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如意郎 >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安置百姓

大唐如意郎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安置百姓

作者:花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8:32: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二十多万人被商人们带着人“堵着”持续了几个时辰,到了晚上内卫的人直接将人先暂时安置在这里。

几个时辰内被商人招走了几万人才平息这场招工狂潮,剩下的事情全都交给内卫来烦恼了。

保证百姓的安置问题,城守府调集大量的帐篷暂时将人安置下来,在新城区的空地上为了加快安置速度出动先锋兵帮忙搭建帐篷。

新城区郊外空地早就让人整理出来就是为了临时安置百姓的,整齐的帐篷都是按照固定距离搭建的,从远处看都是按照城市房屋的规划搭建的。

城守府的人将人安置妥当后都已经是第二天白天,二十多万人的安置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够快速安置这些人出动了十万先锋兵。

搭建帐篷都是他们擅长的,主要的时间都花在统计和分配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配的,一家人分配一顶帐篷。

分配的时候进行了筛选,比如没有家眷的单身全都直接被筛选出来然后按照几个人一顶帐篷的模式进行分配。

接着就是两口人,三口人,四口人等进行分配,如果家里子女多的直接会分配更多的帐篷。

折腾一晚上才完成工作,那些被带走的人则是需要重新统计,都是需要由工坊的管理者进行配合。

幽州多了三十万人口,安置只是暂时的所以城守府的工作人员第二天就过来补录户籍。

这个需要的时间就太长了需要一些时间才行,商会的负责人卫里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向商人们讲明招工要按照程序进行,避免出现争抢的事情发生。

商人们都是虚心接受,争抢人的工坊已经招募很多人,反正他们有人了以后的招工可以慢慢进行。

真是先到者先得,没有提前抢到人的只能按照规矩来,不过二十多万百姓就在那里相信这次能够解决工人紧缺的难题。

到了第三天,商会的人就在新城区举办起了招聘会,想要工作的人都可以前来应聘。

新城区帐篷区前面人头涌动,几百个商人都按照规定支起了一个桌位,应聘者第一眼就能够看到商人们在桌位前后做的广告。

介绍工坊的,开出条件等等五花八门的宣传方式通过静态展示的方式进行宣传。

用布匹支起来的条幅都印着不同工坊商铺的名字,反正整个一个招聘现场商铺的宣传广告最基本占了个全。

商务宣传的人将广告进行投放,商铺们的名气立刻就显示出来,为此各家商铺为了这些广告可是花了不少的钱。

效果自然是好的,只不过很多都是不认识字的,也会有人在一旁帮忙大声念着,兼职进行宣传的人每天工钱有三十文,赚的挺多就是累嗓子。

李德这种宣传的方式就是影视同期声,唯一区别的就是那些条幅上的字体不会自动变换。

招聘会持续了连个月的时间,商人在招工,城守府名下的工程队他同样在招工,已经有上千人在进行建筑类的培训。

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新城区房屋建设都是他们在做,还有招聘的大量兼职劳动力每天都能领取五文钱的工期,关键是包三餐,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的问题。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剩下的百姓在城守府的努力下都开始有了工作,大部分都是直接进行分配农活,田产都不归属他们但是可以让他们耕种到收获的时候只需要付出大部分的粮食就可以。

按照耕种的要求,达到满五年耕种的新落户百姓如果有钱可以购置田产耕种所属权,土地依然是城守府的但是花钱购买后缴纳的粮食就没有租金一说,等于是每年都获得了更多的粮食,生活条件也会更好。

幽州就是这样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既然赶不上之前的政策,那么就只能这样。

想要继续务农的可以购买这样比较划算,会有更多收成,如果不想一直务农的做了工人也就不需要耕种田地了。

所以到了幽州并不是真的就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是需要付出劳动的。

新城区帐篷区已经成了幽州的一个独特的风景线,十几万个帐篷可不是谁都能够撑起来的。

为了帐篷,幽州的帐篷工坊这次是赚的盆满钵满,因为百姓们现在使用的都是先锋兵的帐篷,为了保证先锋兵不受影响才重新采购。

做帐篷生意的商家这次订单一下子就让其成了幽州城有名的富商。

花费的百万贯都是三个月来自炸鸡和啤酒的收益,不然城守府可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

倒是在三十万人到来后很多工坊的生意便的好起来,需求增加自然就能赚钱。

“大都督,三十万百姓目前已经完成临时安置任务,招工非常顺利已经有八成的百姓都安排了工作,目前住房还是很大问题。”

“新城区正在建设,只能让他们等等了。”

李德对此也没有办法,房子都是要一间间建起来的,着急也没有用。

三十万百姓已经到了幽州只要时间充足任何问题都能够解决的。

长安城皇宫内,李渊正在听取无舌的汇报,他可是一直都在关注三十万百姓的事。

“安置三十万人,让他们睡帐篷。”李渊嘀咕着他没有嘲笑的意思,只是在感叹十多万顶帐篷如果用来进行行军对他们会十分不利。

更加感叹幽州物资,照这样下去唐国可真就比不上幽州了,李渊能够想到这些就说明身为有才能的帝王真的要看人。

“看来唐国必须要与幽州通商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李渊嘀咕道。

这个事情他已经反复想了很长时间都是被他儿子李世民给刺激的,要说瓦岗城最近的变化非常大,水泥的订单和自行车订单没有不眼红的。

刺激到李渊的根本在于他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积攒的家底自从招募六十万兵马后就全都搭进去了。

再看瓦岗城现在有六十万兵马,本来也是很缺钱可自从跟幽州恢复商业合作之后,他们都已经算出三年内通过两个项目赚取的钱财顶的上唐国十年税收。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