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如意郎 > 第九百二十三章 李密决定

大唐如意郎 第九百二十三章 李密决定

作者:花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8:32: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徐茂公谈不拢只能让人传话回去,这次没有完成任务对他来说可不是好事。

瓦岗城城中宫殿内,李密正在欣赏他的五爪龙袍,称帝的事情他已经想了太久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具备他不想等下去了。

等从幽州采购物质回来他就要宣布这个消息,到时候想着邀请天下势力的首领们到瓦岗来参观。

他们不回来,到时候让幽州方面出面协调这个信誉他还是有的,目的自然不是在称帝的时候搞事情。

就算他能也不能那么做,那样无疑是自寻死路。

称帝可不能是自己说了就行,像李渊那样可不行,他需要让很多人见证到时候还要给长安送去邀请函呢。

“徐茂公叫人从幽州传回的信需要魏公亲启。”

贴身护卫打断李密欣赏他的皇袍让其有些不高兴,想着可能是徐茂公已经办妥采购的事情算下时间都出去快一个月了应该差不多。

他不担心徐茂公会怎样,因为跟随的护卫都是他安排的人,只是他不知道那些护卫到了与幽州之后就全都放飞了自我。

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哪里有功夫贴身跟着徐茂公,再说只要徐茂公不私自离开幽州就行,暗中看管的真没有那么严格。

要不徐茂公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出去喝酒。

李密打开信件看了看才知道是真的出事情了,幽州方面对采购的价格不满意很多物资都提出了价格问题。

他现在哪里有心思仔细思考这些问题,马上将事情交给手下人去进行核算改变价格后他们的物资储备的事情。

等出了结果李密才大体明白价格增加后比预计要采购的物资总量减少两成左右,多少是对物资储备是有影响的。

按照市价格来说是一样的等于就是没有了优惠和低价货运,李密想着提出反对可是从合作协议中他是一点都不占理由。

想起瓦岗的六万精锐似乎从组建成熟后就没有主动出过任务等于是跟幽州失去了配合,让人感觉生气是再说难免的若换成他的话也是一样的会愤怒。

幽州目前的态度还算好的,要是直接决绝售卖物资他们就真的没辙了。

“派出商队去幽州接应徐茂公。”

李密同样是写了一封信,价格谈判他们是没有底气的所以只能答应下来,谁让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这些物资。

商队还根绝调整后的价格又运了一笔钱过去其中有几车都是铁矿石少的两成必须补回来。

同时又派出了单雄信过去,现在双方的关系有些微妙所以让他过去将关系拉进一些。

采购兵甲的事情虽然不可能大规模进行但是小规模的买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单雄心得到通知后马上带着兵马准备出发,在李密看来花出去的钱财不算多,毕竟他的宫殿的守卫不能太寒酸所以决定采购两万套尚好的兵甲。

档次要比瓦岗城精锐配置的兵甲还要高级一些,李密为自己置办东西重来不会顾及成本的,为此从几马车铁矿石变成了商队运输的全都是铁矿石。

不付出这么多是真支付不起。

他登基的时候总不能太寒颤,所以该花的钱都是要花的再说购买兵甲提高宫殿士兵的战斗力以后拉出去战斗丝毫不是一种浪费。

最终是否能够派出谁又能知道呢。

单雄信天天呆在兵营中,他都感觉瓦岗城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了毕竟没有什么事情让他待的都快不知道做什么了。

兵马不能动,他能做的就见监督士兵们训练,想要调动校尉出去狩猎都不行,还要靠他的几百名亲卫才行。

在他看来李密自从建设起瓦岗城后对战斗就没有多大的斗志了,转变的想一个富家少爷一样除了做些商业的事情外就没有往兵营这边放。

这次总算是能够从兵营出去了,接了一个货运的任务,别看是货运任务但是他知道商队运输的铁矿可是用来换取必备物资用的。

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将会拉着大量的米粮和商业货物,按照李密的计划采购的物资一趟未必能够运完,到时候还能出来走多走一趟。

“单将军,这次运输就靠你们了务必不能出现状况。”

李密在百忙之中还是过来亲自督促兵马出城,虽然只是个形式但是摆出来让百姓们看看。

等大量的物资运回来相信城中的百姓会安心的,因为那么多的粮食会成为瓦岗城的根本。

他已经决定接下来的工作要让百姓们多种植粮食,依照幽州的模式人家能行他们也一样能行。

就是没有了解幽州只有一个大都督叫李德,开垦土地很容易么,显然并不是。

从幽州的开垦田地的经验来看,首选要做好的准备就是有足够大的土地才行这是必备条件,没土地耕种什么,所以土地是必须的,其次就是生产工具。

开垦时候用到的工具在幽州的工具都是铁质的而且都是尚好的材料制作的,按照市价来说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买得起的。

在幽州这些工具,拿粮食顶替只收取成本价而是不是当年收取。

因为第一年耕种的田产在现在的幽州来说都是下一年开始征收工具的钱财用的都是粮食来抵。

之后就没有税务这块的事情了,依然是城守府会按照三年的约定进行少部分粮食的收购,再之后就全都按照市场的形式来进行。

幽州发展刚开始的时候多是举全幽州之力进行农务的所以工具这些东西都算是享受福利,后来加入的百姓策略就会改变毕竟不是同甘共苦的阶段。

不可能让人过来就享受多么好的福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有些钱财还是要缴纳的。

即便这样也是由城守府负责的多帮着百姓们开垦。

再次就是田地产量的增加与多年培育的良种有关系,更有科学的种植技术支持,最重要的是多种化肥的使用才达到现在这种成就。

除非管理者是有大毅力大魄力之人坚持推行类似幽州的方式才有一些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