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皇族 > 第98章 谁得利(上)

大晋皇族 第98章 谁得利(上)

作者:长乐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7:56: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齐王的眼泪还挂在脸上,泪珠儿正如他此刻的心情,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看着太子自动揽责的样子,他有种吃了狗屎的感觉。他这什么意思,火上浇油吗父皇什么时候因为他的身体不适转而将祭祀的任务交给自己了,这明明就是父皇更看重他才交给他的,什么时候是你谦让给我的。

“太子哥哥,父皇并非如你所言,这是有人在陷害臣弟”

观王无语的在心中为齐王默哀,都这时候了还不忘推卸责任。太子说这番话,很明显在主动揽责任,从而保全父皇与皇弟的声誉,这是怎样的心胸啊。明明应该是太子辅祭,差事被抢了不说,现在出了事情还要主动承担责任,太子此举是以退为进啊。

赵王看了一眼太子,还是闭口不言。

“你闭嘴”皇帝对着齐王就是喝骂,齐王顿时吓的激灵,怂了气势。这事儿皇帝比谁都清楚,根本不是太子说的那样,因为他身体的关系才将辅祭的位子交给齐王,而是他另有打算。没想到太子不仅没有气恼,反而愿意在这个时候主动承担责任,皇帝心中顿时对他感到愧疚。

与之相对应的,一味推卸责任的齐王让皇帝感到失望。身为人子,身为臣子,不思为君父分忧,反而在这个时候还怀疑他人,怀疑保全自己的亲哥哥,让皇帝感到心寒。

皇帝看着太子拜倒在地的样子,脸色不由得微微缓和,“昭儿,起来吧。你身子不好,不要一直跪着了。”

太子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花,“父皇,儿臣知道自己无用,舔居东宫却于国无利,儿臣每每深夜念至此处心中难安,只要能帮上父皇,儿臣无论背负什么都愿意,父皇与母后的大恩大德,儿臣不敢或忘。”

“昭儿”皇帝叹息一声,言道“此事与你有何干系,朕还没有昏聩到不识忠奸。你能有此心肠,朕心甚慰。东宫乃是国本,岂能妄言废立,此话日后不可再提。”

闻听此处,赵王知道皇帝的怒气已经散了一半,遂拱手开口道“陛下,祭文上的字不会无端消失。依臣之见,要么是祭文被人动过手脚,墨水沾染过米汤,这种水写字,字体会消失,但是放在水中字又会显现出来。”

皇帝揉揉眉心,说道“王叔,祭文已经被烧了,恐怕不能查证。更何况,两篇祭文朕都看过,都是由内书舍人虞世基代笔,当时朕检查过,字体并未消失。”

“那只可能是第二种了。”赵王道“齐王手中的祭文应该是被人掉包,换成了白纸。”

观王道“赵王所言不错,祭文一直都是保管在礼部手中,能经手的无非礼部尚书萧旦,两位侍郎虞世南与裴矩。臣之见,应当立即彻查他们三人,甚至彻查整个礼部。”

赵王摇摇头,道“不妥,祭文一旦出了事情,所有人都清楚能经手祭文的人会是礼部尚书与两位侍郎。试问,若真是如此,他们为何这么做,一旦事发,他们第一个逃不掉。”

“这”观王一顿,赵王说的没错,这事情任谁看,礼部一定脱不了干系,那么他们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不是找死吗。

“王叔是怀疑,此事是有人故意这么做,栽赃陷害礼部。”皇帝语气逐渐不善。

赵王沉吟半刻,道“此事现在还不好下定论,不过祭文被掉包,礼部众官员难辞其咎,臣的意思是,陛下明面上彻查礼部,暗中所有经手这份祭文的人,都要调查。包括内侍,礼部下属司衙,甚至临时保管祭文的文郎,乃至送祭文的侍从,一个也不能放过。”

“此人胆大包天,在祭典上如此作妖,不仅是在陷害皇子,更是在挑衅皇室威严,此事绝不能就此揭过,必须查个水落石出,揪出幕后黑手,否则陛下君威何在。有一就有二,谁也不能担保这些贼子下次还敢做出什么大胆之举。”

皇帝脸色逐渐难看起来,赵王说的一点没错,这些人胆敢在祭祀大典上如此行事,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观王诧异的看了一眼赵王,他还以为赵王对待礼部有私心,没想到居然想这么多,难怪皇帝要让赵王领尚书令总揽六部,这份心思之缜密让他赞叹。

“父皇,儿臣以为赵王所言有理,请父皇彻查,还儿臣一个清白。”齐王拱手道。

太子也拱手道“儿臣虽是病弱之躯,但也愿意为父皇分忧,儿臣愿意请命彻查此案。”

皇帝看了看两个儿子,想起齐王刚刚的样子不由得心生芥蒂,随后道“齐王就不用费心了,你早日回府闭门思过,今日之事虽有贼人陷害,但你不能及时发现以至于造成现在这幅局面,你亦身负罪责。”

闻言,齐王张了张嘴,不死心道“父皇,儿臣愿意立下军令状,必彻查此事,抓出贼人。”他清楚,今日太子主动揽责,让父皇对他印象改观不少,这时候若是闭门思过,什么时候才能再得圣心。

太子擦了擦额头汗水,言道“父皇,二弟也是遭人陷害,儿臣能明白他此刻的心情,儿臣愿意与二弟一同调查此案,常言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儿臣与二弟联手一定能早日破案。”

闻言,皇帝怜爱的看了一眼太子,齐王口中的遭人陷害指的是谁他能不清楚么,开口道“昭儿,你能有此心肠,乃国之幸。”他转而看向齐王,“亦是你之幸。”

观王想了想,说道“陛下,既然太子与齐王都愿意调查此案,不如一个明面上调查,一个暗中调查。”

赵王看了一眼观王,而后低首一言不发。

御书房外室,一名内侍得到通传进入内室,不一会儿,内侍拿着圣旨走出来,对着一众大臣宣旨,众大臣皆躬身一拜。内侍道“圣谕朕惟乾坤德合,乃上祭天地,然肖小妄为,擅篡祭文,礼部监管不力,礼部尚书萧旦,侍郎虞世南,裴矩及礼部一十八名官员难辞其咎”

圣旨说的很长,但是内侍读完之后,众大臣总结精华得出的意思就是礼部没看管好祭文,让贼人改了祭文,使得皇室受辱。据此,礼部尚书萧旦暂卸尚书之职,责令闭门思过。以此之下的侍郎,司丞等罚俸一年。除此之外,令太子暂行尚书之职,赵王领刑部,大理寺调查,务必揪出贼人。而齐王,因为办事不利,被皇帝罚在王府思过。

这里的人都知道,祭文上根本没字,哪来什么篡改祭文,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