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如意郎 >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做出选择

大唐如意郎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做出选择

作者:花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8:32: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宁州在行动,史怀义的策略到了李德的肯定,为此当地的城守府拿出十万贯来用作建设费用。

按照驿站的建设要求,需要建设简易的围栏用木材来建设构成不了防御工事,主要是方式敌人占据驿站。

做简易的围栏主要是为了防止牛羊马匹走散。

驿站的规模都是采用最砖石结构,主要用来临时落脚所用,考虑到牧民们会自带帐篷等因素完全可以用他们自带的资源来为驿站进行加固。

让驿站得到完善,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

这也是防止阁敌人落脚点。

驿站的附近必须要有水源,这一点非常的关键,挑选的建设地点还需要好符合先锋兵出征需求。

主要是具备一些功能,比如能够将牛羊马匹围起来的木栏,水源附近,还有附近有高地方便用来观察等等因素条件。

史怀义的想法很多,也是结合了很多人的智慧。

按照投资的金额能够建设至少五十个大型驿站,能够容纳至少上千人的规模。

不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投资都会用来建设一些路段和指向标上。

完善的驿站并不会现在建设,具体发展情况还不清楚,投入大的就是人员的雇佣。

建设材料大体用石头与木材。

这样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不会因为年久而成为废墟,石头配合水泥至少能够保证百年不倒。

就算遇到封风沙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石头屋子都不会建设很大,主要是用来做庇护所只用,牧民们有自己的帐篷,建设的时候会预留出足够的空地。

空地也不是随便规划的,经过规划后的空地都是经过夯实的。

史怀义主导的工程很快开工,具体要建多少个已经有了规划,但不会一下子全都建设完成,会保留一些规划预留。

这也是为了防止驿站建设太多浪费投资。

漠北地区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每隔三十里建设一个想要得到影响到整个漠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宁州的百姓听说要雇佣他们做工,普通的劳动力全都踊跃报名,他们就是闲不住出力气就把钱财给赚了,他们都非常乐意。

于是宁州的雇佣规模在三天的时间就达到了要求,还有想要参加的都被拒绝。

三万名劳动力同时在三十个驿站进行施工,每个驿站最后决定都相隔二十里,这个距离骑马传递消息都能够最快的获取到。

驿站的建设也代表了以后漠北将有一条“路”贯穿,幽州势力对漠北的影响力将会大大的增加。

薛延陀部并不知道宁州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他们现在正在等待派出探子打探消息。

朔方城的情况他们想要知道到底是不是上当受骗,他们对唐国的将领使用的计谋非常好奇,应该说是非常的向往。

虽然与他们的战斗风格不同但是身为首领,统帅,将领们都很赞同计谋之说。

因为他们知道战损的价值究竟会为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如果能够用计谋让他们少损失些勇士战士那么他们的氏族将会逐渐的壮大。

想要发展壮大势就是需要有很多人才行。

几天后薛延陀的探子回来,因为朔方城防守非常的严密,即便他们退到五十里外都没能让朔方的将领重新打开朔方的城门。

对于一无所获的信息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顾虑。

“朔方城的守将非常的谨慎,咱们不能这么等下去,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绕路进攻唐国,避开追兵更能实现咱们的目的。”

“我同意坤赞将军的说法。”

“我们必须要为口粮担心,是时候行动了。”

“没错,我也同意绕路。”

薛延陀的兵营驻扎地内,将领们已经达成了一致。

他们都不擅长等待,与其对一个可能有着强大实力的朔方城动手不如轻松实现他们的目的。

他们可能会因为个人的性格和彰显勇武会对个人提出挑战,已达到强行战斗的意愿。

可是对于战争,他们可就不会单打独斗,他们很清楚群狼与独狼哪个更有优势。

“夜晚离开,进入唐国。”

薛延陀部的人已经做了决定,朔方的李元吉这段时间都是将城们关闭。

就连崔浩担心影响工坊的生意也没有改变李元吉的决定,崔浩不懂打仗所以他只是说出担心。

在这个时候李元吉可不会管会不会影响经济,他需要的是朔方城没有万一。

等待薛延陀骑兵的行动才能做出下一步计划。

晚上薛延陀部连夜开拔,目的已经很明显不想让人知道,李元吉的后手就是隐藏观察的探子

薛延陀行动,李元吉得知消息后心说不好,最后还是选择绕路如果换成是他带兵在不了解对方情况下也会这样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追击或者继续守城。

如果继续追击会有多大的好处,首先他的兵马粮草补给就是个问题,他们可没有薛延陀那种多余的马匹携带物资。

短期追击可行,可是最后依然会被限制如果没有粮食他们还会陷入被动。

守城的话万无一失可是他不能看着薛延陀的骑兵进到唐国村庄去肆虐,他是有远大理想的人,不能因小失大。

小小的朔方城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

“通知兵马准备物资,明天走上出发。”

李元吉选择准备一个晚上,追的不用太紧他们要寻找战机只要让探子跟上他们就行。

骑兵就是有机动的优势。

他并不知道吐谷浑的瓦岗骑兵已经在赶来的路上,有时候就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是你的机遇就不会落下。

李世民还不知道他的打算可能就要实现了,只不过一切尚未发生是否真的能够得到最大利益还是要看他们的能力。

薛延陀部绕行是需要时间的,注定走路要长,而准备一个晚上的李元吉则是一大早就带着骑兵出城,走的确实正常的道路想比较而言这就缩短了很多路程。

还有一个原因不着急是因为薛延陀的骑兵对唐国的地形并不熟悉,想要绕道进入唐国腹地是需要摸索前行的。

就边境这边的情况没有谁比李元吉更了解,想要绕路进入唐国的路线他都有了大致的猜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