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李朝万古一逆贼 > 38.国立仁川北学校

李朝万古一逆贼 38.国立仁川北学校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1:41:5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今科的传胪发配来咱们这工地了”李禧著拿着公文,有些不可思议。

“怎么能叫发配呢洪大哥许是要重用他,先磨砺磨砺他的性子。”林尚沃接过公文,也快速的看了一遍。

“这位传胪是丁判官你们实学一派的”李禧著最近已经仰丁若镛为智囊,算是须臾离不开这位大学者了。

“师承不同。”丁若镛略一思量,就想起金正喜乃是师承自朴齐家。

他们这一派属于“北学派”,主要人物有朴齐家、洪大容17311783年、朴趾源17371805年。至于丁若镛这一派,属于“茶山学派”,因为丁若镛自己号茶山,且成就更大,可以独成一派。

当然丁若镛也不是毫无师承,他纵向继承了星湖李瀷、鹿庵权哲身等经世学派的实学传统,横向吸收了明清实学和朴趾源、李德懋、朴齐家等人的朝鲜北学派,以及天主教、西方科技等西学,算是个集大成者。

“所以大哥派他来,做这个仁川府录事参军正七品,是给咱们派帮手来了”李禧著并不确定金正喜是个才学之士,怕来一个书生,啥事儿不会干,只会哔哔。

“朴检书才学深渥,他的弟子应该也不会差。”和自己几乎齐名的朴齐家,丁若镛还是认可他的能力水平的。

“实在不行,作为文书参军也是够格的嘛。”林尚沃笑了笑,既然能在洪景来眼皮子底下考中传胪,那文字水平肯定不会差。

“倒是给老弟你寻了一个秘书监,哈哈哈哈哈”

三人闲话一阵,已经在外面候了片刻的金正喜被人引了进来,恭恭敬敬的向三位上官行礼问好。光从皮相上来说,到确实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金正喜复又呈上赵万永给李禧著和林尚沃的问候信,说是问候,实际上还是请两人关照一点金正喜。金正喜也算他们赵家罩着的,能给个方便就给个方便。

“府院君派下官来,还有一事。”

“何事啊”

“筹办仁川北学学校。”金正喜说这个的时候,显然比其他事情高兴。

很显然,洪景来在吩咐金正喜的时候,故意不用“西学”这个相对更容易引起那些腐儒抵触的词汇,而使用“北学”这个略带迷惑性的词汇。

毕竟西学就完全指向西方的学问,而且还附带有基督教的属性,这对于以东方儒学为正统的广大士人是一个不可接受的存在。崇拜祖先和天地神明乃是固有之理,狗屁基督教连爹妈死了都不允许哭拜,怎么看都是邪屏蔽教

但是北学就不同了,北学字面意思是北方的学问,实际上指的就是北方满洲的学问,借以指代从清国学习到的各种学问。

朝鲜一直就有“事大主义”的观念在,虽然崇明抑清还是士人们的普遍看法,但是骨子里对于学习自清国流传来的各类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就远没有对西学的那种强烈抵触。

那清国虽然是蛮夷之国,但是清国的好东西我们朝鲜还是可以学习的,并不必要贬的一文不值,反正以前到现在,一直在学习,只要不学他的蛮夷体制就好。

挂羊头卖狗肉

洪景来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假借学习北方清国的各种科技知识,实际上设立一所西式的综合性学院。逐步规划物理、化学、医学、机械等专业学科,开始经由朝鲜本国的士人,培养出能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的人才。

受到普遍打压的实学派、北学派人才,要想立刻全部登用,那必然会引起两班士人阶级的普遍不满,但是先逐步的汇聚到仁川的这所新式学校来,则根本不会有什么人反对。

且不说济物浦原本只是个几千人的小鱼港,根本就没有一个有名望的封建士大夫。就算有,一个人两个人的声音,洪景来还是可以凭借封建强权,把他给压死的。

重点是“北学”这个名字让金正喜兴奋啊,他自己是北学派大家朴齐家的弟子,若果能够以北学为名,创办学校,并在洪景来的支持下做大做强,那他们学派的名声一定会力压其他各路学派,成为朝鲜第一。

和做官相比,还带有一定的封建士大夫“立德、立言、立功”思想的金正喜,对于立言这一条看的极重。在他心目中这种创办学校,传播本派思想的事情,简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大事。为了这个,不当官也可以的。

“国立仁川北学学校”李禧著和林尚沃异口同声。

“不想府院君居然有这般志向”丁若镛也没有想到,洪景来这是准备要真正的大干一场啊,已经开始为往后铺路了。

“府院君说,还要请二位大监,向学校派驻通晓罗禅国、日本国、清国、以及西洋夷各国语言的通事。”金正喜作为北学者,当然知道所谓的北学,实际上就是西洋各国传来的新知识,所以他并不排斥学习各国语言。

“这自然是毫无问题的。”李禧著和林尚沃对这个到是很欢迎,以后就算没有培养出人才,但是学会了外语,就可以带着去做生意的嘛。

一想到这事,李禧著就感觉自己一定要赶快抓住先机。因为全朝鲜,现在就他和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人以及传教士有所接触。

在商言商,他支持洪景来改革的同时,也想着为他的莱商团员们发财。都是自己的兄弟,跟着自己起兵干葛明,官不可能人人都有的当,但是钱就要让人人有的赚吧。

当初洪景来就有意与在长崎的荷兰人建立贸易关系,现在洪景来已经执掌国政,总能寻到一个变通的方法,正式的与荷兰进行贸易。

凭借着先天优势,莱商在这里大干一场,共同富裕也是可以的嘛。和林尚沃兄弟归兄弟,赚钱那就要竞争了。

一封开辟通商口岸的上书便这样送入了汉阳。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