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李朝万古一逆贼 > 35.规划仁川大都市

李朝万古一逆贼 35.规划仁川大都市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1:41:5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清使万复和崇贵带着超过二百驮的礼物,美滋滋的离开了汉阳。洪景来命李书九这个保王党做遣清谢恩使,顺便把这位立场转向反对洪景来的大喷子赶得远远的。

偏偏现在李可以信用的保王党以及保守派分子还真不多,他的王叔李书九还真就是他少有的几个可以托付的人。护送清使,并且去燕京谢恩的事情,李还真就信任李书九,觉得别人不一定尽心尽力。

毕竟当初李书九那可是仗剑守护宫门,亲自搀扶着李登上昌庆宫明政殿的宝座,又是第一个带头山呼千岁,恭迎李继位的大臣外加李氏宗亲。李连他都不信用的话,也没什么人能信用了。

真好,耳边又可以安静几天

量他李书九也不敢坏了李的大事,洪景来拍拍李书九的手,就把人给送走了。别提笑的有多开心了,就差鼓掌了。

李带头回宫,车架鼓吹好不热闹。洪景来就随侍在车架旁边,另外一边的是李尚宪,作为另一名保王党兼实权保守派,李把这位也是当成臂膀一样的人物。

“主上,现在京城街面市容甚好,但是尚需接济钱款,才可维持,还望主上能自内需司规划善款,整备街道。”洪景来边走边搭话。

“确实一直那般脏污有碍观瞻。”李点头,他小时候也在汉阳生活过,对于那个肮脏的市容环境有很深的印象。

现在好不容易因为迎接清使,把这茬子事情给办成了,要是因为后续维持乏力,就又荒败下去,就太可惜。李自己也不愿意活在满是垃圾和臭气的城市里,但是这毕竟要花钱,所以他还是犹豫了。

“不过是雇募百十个隶役,委实花不上几个银钱,也是一桩善政。”李还在犹豫,到是李尚宪帮腔了一句。

他和洪景来毕竟是一道反正打出来的队友,虽然因为身份的不同,在某些方面有些意见相对,但是根子上还是属于政治上的友善者。不是触及到根本利益,或者伤害到李王统治的事情,李尚宪一般都是持同意或者默许的态度。

“也是,洪卿可委人写了条陈送来,大致有个开销去处。”李点头,这基本就算是答应了。

“臣也已经命汉阳府和工曹,整备城内的沟渠,既可收防火之效,也可做排水之用。全赖主上的英明”洪景来不介意嘴上拍拍李的马屁。

“哈哈哈哈哈哈,都是诸位辅佐。”李那是今天心情好,办啥都开心。

几个人这便把汉阳城的这桩事情给敲定了,这便是势道政治的某种好处,朝廷上大事小情几个人点头,就等于大半个官僚系统的点头。

这边洪景来管汉阳市容问题,那边赶到济物浦的林尚沃,正准备开始大展拳脚。与早就相熟的李禧著见了面,两个人把臂言欢,边走边谈。

已经被起复,任命为三道水军都统制使衙门判官的丁若镛,为林尚沃介绍他对新仁川府的规划。从石岩里迁移来的仁川府衙门,要就近设立在港镇。整座城镇就不再设置什么城墙之类的东西了,反正有李禧著的水军驻扎,就冲那几百门大炮,也是出不了事情的。

至于城市的规模,按照丁若镛的估计,很有可能会超过十万人

“不丁判官要按三十万人丁的大城来设计”

林尚沃比丁若镛的胆魄大多了,他是要在仁川大干一场的。不仅要设立官办仁川纺织所,还要设立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办事业,并将仁川作为对请贸易的新节点,直接对接清国商贸发达的扬子江流域。

这不仅会使得商业人口逐渐增加,依附于官办工商业上下游的各类行业人员也会大大增加,到时候还要从南道地方招募足够多的造船工匠和木匠,在仁川搭建船坞。少说这也会聚集数千名工匠,拖家带口的,又是万人。

“三十万人的大城”丁若镛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这时候的汉阳,也不过就是十万人的城镇罢了。这还是因为数万兵士及家属,数千家两班户及其奴仆户,都在汉阳的缘故。一座小小的贸易港口,能够在未来发展成十万人口的城镇就已经是丁若镛认为的极限了。

只不过这两个人都算错了,将来的仁川会是一座人口三百万以上的大城市

“未来人口可能会更多”林尚沃到是充满了信心。

“这”丁若镛转头看向李禧著,两个人最近搭档,丁若镛知道李禧著是个有本事有决断的人,也比较相信李禧著。

“都按林参判的话去做”李禧著既是相信洪景来的用人,也是相信林尚沃的眼光。

做生意这个事情,有时候带一点“好高骛远”,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要是不带有一点冒险和赌博,全都想着按部就班的吃现成,那生意做不大。

把丁若镛送走,李禧著排开闲杂人等,站在正在大兴土木的码头上,指着处处动工的各项建筑和形形色色的劳工。

“老弟这次来,想来是一定有任务的”

“洪大哥允了我五万两,前来创办纺织所,并联通对岸清国扬子江的贸易。”两个人私下聊,就不必要打什么官腔了。

“纺织”李禧著到是一直往日本倒卖清国进口来的丝绸。

但是对于实际的整个纺织行业,没有什么太深入的了解和参与。他们莱商主要是做清国和日本之间的二道贩子,仗着日本闭关锁国,禁止本国的商船出海,这生意已经赚了二百年了。

不过近来嘛,二道贩子越来越不好做了,日本自己已经开始走上殖产兴业的道路。能不进口就不进口,能国产就国产,这钱越来越不好挣了。

包括柳成用在内的莱商上下,此番举商团投靠洪景来,未必不是想要通过这次风险投资,给贸易量日益萎缩的莱商寻一条新出路。

“纺织这事小事,来前洪大哥吩咐我,与你商谈创办国立中央收兑储蓄所的事情。”林尚沃掏出一封洪景来的手信。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