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史上最强侯爷 > 第893章 抉择

史上最强侯爷 第893章 抉择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1:41: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高句丽帝都,平壤城内,某一处住宅中。

后院,书房内。

马复如今,正在翻看着资料,这些都是平壤城乃至于高句丽的大家族资料。他要一一的了解,以便于做出选择,争取把这些人纳入齐国。

除此外,马复对于李昌诃、乙支文雄、崔成敏、钟金国等这样的高句丽朝廷大员家族,也一样是全部摸查消息的。

通过这些消息,他才能综合复盘安排。

马复当下的安排,也只是在联络更多的人,并没有暴露更多的消息,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毕竟齐国的大军,也只是打破了大同江,还在曹山口迟滞。

马复要采取行动,也是曹山口丢失后,再采取行动。

在马复看书时,却是有一个侍从进入。

侍从站定后行礼道“先生,刚刚接到了陛下安排人送来的消息,请先生阅览。”

说着话,侍从递上了一封书信。

马复接过来,他拆开书信迅速的浏览,一看完了书信内容,他忍不住大叫一声好。因为书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关于齐**队进展的。

王奇来的书信中,说了永定城已经夺取,且曹山口已经拿下。这一消息,都不算是最令人振奋的,最让马复为之激动的,是金在山率众投降,朴元启也落入齐**中。

这是最有利于齐国的。

可以想象,一旦消息传出,整个高句丽方面,一下就会陷入困境。

马复心中思忖着该怎么办

是立刻联络他联系上的人,准备行动起来

亦或是,暂时观望一阵。

马复思索一番后,按捺住了立刻行动的心思,因为一旦朴元启被拿下的消息传出,整个平壤城内的戒严程度,一下就会提升起来。

届时,会很难行动。

当下最好的安排,仍然暂时观望一阵,先把消息放出去。等消息彻底发酵,整个高句丽一方,全都是动荡起来,这才是最佳的出手时机。

马复心中有了详细的策略,便迅速的安排下去。

他在平壤城的这段时间,已经有了更为广泛的关系网络。所以如今,只需要把这些关系网,不断安排下去,消息自然也就发酵。

随着消息的传播,短短时间内,一切开始传播开来。整个平壤城内,在短短半天,就有无数人知道了金在山、朴元启落败的消息。

李昌诃这段时间,一直关注着情报。当关于金在山和朴元启的消息一传来,李昌诃顿时懵了。甚至他的内心,也开始恐慌起来。

金在山投降

朴元启落陷

不论是哪一个消息,都大不利于高句丽。

即便这暂时只是坊间谣传的消息,可从一开始的大同江一线溃败开始,坊间传出的消息都不曾作假,显然这一事情,极可能是真实发生的。

李昌诃先是安排人通知乙支文雄入宫,然后他自己换了衣衫,便急匆匆的来到王宫。待见到了朴亦盛,李昌诃连忙道“大王,大事不妙。坊间传出消息,金在山背叛高句丽,投降了齐国。太子,也随之落陷,沦为王奇俘虏。除此外,曹山口、永定城都已经落陷,整个高句丽的三道防线,都已经丢失。”

朴亦盛脑中刹那间,有惊雷炸响。

他彻底懵了。

金在山背叛,那也就罢了,他的儿子也沦为俘虏,简直是命中了高句丽的要害。

朴亦盛内心开始紧张起来。

他的儿子没了。

怎么办

朴亦盛脑中乱糟糟的一片,好半响后,他才恢复了镇定,看向李昌诃,问道“丞相,太子落陷,如今怎么办”

恰在此时,乙支文雄随之进入,他也是一副凝重神情。

因为乙支文雄也得了坊间消息。

乙支文雄站定后,道“大王。”

朴亦盛道“大将军,你知道坊间传出的消息了吗”

“知道了。”

乙支文雄点头回答。

他却是郑重道“刚才的这一消息,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因为我实在是想不明白,金在山怎么会背叛高句丽。不论是大王,亦或是老臣,还是文武百官,都是知道金在山的。他是我高句丽的虎将,也是最敌视齐国的,怎么可能背叛呢”

金在山本身,是乙支文雄的弟子,恰是这样,乙支文雄了解金在山。

他不相信金在山会背叛。

李昌诃说道“大将军,老朽也不相信,金在山将军会背叛。只是发生了当下的这一事情,绝不是空穴来风。上一次关于大同江一线的战事,坊间消息就不曾作假。实际上坊间消息,就是王奇的眼线,在散播消息。所以这样的消息,应该是真实的。”

乙支文雄一下僵住。

他的内心,甚至于都不知道,这该怎么应对

一旦金在山投降,朴元启被拿下,高句丽方面虽说还有士兵,该怎么抵挡

这是真正要考虑的。

李昌诃扫了乙支文雄一眼,他再度看向朴亦盛,继续道“大王,如今我们暂时不去考虑事情的真假,因为考虑这些,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暂时要考虑的,是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金在山投降,而太子落入王奇的手中。”

“接下来,王奇就会火速南下,甚至兵临平壤。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抵挡这一事情不解决,后续就一直存在着危险。”

朴亦盛面颊抽搐。

他根本就无法想象,真要是出了这情况,该如何应对

朴亦盛好半响后,呐呐问道“丞相,你说我们当下,应该怎么办呢”

乙支文雄道“丞相,您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毕竟丞相是有经验也有决断的。”

李昌诃心头冷笑。

乙支文雄这老狐狸。

故意让他来决断,却是把自己撇出去。

要知道,这一次涉及到的是朴元启,如果没有朴元启,单纯是金在山,李昌诃想怎么说,那就怎么说。可是涉及到朴元启,一切就很麻烦,不顾朴元启的生死,根本不可能。

李昌诃深吸一口气,他稳住了自己内心浮躁的情绪,缓缓道“大王,当下的这一情况,臣有上、中、下三策,供大王选择。”

朴亦盛道“丞相请说。”

李昌诃说道“臣的上策,是安排一人,出使前往觐见王奇,换回太子。只要是王奇释放了太子,我们一切就好办了。当然,为了让王奇同意,就表面上答应称臣。”

这一番计划说出来,李昌诃自己都老脸有些烧得慌。

这完全是随便说的。

没办法,他不敢说不管朴元启的性命,所以弄了个有些不切实际的上策。

朴亦盛皱起眉头,心想朴永元此前出使,就是去求和的。当时,王奇就拒绝了。而且王奇如今打破了大同江、曹山口和永定城,已经是浩浩荡荡的杀来,他怎么可能还会同意这样称臣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勒令高句丽投降呢

朴亦盛倒是没有多说什么,转而问道“中策呢”

李昌诃道“臣的中策,便是立刻让大将军,调兵在通往平壤的路上,设下关卡,阻击南下的齐国大军。即便是王奇手中,有着金在山和太子,也不管他们,誓死抵抗。”

“总之,沿途关卡节节阻击后,我们还可以退回城内,借助平壤城抵挡。我们手中,有着步枪在,还有着大量的火药。”

“虽说我们没有大炮,可是火药制作成的炸药包,还是能起到作用的。我们借助坚城抵挡,一样是能守住这县城的。”

“另外,再号召高句丽各地的人,起兵勤王,回来驰援平壤。这一战不在于一时半会儿,也不去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打持久战。”

“只要是我们坚持下去,等到冬日来临,大雪封山,乃至于封堵道路,王奇的兵马成了孤军,我们也就有了反击的机会。”

朴亦盛听完后点了点头。

这一计策,的确是不错,有极大的可能守住帝都。

然而这一策略,却是会导致朴元启被杀,毕竟执意和齐国抗争到底,作为人质的朴元启,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

朴亦盛心下喟然叹息,这才是李昌诃的真正计划。

只是,李昌诃搁在中策。

朴亦盛如果膝下有很多的儿子,那么即便是太子被抓,朴亦盛也不担心,也敢于一战。问题是,朴亦盛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如果是不管朴元启的生死,那就意味着,未来他膝下没了儿子。

朴亦盛的内心有迟疑,他暂时还未表态,就再度问道“丞相,下策呢”

李昌诃说道“大王,臣的下策,就是投降之策。为了顾全太子安全,为了保全高句丽皇室一脉,加之大同江、曹山口和永定城三地落败,极难抵挡。所以下策,便是直接投降。”

朴亦盛道“一旦投降,等于把我们的生死,都交到了王奇手中。这一投降,和称臣都不一样,等于我们如今,就和鲜卑一模一样了。”

李昌诃道“是这个意思。”

朴亦盛深吸口气,道“这样的策略,实在是不妥当。”

李昌诃见朴亦盛只说了下策,没有点评中策和上策,他郑重道“大王,上、中、下三策,都已经摆在了眼前,该怎么选择,请大王决断。”

他把皮球踢了回去,还是让朴亦盛自己来选择。

乙支文雄暗道李昌诃老辣。

不愧是老臣。

这一上、中、下三策,便避免了自己来选择,而是变成了朴亦盛自己选择。

乙支文雄道“大王,臣也认为如今的选择,不外乎这三种。我们是战是和,都由大王来选择。不管如何,臣都誓死追随大王。”

“臣誓死追随大王。”

李昌诃也是再度表态。

朴亦盛暗道两个老狐狸,竟是完全让他来决定。

朴亦盛当下,也是无比迟疑。

他一时间难以决断。

不管朴元启的生死吗

他做不到。

可是,舍弃高句丽国吗

他也做不到。

朴亦盛原本是坐着的,他思虑一番后,干脆站起身,背负着双手,在来回的踱步,仔细的思考着该如何决断。

李昌诃、乙支文雄两人静静坐着,不曾干涉什么。

两人只需要服从命令就是。

朴亦盛静静的等待,好半响后,他一下握紧了拳头,脸上已经有了决断。他是只有一个儿子,可是如今,他自己不能做亡国之君,至少他要厮杀一番。

高句丽,不能直接降了。

朴亦盛内心艰难的做出了决定,他沉声道“大将军,你立刻安排军队,在半路上设下关卡,阻击前进的齐国大军。另外,从现在开始,封锁四方城门,城内戒严,准备全力和齐国一战。这一战,按照丞相的中策推进。”

“遵命”

乙支文雄直接就回答。

李昌诃主动道“臣也是安排下去,我会立刻传令朝中官员,勒令所有人死战。这一战,绝不会给大王拖后腿。我们,誓死抵抗。”

朴亦盛颔首道“辛苦丞相和大将军了,此战我们,势必要取胜,绝不会落败的。这一战取胜后,我高句丽也就能立足于世,不再惧怕齐国。”

李昌诃和乙支文雄郑重点头,两人便转身退下。

两人走出了大殿后,都是默契停下。

乙支文雄看向了李昌诃,道“丞相,你认为这一战死拼,能挡住吗”

李昌诃捋着颌下胡须,摇了摇头,说道“这一战要抵挡,恐怕是艰难。这一战的厮杀,极为不容易。不过如今,大王已经安排了,那就死战吧。”

乙支文雄道“丞相所言甚是。”

李昌诃道“大将军,既然是死战,如今安排在城内镇守的将领很重要。尤其是四方城门的守将,必须是绝对的心腹。如果不是绝对心腹,便极可能出问题。所以四方城门的守将,你必须要安排妥当。”

乙支文雄道“丞相尽管放心,这一事情,我还是能安排妥当的。”

他不再多言,拱手行了一礼就离开。

乙支文雄出了王宫,径直回到自己的大将军府,他先是调度了一支军队前往城外,在永定城通往平壤的官道上,找寻高地布下阻击的真实,节节阻击齐**队。

另外,又安排了城内镇守的军队,一旦城池遭到攻打,就随时策应各方。大方向的军队安排妥当后,乙支文雄才单独把镇守四方城门的守将喊来了。

四方城门的守将,都是乙支文雄的嫡系。

或者说,其实整个高句丽的军方,大多数的将领,都是乙支文雄培养起来的。

所以诸多将领,都打上了乙支文雄的烙印。

乙支文雄看着镇守城门的四个将领,沉声道“这一次齐国南下,最大的可能,是攻打北方城门,其压力是最大的。但其他三方城门,也不能大意。这一战,你们都给我全力以赴,不准有任何的拖沓。谁要是拖了后腿,本将绝不轻饶,听明白了吗”

“明白”

四个将领齐齐回答。

乙支文雄又告诫一番,然后又鼓舞一番,说了如今高句丽的情况。

待一切的问题,全部都阐述了一遍,乙支文雄才吩咐道“好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都各自下去准备好。”

“卑职告退”

四个将领纷纷行礼告退。

四人转身退下,出了大将军府,便往自己所镇守的城门去。

而南城门的守将,名为郑善器,他是当代郑家的家主。

郑善器这个人,早年拜在乙支文雄的门下,是乙支文雄的弟子。因为郑善器很有头脑,乙支文雄便指点郑善器,告知郑善器不能单纯习武,必须要读书。

郑善器又转而读书,他成年后,便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是,郑善器的运气不好。

高句丽攻伐小国时,郑善器每每遇到的,都是硬茬子。他带兵前往进攻,都不曾成功,反倒是自己吃了大亏,只是他削弱了敌人后,后方的将领反倒捡了便宜。

以至于郑善器,只是一个镇守南门的守将。

可谓是时运不济。

郑善器回到南城,他回到了自己城楼上的署衙内,便坐下来思考接下来的战事。

砰砰

敲门声,自房间外响起。

郑善器道“进来。”

房门嘎吱一声被推开,却是一名士兵进入,躬身行礼道“将军,郑家派人来传信,说是老夫人患病,请您回府上一趟。”

“什么”

郑善器一听,顿时紧张起来。

郑善器这个人很孝顺,他对自己的母亲,极为孝顺,所以一听到母亲患病,起身就往外走。他倒是不曾忘却嘱咐镇守的将领,要仔细盯着城门,禁止出入,然后急匆匆返回。

郑善器回到了府上,他径直就往后院去,只是他到了后院,看到母亲的样子,有些惊讶。

母亲好端端的,什么事儿都没有。

郑善器道“母亲,您不是病了吗怎么如今这样子,似乎没什么事儿。”

郑善器的母亲柳氏,她六十开外的年纪,显得很是苍老,她微微一笑,道“老大,老身让你回来,是有你二弟的书信送回,你看一看。”

郑善器一听,顿时紧张起来。

他自是知道郑善跃的。

这是他的二弟。

郑善器自是知道永定城落陷,如今郑善跃派人送回了书信,这就有些猫腻了。

郑善器接过书信,便迅速的浏览,他看完了书信后,顿时面色大变,甚至是有些紧张,道“母亲,这一封书信,有多少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

柳氏摇了摇头。

她微笑道“送信的人一回来,老身就了解了一番,询问了其行踪。如今,人就安置在府上,不安排出去。所以这一封书信,你就别担心了。”

郑善器这才松了口气。

好歹,有柳氏的话,才不至于出什么岔子。

柳氏说道“老大,虽说老身不参与俄政务,但外面的事情,却也是知道的。听说,永定城已经被齐国夺取了。你二弟,就是永定城的守将,他派人回来送消息,老身焉能没有戒备。他的书信中,说了什么”

郑善器苦涩一笑,道“母亲慧眼如炬,二弟送回来的书信,是让我郑家,归顺齐国。他如今,已经是归顺了齐国。二弟说,齐国才是大势所趋。高句丽,挡不住的。”

柳氏道“你怎么看”

郑善器沉声道“这一事情,儿子也是为难。”

柳氏道“什么为难”

郑善器说道“儿子当初心比天高,却是屡次落败,得亏是老师不计较,甚至他和丞相一起,还保举儿子出任镇守南城的将领。老师让我镇守南城,而如今要按照二弟的话,如果是归顺了齐国,等于是背叛了老师。”

“可是,二弟的话,儿子也知道有道理。”

“高句丽面对的齐国,是无比强大的,双方的实力悬殊巨大,根本就不成比例。在这一前提下,即便是抵挡,也是以卵击石。”

“一旦死战抵挡,家族也可能受到波及,甚至受到影响。”

郑善器的内心很是纠结。

他是一左一右,都是有为难的地方,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知道该选择舍弃哪一边。

柳氏听完后,却是显得很平静。

她是极有注意的。

要知道昔年,柳氏中年丧夫,她带着两个儿子,不仅是让郑家各房服服帖帖的,还是得郑家蒸蒸日上,没有一点眼力和能耐,那是不行的。

柳氏布满了褶子的脸上,神色从容,深邃的眼中,有着睿智光芒,缓缓道“老大,你忠于大王,乃至于感恩大将军,感激丞相照拂,这些都是母亲为之骄傲的。”

“我儿,不是白眼狼,这是好事情。”

“只是你可曾想过一件事”

“一旦你追随乙支文雄、李昌诃等人,一起死战。最终的结果,应该是所有人都殉国,应该不会有其他结局吧。”

柳氏说道“反倒是你听从老二的,为齐国效力,那么接下来,反倒是能照拂到大将军、丞相,因为你归顺了,郑家才能说上话。”

“诚然,这一番话有些诡辩。”

“也给你自己的背叛,增添了一个理由,但事实上,这就是存在的事实。”

“如果丞相和大将军誓死抵抗,没有给齐国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也就罢了。然而,一旦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么最终,齐国能放过丞相和大将军吗”

“这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老身要提及的事情。”

柳氏虽说上了年纪,可是她说话,却是不疾不徐的,没有急躁,也没有慌张。她侃侃而谈,一番话说完后,又道“当然,这些话只是我这个老婆子的话,毕竟是妇人之见,未必有多么的中厅,也未必有多么的可信。你要怎么抉择,还是看你自己的安排。”

郑善器面颊抽了抽。

他母亲说话,一贯是如此,先给你讲道理摆事实,一番话后再让你自己选择。

实际上,还有选择吗

一切的情况,都已经无比的清楚。

根本没有任何的选择。

郑善器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母亲,儿子明白了,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柳氏颔首道“你知道就好,行了,忙你自己的去吧。你毕竟是一方主将,且如今局势微妙,不能一直离开南城。”

“儿子告退”

郑善器起身离开,他出了府邸后,又径直往南城去。

郑善器的内心,已经有了决定。

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