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 第602章问题接踵而至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第602章问题接踵而至

作者:馨小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1:1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来啊!你来扇我啊!”王家英腾地一下跳起八丈高。

“王家英,我跟你说,你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不是你的地盘,大哥和你是分家出去了的,这里是我和老五还有我妈的屋,你有什么资格来指手画脚?你不养我妈你就滚,我和老五晓得养我妈!”贾二弟指着王家英厉声说。

“哟,贾万民,你妈都改嫁了你还这么维护她啊,你该怕是马上就要去孝顺你那新爸爸了?!”王家英嘲讽地说。

这一下不但贾二弟怒了,连一直不好开腔的银娃也怒了,站起来生气地说到:“我的老汉我家几姊妹晓得养,不会像你这个婆娘一样忤逆不孝的!”

同时,贾二弟也指着王家英叫到:“你跟我出去!再不出去我一脚给你踢出去!”

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为了不让家人打起来,贾二妹只得赶紧拽住了贾二弟,又对贾大弟吼道:“万里,快把你婆娘拉回去,你想让你婆娘挨打吗?!”

贾大弟一看这光景自己俩口子根本占不了上风,二弟那样子已经是脸红脖子粗了,向来不吃眼前亏的他赶紧生拉活扯地将王家英拽出堂屋去了。

“不认就不认,你不认我妈我还不稀罕认你这个嫂子呢!”贾二弟气呼呼地说,“什么东西哦,这房子又不是她的,大哥他分家时就分了一半房子走,我和妈还有小五三个人才分了一半的房子,她还想把妈撵走,简直就不是人!”

过了一会,邱富贵父子俩告辞回去了,二妹妈这才对贾二妹姐弟俩说她和邱富贵只是搭了个伴而已,并没有真正在一起,他们在一起只是说说话吃吃饭。

“妈,你觉得邱大伯怎么样嘛?”贾二妹问。

“没有你爸爸长得好,”二妹妈说,“不过,人倒也朴实。”

“只要对你好就行。”贾二妹说。

“二妹,你真的不反对我和邱老头在一起?”二妹不太确定地问。

如果二妹反对的话她就放弃算了,毕竟儿女在她心目中最重要。

“不反对。”贾二妹说,“我只想看到你开心,不想看到你孤独……甚至是受伤。”

“万民,你也不反对?”二妹妈又看向贾二弟。

“我和二姐一样,只要你过得好就好。”贾二弟说。

二妹妈却叹了口气说:“可是你大姐也反对……”

“我去跟大姐说,大姐她应该不会反对的。”贾二妹说。

第二天贾大姐一家来了,贾二妹给姐姐做了思想工作,贾大姐也同意了,然后趁着贾二妹和贾二弟都在家,邱富贵家请了三桌酒两家就算认亲了。

两家人认亲这天贾大弟参加了,王家英没有来,还拿着嘴巴到处去宣扬说“贾二芳把她妈给嫁了!”。

这下好了,一传十 十传百全大队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了,传得好像是贾二妹容不下妈一样,要迫切地把妈往门外推。

可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在传言过后反问一句:“她一个嫁出去的女儿了凭啥还把老妈推出门呢?”

也就是说她贾二妹又不分家里一间房又不分家里一粒米,养老妈的事是三个儿子的事,而且她又远远地随军去了,想给钱给物给老妈就给,不想给也没人会指责,她有什么理由把老妈撵出门去?

这话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于是便有好事者掰出了贾家那三个儿子的状况来,一个儿子在部队,一个儿子是书呆子,只有大儿子结婚成家了,据说大儿媳妇眼里一点都容不下婆婆妈……

于是新的版本又传开了——

“大儿媳妇容不下婆子妈,把婆子妈的手都打断了,逼得婆子妈嫁人!”

“是吗?是吗?那个儿媳妇是哪个啊?”

“王家湾头的,叫王家英,听说做姑娘时脾气就怪得很,嫁人的时候还把娘家屋头的两天羊子都牵走了。”

“听说娘屋头的人都跟她断绝了关系了!”

……

这下好了,关于王家英的恶名传开了,“逼着婆婆妈嫁人”这个版本越演越烈,完全覆盖了贾二妹那个版本,王家英这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妹妈的事情圆满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解决贾小弟的事了。

“老五,你这高考还继续考下去吗?”贾二妹问。

“……”贾小弟低头闷了半天,终于开腔了,“我还是想再考一次……”

“……”贾二弟皱眉——你这一年比一年的分数考得低,要是一辈子都考不上大学你是不是就一辈子都复读下去呢?浪费钱财不说,这么大个男人了还让妈操心!

钱对贾二妹来说倒不是问题,反正小弟复读的学费是她在出,只是按照小弟这倒退的趋势想要考上大学恐怕较困难。

贾小弟没有贾大弟的脑子那么机灵,也没有贾二弟性格的敢作敢为和担当,他身子斯文,性格懦弱,文不行武不能,真的令人有点头疼。

“好,”贾二妹沉默了一下,说到:“那就再复读一年,这一年你要再努力哟。”

“再复读一年就三年了,再考不上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做点其他啥事。”贾二弟说,不太相信他的样子。

他心里很明白的,这个小弟弟读书全靠死记硬背,稍微灵活一点他就不懂得变通了。

贾小弟的脑袋比较死,读的也是死书,要是题型一遍,估计他又名落孙山。

“嗯,我会努力的,”贾小弟说。

他不敢说若是再考不上大学他就不读了,因为他不想在农村种地,他也种不来地,将来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但,这个年代的高考是很难很难的,真的很难,不是夸大其词!

因为,这个年代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初中一个几十多人的班,能考上高中的最多五六个人,能考上高中的都是成绩拔尖的,贾小弟能考上高中实属不易。

这样说,这个年代读完初中成绩不错的,可以直接去当小学老师,读完高中可以去初中当老师。

初中成绩最好的去上中师和中专,一个大乡镇,经常出现,中考没有人能考上中师中专的,中考就有大量的人复读。可以说,当时的中考难度就已经相当于后世的高考难度了。

科普一下:中师,就是中等师范学校,初中毕业考的,考上读了出来当小学教师;中专,就是中等教育专科学校,读出来后就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

贾小弟当年中考就是先报的中师和中专,没考上又复读了一年,结果还是没考上,然后才读的高中。

而一个普通中学校当年能考上大学的也就几个人,重点中学考上本科和专科一共也就一二十个而已。所以说,对比后世来讲在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其实就相当于后世能上985的成绩。这才是真正的挤独木桥。

没办法,这年代国家的本科大学只有200所左右,中专也只有200左右,好在1978年之后,高考开始放松了一些,招生比例扩大了15%。

虽然大学难考但是上学的待遇却是很幸福了,不但不用交一分钱,而且每个月还有十多块钱左右的生活费,国家包分配工作。农村子弟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脱了农皮,吃上国家商品粮,端上了铁饭碗。

这也就是大家削尖了脑袋挤独木桥的原因!

这个年代的大学文凭和后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总结来讲,在80年代要是有大学文凭完全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看着读书读得一点朝气都没有的小弟,贾二妹的心情有些沉重,小弟这孩子本性纯良,就是读书读得有点呆了,这样的人你让他做什么去,种地?他在农村种地可能要成困难户?

怎么办?不管他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