君王的气度吧。

“看孤作甚”

因为杜如明目光盯着自己,姜承枭有些奇怪,吃饭而已,用的着这样看着,难不成要在这里说他不合礼仪

杜如明笑了笑,言道“王上真节俭。”

原来说的是这件事情。

“倒也不是节俭,老百姓还吃不饱肚子呢,孤可不能浪费。”

“王上体恤百姓,乃百姓之福。”

“这并非孤一人的想法,主要还是王后常在孤耳边提醒。”

王后在北晋素有贤良之名,朝野内外一片称赞,这一点杜如明是清楚的,因此笑着称赞两声。

刚刚那般紧张严肃的事情貌似并没有影响两人用膳的心情,好像今夜攻打蒲津关不重要一样。

尽管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

可是话又说回来,他是王,主要是制定战略,具体怎么打,那就要看手底下的将领了。例如在中原战场掌兵十万的尉迟敬,姜承枭给他的任务就是吸引宇文述注意力,保存自身实力,最大限度拖住宇文述大军。

具体怎么打,那是尉迟敬的事情。

若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要他来安排,那要将领做什么。

但是事情也有例外,此番征讨关中,他就要亲自掌剑,因为事关重大,不能有一点疏忽。

驻守在灵武郡李药师,对于他的能力,姜承枭是信任的,所以西边战场姜承枭就交给他了。

今夜强攻蒲津关,主要看祖燕和贺甫伯的。

如果他们二人在兵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都拿不下蒲津关,或许就该考虑让他们去高句丽挖山参了。

入夜,蒲坂渡口。

六月的大河还没有进入夏汛,水势稍显平静。对于早已准备多日的北晋军来说,今夜渡河是个好机会。

两名主将,重骑主将祖燕和轻骑主将贺甫伯立在岸边,他们的前方是数百名正在潜入河中的水鬼。

这些水鬼都是大河周边的健儿,从小熟悉大河,由他们下河固定船只是最好的人选。

攻打蒲津关,北晋军选择了渡河强攻,依靠搭建浮桥是不现实的,因为两岸没有相应的基础地形。

夜风稍显喧嚣,大军人数虽多,但是声音却是稀稀疏疏,听的最多的就是铁索扔在岸上,绑在船只上的声音,再其次就是士卒整齐步伐进入船只旋即传来划水的声音。

无人点燃火把,水鬼是熟悉蒲津关这边的水系的,他们在水下牵引着船只向对岸而去。

半个时辰后,喧嚣声骤起,紧接着火雨在大河对岸星星点点乍现。

“渡河”

祖燕一声大吼,身后士卒纷纷登船,他自己也和贺甫伯身先士卒踏上船只向着对岸冲去。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姜承枭眯着眼,看着目极所在的蒲津关,风中隐隐约约带来那边的激烈之音。

“如明,你觉得需要多久能拿下蒲津关”

闲着无聊,姜承枭便有和杜如明开玩笑的闲心。

杜如明思忖片刻,谨慎道“蒲津关虽然易守难攻,但是我军出其不意,况且兵力碾压,三个时辰应该差不多。”

姜承枭笑了笑,“两个时辰。”

话音落下,已经持续了半个时辰的战争,传来擂鼓声。依据声音的急促频率,这边的校尉立即下令士卒再次渡河。

又过了一个时辰,擂鼓声轰然大作,这是全军进攻的信号。

“王上言中了。”杜如明恭贺道。

姜承枭道“魏国士卒此刻应该都收到了长安被袭击的消息,人心惶惶,加之我们突然袭击,兵力悬殊,落败不过意料之中的事情。”

拿下蒲津关没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这只是征途上的一个小小的关隘。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他得其二,若是不能赢,那也太差劲了。

蒲津关的守军确实很少,因为长安被袭击的消息传来之后,紧跟而来的还有调兵圣旨,所以蒲津关最后只剩下三千守军。

魏弘不会想到姜承枭真正的打算,所以他没有考虑到暗中聚集在蒲坂的北晋军。

或者说,此番姜承枭真正的战略意图,知道的人不超过一手之数,暗中的兵力调动也无人知晓。

关中大战打得激烈,细作对北晋的军事侦察能力弱化了很多。

蒲津关被拿下之后,贺甫伯率领五百轻骑沿途追杀逃卒,防止北晋军进入冯翊郡的消息过早暴露。

踏上冯翊郡的土地,姜承枭莫名的笑了笑。

“自从先帝迁都之后,我就没有回过关中了,都六七年了。”

一旁的祖燕和南霁云对视一眼,俩人也有些怀念,当年他们也是陪着主上在关中纵马打猎的。

这次进攻关**有两路大军,合十万兵马,一路在西边由李药师率领,一路由姜承枭亲自率领。

两路兵马都是五万人,步骑皆有,全是征战辽东、河北的老卒。

拿下蒲津关之后,接下来就是迅速整理后勤补给路线,保证打仗的时候不会出现粮道被截的情况,此外就是迅速撒出大量斥候沿途侦察。

北晋进入关中悄无声息,像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小鱼儿进入了小池塘一样。

此处的宁静和京兆郡的喧闹呈现两级分化。

魏植在一路上收到了数份来自长安的回援圣旨,他紧赶慢赶,一边筋疲力尽的摆脱李源像恶狼一般纠缠的厮杀,一边欺骗士卒粮草未尽。

在快要抵达始平的时候,他不幸遇到了正在后撤的李安民部。

李安民接到了父亲和大哥的消息,他当即率军拦截魏植,双方在始平展开厮杀。

这场战斗,魏植倾尽全力打退李安民,狼狈的逃往长安。

一路惨烈厮杀,魏植手仅剩下两万伤卒赶回长安。这个时候,各地驻军也都汇集长安,兵力回到了五万左右。

魏弘并没有因此心安,下令长安城中,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所有男丁必须响应朝廷征兵入伍。

同时,因为魏植带回来三十万石粮草被烧毁的消息,魏弘大怒,先是怒斥了他一番,然后又削去了他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同时因为他大意轻敌导致兵败的关系,又将起削为平民打入大牢。

总之,魏弘将自己这几天担惊受怕的怨言都发泄在了魏植身上。

魏国没有人替魏植求情,因为魏植确实因为自己的轻敌大意,让魏国陷入了现在的境地。

换而言之,现在魏国该考虑面对来势汹汹的李源,是拼死奋战还是投降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