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 > 【第一卷 重生六零年代】第973章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五步,在第4步之后打了大约10分钟,试着用打蛋器将你打的蛋清挑起,如果蛋清能够立起来就说明你的奶油已经打好了。

注希望读者朋友不要认为我这是在凑字数,很实用的技巧,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步骤自己做奶油蛋糕吃,经济实惠,营养又健康。

好了,最后是装点工作了,这事被暖暖小同志包揽了,她要大显身手了,不让旁边人插手呢。

好吧,贾二妹就由着她了,她相信自己闺女的审美能力应该不差了。

暖暖往涂满雪白奶油的上镶嵌上了洗好的葡萄、枣子和切成丁块的哈密瓜,还用苹果雕成了一个娃娃脸放在了正中央。

暖暖亲自将自制蛋糕端上了一桌又一桌的,当美轮美奂的蛋糕端上桌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赞赏,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

贾二妹再次风光一场,人人都夸贾二妹能干哇。

请客完毕就是安排阳阳和小乔子的读书问题了,阳阳继续回原来的学校读书,小乔子继续上幼儿园。义务教育嘛,原来的学生回来了,学校一样接受。

时间按部就班地一天天过去了,很快就又到年底了,又是到了收获季节了,诊所这边自不必说,除了维持一大家人的吃饭生活用度的开销外,也分了一笔收入钱,其他像白翠花等除了每月的工钱外年底也分了一笔不大不小的奖金,大家都很满意。

贾二妹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老板,从不在钱上面亏待自己的员工,可以这么说她把自己诊所的员工都当家人一般,就算当初赵国庆犯了那么大的错误她也没亏待他,只是把何小仙辞退了而已,赵国庆仍旧和苏大兵一样的待遇,这也就是诊所成立这么久以来没有一个人辞职走的原因。

老家酒厂那边却是爆收的一年,这是建厂第三个年头了,销售那是出奇地好,贾二妹分到手的红钱远远超过了诊所这边的数目。

改革开放已经几个年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了,酒卖得越来越好就是个证明。

转眼间孩子们又都大了一岁了,这一年里可谓发生了太多的事,为了清除这家中残留的阴霾,为了迎接崭新的一九八五,贾二妹决定给家人从里到外的换装。

“嫂子,要不小军的衣服就算了吧,把阳阳哥哥的旧衣服给他一套穿就行了。”贾二妹要给全家做新衣服,捎带着给他们一家三口都做一身,白翠花满心欢喜的应了,可是在扯布做衣服的时候,她就替贾二妹心疼了。

小孩子长得快,在裁缝铺里那尺子往身上一量,又要增添布料了,要这么长下去做一身新衣服还不是过一年就露胳膊露腿了也太浪费布了她和大军夫妇俩做一身衣服就算了吧,还给孩子做,可见是奢侈了,她可是苦日子过惯了的,虽然不是自己出钱,但她的心肝脾肺肾也还是在抽抽。

“没事,小军都这么大了,哪能老是捡别人剩下的衣服穿呢,也得给孩子一点面子是不,要不人家孩子都穿新衣服自己穿着旧衣服会自卑的。”贾二妹笑着说“现在又不比是以前日子艰苦的时候,能给孩子穿好点就穿好点吧。”

贾二妹对这个年代流行的的确良之类的化工布料不喜欢,她只钟情于棉、毛和绸等布料,所以她一直坚持到裁缝店来给家人做衣服,反对去百货公司买衣服,因为百货公司和服装店里买衣服,因为买到衣服就是样式新潮一点,布料基本都是化工布料的。

这年代的人追求时髦,对棉麻的东西不感冒,觉得是老土,暖暖就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贾二妹在给家人做衣服前都征求了他们每个人对服装款式的喜好的,然后再照着他们喜好的样式来买布,然后请缝纫店的做衣服,做出来的衣服一点不比外面流行的差。

“身长可以短一点,把袖子做长一些,”白翠花又说“把身子上的布料匀到袖子上来,还能省一点布料。”

“为什么要这样啊能省多少布料啊”贾二妹问。

“棉袄的袖子短了,孩子在外面不得冻手啊”白翠花解释说“冬天外面冷的很,孩子们每天上学下学的还不得把手冻成红肿的萝卜啊”

“哈哈”贾二妹笑了,“就是袖子长了,他们在教室写字、在外面玩的时候,手照样得伸出来,一样是冷,要我说不如织几副毛线手套戴手上,只要不是做沾水的活儿就不用脱下来。”

贾二妹不为所动,继续让裁缝按量的尺寸裁衣服。

棉袄袖子长,冷的时候手往里一缩或者一揣是能保暖,但是那形象她有点不敢恭维,给人畏畏缩缩的感觉,一点都没精神气,所以她这四个孩子没到冬天都做了棉手套或是毛手套的。

不过棉手套和毛手套活动起来不方便,现在有毛线了当然要升级换代了。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穿衣就要合身,一些地方短一些地方长,穿着也不好看啊。”贾二妹说。

白翠花词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裁缝咔嚓嚓地按照贾二妹的吩咐剪布料,半天嘴里咕哝出一句来,“到底还是太废布料了。”

“行了,别心疼了,衣服来年不能穿了,不是还能做鞋嘛几个小子多费鞋你又不是不知道,还有家里的拖布也能用,所以这布浪费不了的。”贾二妹有些好笑地劝道。

听贾二妹这么说,白翠花忍不住抽了口冷气对,那衣服是没浪费,但是但凡是衣服裤子磨破一点就说捡了做鞋,鞋子也是穿出个洞就扔,真是让她咋舌她这才来一年的时间,被贾二妹扔掉的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她就捡了好多寄回老家去了,唉,真是太败家了

这也就是贾二妹才这么大手大脚吧,要是别人早就把这个家搞穷了,而且还是公婆不在眼前,不然的话,肯定每天都得吵架。

贾二妹但笑不语,因为物资匮乏,这个年代的人都节俭惯了,她的行为在人看起来确实有点败家,不过没办法,她又不缺钱,能让自己的家人穿得好吃得好的条件下她为什么要家人吃糠咽菜穿得破破烂烂呢

做了外套新衣服,又要给家人做新棉袄棉裤,这年代没有后世的这样那样的保暖衣服,只有棉衣棉裤才能抵御这西北城市的严寒。

这棉衣棉裤可不是一般裁缝能做得好的,很多裁缝店都不收这活的,得去找老裁缝店的老师傅做,这时白翠花就说了“干脆让我来做吧,我能做的,以前我们家里的棉衣棉裤都是我给做的,你放心我的手艺,我们那老家十里八乡的人都请我帮忙做过呢。”

白翠花的针线活贾二妹还是信得过的,平时家里做布鞋那些都是白翠花的活,于是贾二妹便答应了,买了适量的布和棉花两人就回去张罗做棉衣棉裤了。

按照每个人的尺寸将布料裁好之后就是絮棉花了,新棉花雪白柔软的一大包,看起来就让人感觉温暖,俩人都是老手,干起来还是非常快的,不过几天的时间,成衣就做出来了。

贾二妹还特意给二妹妈和邱大伯做了一套,虽然她已经寄了钱回去让母亲做新衣服,但自己亲手给母亲做一套棉衣不是更能体现她的孝敬吗

比较费时间的是后面的毛衣毛裤,贾二妹不会织毛衣毛裤,只有白翠花会,她一个人要在短时间内给全家人个织一套出来显然是不现实,就只有拿到毛衣店去花钱请人织了。

然后白翠花就只是给几个孩子织手套帽子和袜子,一天一双倒也快。

这忙了半个月后,全家人里里外外一身的新衣服算是置办完成了,只剩下贾二妹、朱大嫂和白翠花三个女人的衣服了,这个稍后再做。

新衣服做好之后又出现矛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