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李朝万古一逆贼 > 1.登坛誓师出兵去

李朝万古一逆贼 1.登坛誓师出兵去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1:41:5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清嘉庆十一年,西历一千八百零六年,农历丙寅年九月寅日寅时。

平安道,铁山郡,五峯。

洪景来会集诸将,拥全溪君李登坛誓师

帐下乃是四千众草草武装起来的士兵,但是旌旗招展,锣鼓齐鸣,衣甲等一应俱全,闻听得洪景来终于要誓师起兵,皆是义气高昂,气壮牛斗。

“原提调汉阳翰林承旨官,今奉旨总统八道水陆各师,北道行营都统制使,行护军大将军洪,檄告八道文武官吏军民等知悉

本堂深叨朝鲜国恩,先正庙崩御,新君冲幼,外戚寺宦弄权于外,宫闱妇人操作于后,天下苦之久矣。本堂观之,痛心君父,盖六载之久。

兹彼新君无道,奸邪高涨,道义之儒,悉处下僚;斗霄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水惨山悲,妇号子泣。以至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鬻官卖爵,仕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涂,徭役频兴,工怨于肆。

本堂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襄义举,卜取丙寅年九月寅日寅时,推戴全溪君,郊天祭地,恭称建制,檄示布闻,告庙兴师,克期进发。

调集水陆官兵一十八万员,直捣冠岳,长驱汉水。出铜鸵于荆棘,尊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剪彼嚣氛,宏启中兴之略,踊跃风雷,建划万全之策,啸歌雨露。

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蹈巢覆穴,男女皆诛。若有生儒,精习兵法,夺拔痪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量材优擢,无靳高爵厚封。各道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留仕所;所催征粮谷,封储仓库,印信册籍,赉解军前。

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堂幸甚,八道幸甚”

洋洋洒洒一篇檄文被赵万永朗声读出,诸军上下一时振奋,随后洪景来献牺牲祭告先王正宗李祘以及檀君和箕子,表明尊奉天道。

坛下则是八门经由李禧著之手,自荷兰处购置的青铜3磅骑兵炮,炮手尚不熟练,但是鸣响已然无虞。

炮声一毕,各自分划

以李在朝为前军将,作为实际的先锋自铁山出发,直驱清川江边的安州,将平安道北部尽数收至洪景来麾下。并就地设防,阻击可能出现的平安道道兵和汉阳开来镇压起义的训练营大军。如果能够发动足够的民众,扩张势力,可以沿肃川、顺安等郡,直至平京,为大军张目。

以洪聪珏为右军将,其目标自然是在咸境道发动起义,鼓动地方上的山民、猎户,以及受到压迫和苛刻对待的下层军吏。既作为洪景来本队的呼应,也可以发挥出偏师应有的作用,甚至从侧路向黄海道进发,掩袭平京的后背。

以韩五石为中军将,在顺利将洪景来以及自己兄弟的家小护送到嘉山后,韩五石正在嘉山鼓舞民众,加入洪景来的义军。如果时机恰当,就汇合李在朝所部,一道向平京进发。

以李济初为左军将,陪同自庆尚道东莱出发的李禧著,扫荡朝鲜南部庆尚道和全罗道各水营,消灭李朝那和开玩笑一样的中世纪水军,让他们魂归二百年前大吹特吹的美好年代。然后就是进攻江华岛,控厄汉江水道。截断天下八道向汉阳的物资输送,让汉阳供应出现匮乏。

以尹厚验为后军将,作为早年跟随李在朝来投靠洪景来的契兄弟之一,这位常年在铁山守家,这一次的任务也是带领剩余的矿丁山民等,看护住起义军的家小后勤。并在林尚沃的积极配合之下,夺取义州。

只要夺取了义州,就控制了xx江上最大且最繁荣的渡口。也等于是截断了中朝之间的联系。到时候就可以由洪景来委署新的栅门团练使,“迎接”从燕京返回的遣清使团。

至于韩三石,则是担任北道行营观军容使,监护自沙俄雇佣而来的舍科夫等哥萨克骑兵,并统带洪景来给予他的二百骑,学习和模仿沙俄哥萨克的作战方式。接受沙俄骑兵的训练,培养李朝自己的近代化骑兵。

洪景来的好弟弟李禧著,原本是要做水军将的,但是洪景来认为,把这样的体己人安置在和诸将一同的地位上,有些不妥。洪景来也是人,也有爱好偏私,信任的多少,也与认识相处的时间长久有关系。

李禧著是洪景来的“无脑”拥簇,曾经说出要挣一百万两白银给他的洪景来大哥买一个朝鲜国的宰相来做。这关系根本不需要多废话,好得不能再好。

是故最后洪景来遥授李禧著为行营兵马都总管,位在诸军将之上

至于赵万永,则是担任北道行营幕府长史,成为起义军的文吏之首,内掌机要,外决军策,实际上成为洪景来的第一副手。

大军自然分营,洪景来拥着李,一路南下。诸军鼓舞,二千人的队伍极为雄壮。道路便捷,走的乃是李朝出使带清的贡道,不肖多时,便到了宣川城下。

这宣川城内的府使大人的出身说来也是赫赫有名,乃是金祖淳的再从堂兄金益淳。只不过由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疏远,所以在安东金氏其他人都在汉阳吃香喝辣的时候,金益淳却被远远的打发到平安道宣川的从三品府使。

看似也是三品大员,权势却不过尔尔,执掌宣川一府,却又无甚兵马。加上本人也是个只谈风月,没有多少经济头脑的世家公子出身,闻听得洪景来举数千大军飞马而来,一时间慌的手足无措,只是在原地打转。

既不撞钟击鼓,号召民众上城防御。也不准备骡马,安置家属,弃城而走。

令人诧异

金益淳确实是金祖淳的族兄,也是现任的宣川府使,也确实守御无道,他的结果暂且按下不提,但他的孙子金炳渊却是李朝末期最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