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美人赠我一杯酒 > 第1章 君子有酒

美人赠我一杯酒 第1章 君子有酒

作者:风香堕桂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1: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赏灯看擂台啰!”

城头一敲酉时鼓,满城百姓不论贫富陆续涌出了家门。

此刻城中大街小巷已是华灯如昼,临街住户家家点起灯笼,店铺处处挂起彩灯,绢灯、琉璃灯,走马灯,一盏接一盏好比火树银花,照得全城说不出的璀璨绚烂。

正月十五玉觞擂,更是本朝元宵佳节一大盛事,沿袭已有百年之久。擂台一起,官家会亲自观擂,与民同乐。打擂双方斗的正是佳肴美味,不但要比奇珍异品各色食材,还要比刀案锅勺各样手艺。

且不说擂台上的美味佳肴叫人垂涎欲滴,就是看过一回比试,开饮食铺子的就能精进厨艺,普通人家回去了也能给自家灶台增光添彩,因此来看打擂的百姓年年有增无减。

众人熙熙攘攘一路看灯一路推挤,都向东华门前小御街赶去。有专心赏灯的,要去看那五丈高的御制琉璃灯山,有好热闹的,只等着一睹天子容颜,好沐浴皇恩。那些好饮食好烹调的,早就望眼欲穿,只等着观看玉觞擂、享受金瓯筵。

好不容易挪到小御街,离着东华门还几十丈远,已是前进不得,东华门城楼下早就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了。

踮脚一瞧,东华门城楼下搭起一座蓬莱仙山,此时万灯齐亮光华流转,中间还有伶人戏子载歌载舞,衣袂飘飘,宛如在仙境一般。两旁看台端坐着文武百官,也正在观灯赏戏,其乐融融。

灯山正前方,丰乐长庆两座酒楼正中间,早已架起了擂台。擂台上垒好了炉灶,备齐了锅具食器,擂台下也设好路障,几名禁军侍卫持刀肃立,正在把守看管,隔开了一众看客。

奇怪的是,玉觞擂最前头,挤来挤去的竟然都是娇滴滴的淑女娇娥。她们个个身着罗绮,头戴金簪,蛾眉巧画,绛唇细描,满街里脂香粉腻,熏得人心神荡漾。

那些苦等玉殇擂,专为美味佳肴而来的,哪还有心情赞赏佳人新妆,只懊恼晚到一刻,丢了观赏擂台的首选之地。

眼瞧着丰乐长庆二座酒楼大敞门户,里头人影绰绰,马上就要登擂备赛,老食客们禁不住心中焦躁,暗暗埋怨起那些站在头里的小娘子们,只是个个敢怒不敢言,只怕吵嚷起来,被巡街的兵士当成偷抢钗环的恶人小贼。

有人心直口快,不禁到处打听:“往年上元之夜,也不见女子成群结队来瞧这玉觞擂,今年可是有什么奇景?”

“她们是来瞧……”答话的人还没说完,就见一众淑女娇娥又齐齐涌向丰乐楼,哗啦啦倒闪出长庆楼门前一片空地。

后边众人立刻快步上前去占地方,等抢好位置回头去看丰乐楼,只见五彩琉璃灯下,一华服公子从从容容走了出来来,对着门外围过来的娇娘子们一路拱手施礼。

满街女子见他经过,个个掩嘴咯咯娇笑,还有那丢了矜持不顾仪态的,竟然大胆冲他扬袖招手。珠环翠绕莺声燕语,一路伴着这华服公子登上了擂台。

底下一众人等,此刻才看清这公子的面容。只见他一袭暗云纹石青长袍穿得极尽风流,发巾上缀着一块莹莹碧玉,衬得面庞熠熠生辉,更兼一双水盈盈含情目,一语未发,眼角眉梢已在含笑传情。那围观的这才明白,娇娘子们这般盛装打扮,原来不为看菜,只为看人。

有看不惯这公子玩世不恭浮华做派的,冷哼一声,不屑道:“这少年公子最是华而不实,就会些招蜂引蝶的手段,煎炒烹炸时倒不见真本领。丰乐楼羊家近些年输多赢少,去年这轻浮公子首次登台打擂,被长庆楼老家主鱼训达教训得落花流水,还不知他今年司厨掌火的功夫有没有进益,倒是先招惹来无数莺莺燕燕。”

话音还没落地,长庆楼也走出来几个人,打头的一左一右是两个仆从,一个雪白衫子,一个桃红衣裳,皆是神情冷峻,随后现身的竟也是一位年轻公子。这公子身着洒金墨绿锦袍,腰缠黄金带钩,浑身说不尽的华贵斯文。

擂台前的淑女娇娥一看见,立刻又叽叽喳喳,潮水般涌向长庆楼。一时间美女佳人环肥燕瘦迎面扑来,这绿袍公子却视若无睹,只管目不斜视走上擂台。

等他台上站定,荧荧灯火下,便映照出一个眉目秀雅风姿独立的翩翩公子。台下众人面面相觑,竟无一人知晓此人身份。

台下那些淑女娇娥见一双明秀公子并立两边,顿时心神激荡按捺不住,争相上前去看,你冲我挤的,一会儿这个掉了坠子,一会儿那个丢了鞋子,个个都在所不惜。

台上长庆楼的绿袍公子,眼神淡淡扫过台下,神情冷淡漠然,仿佛一切人声嘈杂都在千里之外。丰乐楼青衣男子看他一派孤高自傲的神情,不禁扬起嘴角莞尔一笑。

这绿袍公子仍是面无表情,只抱拳行一虚礼,冷清清言道:“长庆楼鱼尺素,因家父抱恙在身,故而请缨出战,不才初出茅庐,请羊世兄指教则个。”

青衣男子笑盈盈回礼道:“不敢当,丰乐楼羊澄观,向来愚钝顽劣,还请鱼公子不吝赐教。”

羊澄观还想寒暄几句,却听城楼上鼓乐齐鸣,禁军内侍一个接一个站上城头,正是官家御驾来临。

紧挨着城楼的看台里,早早候着的文武百官,立刻起身迎驾,擂台周遭喧哗吵闹的各色人等也逐渐收起神情声音。整条小御街上人头攒动却寂静无声,每个人都在翘首昂头,等着一见天子容姿。

不多时,城楼上左右搭起绣额珠帘,贵妃宫嫔影影绰绰依次入了座。此时鼓乐更盛,宫娥内侍前簇后拥迎出一个人影,通天冠,绛纱袍,金玉带,龙章凤姿雍容华贵。哗啦啦满街百姓赶忙下跪叩首,四方八面皆山呼万岁。

一黄门内侍走出来,高声宣道,免礼平身。见众人起身立好,又喊,上元佳节,玉觞擂起,今年官家拟题,君子有酒。

擂台上鱼尺素羊澄观躬身朝城楼一拜,便转身开始调派人手。

台下的看客们也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有人疑惑道:“君子有酒,难道今年要比试酿酒?”旁边立刻有人笑他言语荒唐:“陈年佳酿必得经它几个寒暑,新酒浸上酒曲也要耗个几日工夫,现在擂台之战不过一夜的光景,这两人再是巧手无敌,也酿不成美酒一杯啊。官家给的题目,明明是要他们以酒入菜。”

一白衣文士听众人议论纷纷,自己却笑而不语。

片刻后,就见长庆楼里抬出一只木桶,里面扑簌扑簌溅出一路水花。有人探头一瞧,里头竟是几尾鲜鱼。

消息一传开,人人惊诧不已,只有那白衣文士洋洋自得,摇头晃脑吟念道:“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看他酸文假醋,惹人生厌,众人也不搭他话茬,纷纷抬头去瞧擂台上两阵对垒。

陆陆续续,长庆楼把好几只大大小小的木桶木盆抬上了擂台。有伙计眼明手快,啪一声下手抓到一条鱼,接着刮鳞去脏一气呵成。

等鲜鱼料理干净放到面前,鱼尺素才下手起刀。只见他掀起鳃盖,探刀进入鱼腹,缓缓推刀发力,取出刀后将鱼翻了个面,又是从腮盖下探刀进去,等再取出尖刀,他将手指伸进腮中轻轻一拉,竟将整根鱼刺完整取出,留下整整齐齐鲜鱼一条。

擂台底下顿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声,看客们无不拍掌赞叹这出神入化的去骨刀法。挤在另一边的淑女娇娥个个看直了眼睛,立刻斜着身子就要推挤过来。专心看擂台的食客们本想推挤回去,又怕无缘无故背上轻薄妇人的冤名,万般无奈只好闪避出一片地方。

擂台上鱼家的几名伙计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始干起活来,有人专管点火添柴掌控火候,有人单单清洗各种材料,有人只在沸水里汆汤新鲜虾蟹,有人拆蟹剥虾,再细细用竹签挑出虾籽蟹黄,还有人从上台起全神贯注地在炖一锅鸡汤。

等材料都处理妥当,鱼尺素才叫人架起油锅。油锅一热,爆出葱姜蒜的辛香,再倒进去虾籽蟹黄和几片火腿,略一滑炒又倒进满满一锅鸡汤,最后才放进拆了骨的鲜鱼。

不多时,只见鱼汤层层沸滚起来,飘溢出阵阵鲜香,勾得台下观众口中涎水上涌,腹中馋虫暗叫。

这边厢鱼尺素忙碌得热火朝天,那边厢羊澄观竟然毫无动静。台上只有他独自一人,在一块油石上细细研磨刀刃。几个伙计悄无声息地走出丰乐楼,抬上来一只小水桶,随后才架起两口小锅,起灶添柴烧起火来。

羊澄观终于磨好了刀,抬手示意,一个伙计打开水桶,拎起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放到砧板上。

鱼尺素抬眼一看,顿时心惊肉跳起来。那怪鱼状如蝌蚪背青腹白,不是河豚又是何物?河豚味美举世无双,但肝卵生有剧毒,入口烂舌,入腹断肠,世上无药可解。鱼尺素不禁心中暗道,这羊澄观也太胆大妄为,竟敢拿官家性命拼死一搏。

羊澄观见他满脸惊诧盯着自己,反而挑眉一笑,尽是浪荡姿态。鱼尺素冷哼一声,转头只去关心自家的火灶。

看他毫无回应,羊澄观也不以为意,神态自若地抓起河豚,手起刀落,利利索索剥去鱼皮,干干净净剔除脏腑,接着横切竖斩时快时慢,手下陆续生出一片片杏白花瓣。鱼肉切完,一层一层摆满了一尺宽的天青素色大盘。

羊澄观得意一笑,斜托起盘子向台下卖弄献宝,底下又是惊呼阵阵。原来这一片片鱼肉在他手下,拼成了一只腾云驾雾的银龙。

台下的淑女娇娥们,原本正凑在一起,咕咕唧唧议论鱼家公子,一听羊家也有稀罕可瞧,立刻嘻嘻笑着又挤了过去。

专心看擂台上刀翻火滚的食客们,正全神贯注惊心动魄,不成想差点又被冲撞个跟头,开口想骂那不开眼的,结果娇滴滴的小娘子掩口欠身道个不是,粗野村话只好又囫囵咽了下去,心想自己这一晚身不由己被挤来挤去,真是苦不堪言。

台上羊家伙计也没闲着,将褪下的河豚鱼皮在沸水里滚上一滚,捞起来摆在羊澄观面前。羊澄观低头将鱼皮细细切成丝,做成几只龙角龙须龙爪,一一装点到银龙鱼脍上。

另一口小锅中,水已沸滚起来,丢进鱼骨,添块豆腐,加片菜叶,临出锅时撒上细盐一把,熬出来的是至清至鲜一碗鱼汤。

鱼家慢烩的全鱼此时也足了火候,只见鱼尺素将鲜灵灵一尾整鱼合着乳白浓汤,小心翼翼地盛进一只白地剔花的八角菱花瓷盆中。手下人递过来一个雕花银食盒,里头最下面已经平整整地铺上了一层木炭。

鱼尺素稳稳当当装好鱼盆,亲自拎着递给了已恭候多时的内侍。内侍也不多言,立刻起身,双手小心翼翼提着食盒,快步走上城楼。

见鱼家已向官家呈上菜品,羊澄观不急不躁,慢慢将银龙鱼脍和鱼骨鲜汤摆成个银龙戏日图。正要喊人端给内侍,一队禁军兵士突然纵身一跃,跳上擂台,将台上几人团团包围起来,长/枪马刀对准了羊澄观一个人。

领头的校尉拔剑一指,大喝一声:“大胆奸贼,竟敢谋害官家!”

这一声吼得杀气十足,台下看客个个吓得魂飞魄散,还有那娇娇弱弱的小娘子,哪里见识过如此吓人的阵仗,一时胆战心惊竟吓昏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中国吃鱼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朝,而唐朝的吃货诗人们,留下来最多关于吃鱼生的描述。同样,河豚也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水中奇味。不过现在河豚刺身倒成了日本的知名佳肴。

PS:一个小注,“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出自诗经·小雅,译文如下:南国有美好的鱼,用众渔具捉鱼。君子有美酒,佳宾快乐地欢宴饮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