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13章 母多怜幼子

新顺1730 第13章 母多怜幼子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没了手机这个吸人精魄、使人沉迷的魔物,刘钰便起的极早。

睡在沙帐外小床上的丫鬟们也早已起来,听到沙帐内的动静,却没有立刻赶来服侍穿衣。

年轻人清晨火气旺,丫鬟们知道这时候服侍穿衣多半要有障碍,裤子怕是难穿上。

歇了约莫一刻钟,知道这时候天已不早,需得赶紧起来。

礼记云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为了深刻理解爹妈生养之疲惫,作为子女的要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后去问候父母。

昨日母亲知道刘钰去吃酒,免了定省,却也只是对昨晚上有效。

今日若是不去,传到父亲那,少则挨骂、重则挨打。

衣裳穿好,雨燕便在后面给他梳头,要将头发束扎起来。另外的丫鬟也准备好了漱口的青盐和香片。

刷完了牙,擦完了脸,看看屋子里的西洋自鸣钟,时间也差不多了,琢磨着一会儿借钱的话,朝着朝着母亲的院子而去。

进了屋,里面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正在那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说话。

女孩见了刘钰,原本还是坐着,赶忙起身,软糯糯地叫了一声哥哥。

刘钰知道这是自己的嫡亲妹妹,自己是兄长,妹妹见了自己是要起身的。

他冲着母亲行了个礼,问候了一声,这才细细打量起母亲的模样。

母亲也是公侯之女,是襄国公党守素的后裔,现如今的襄国公正是刘钰的亲舅舅。

大顺以史为鉴,担忧外戚专权,故而不会让公侯勋贵的子女为皇后,怕皇后势力太大。

反过来,公侯也烦娶公主之后闹的家里鸡犬不宁,偶尔不得已之下,才会让非嫡长子的嫡子娶个公主。

皇帝也不喜欢公侯勋贵之间互相结亲、盘根错节。

所以皇帝与勋贵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巧妙的默契你当皇帝的,最好别把你闺女往俺们家扔,闹得鸡犬不宁;俺们勋贵之间,也不互相结亲家,也不给你皇帝老儿上眼药。

潜规则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上一代的公侯们互相之间结亲,但从刘钰这一代开始,就有了嫡长子不娶勋贵女的潜规则。

刘钰的母亲这一辈算是勋贵们最后一次袭爵子嗣联姻。

既是公侯之女,自有一股长久以来养出来的白皙,纵然四十多生育了四个子女,依旧不算苍老,很像是后世四十岁女人的模样。

因是在家,穿的倒也简单。

外面只一件石青色的散花绫的绣,佐以簇金绣的长尾雉云纹帔子,被一个镂金镶玉的翟文坠子拉的笔直。

见刘钰行完了礼,便冲着刘钰招手笑道“我的儿,告诉你少吃酒,昨晚上又吃了许多,那蟹子又什么可吃的今儿便在这吃了饭再回去,你父亲还未散朝,今日许是宫里又赐了廊食”

说话间,便让刘钰坐在了一旁。

手很自然地拉过来刘钰的手,像每一个想儿子的母亲一样抚摸着,说着一些家常话。

刘钰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身体僵硬的厉害。

说实话,刘钰对自己这个“妈妈”实在没有什么感情。

虽然看样子这个妈妈很亲自己,但终究自己是个穿越来的,总感觉有些尴尬,做什么都有些局促。

对方当你是亲儿子,你却看对方如陌生人,便是个简单的拉手这般的母子互动,都会有些别扭。

假使一个四十岁的美妇人,第一次见面就拉手细谈,怎么都怪怪的。

可既是让自己在这吃饭,那也不好离开,只能强颜欢笑。

想着母亲平日喜欢的话题,随口聊了几句。

看起来母亲很喜欢外面的故事,大约是戏文听多了、话本看多了,反倒是常常问起刘钰关于西夷的种种故事。

不经意间看到了母亲屋内的挂画,刘钰差点被笑的呛死,咳嗽了好一阵。

只见远处挂着一幅画,画的最中央是个穿着右衽褙子的慈祥妇女,脑袋上顶着一个光圈圈。

妇女的身后是个马槽,妇女身前有个刚出生的婴儿,躺在青石板上,婴儿的头顶也有一个光圈圈。

马槽后面站着一个穿长衫的男子,博冠额带,旁边还跟着一头青牛,博冠额带男子的头巾绿莹莹的,头上倒是没有光圈。

除了这幅画之外,还挂着一张老子青牛出函关;一轴松雪道人的红衣罗汉图真迹,应是宫里赐的。

看着这些堪称神奇的耶、道、佛组合,和谐无比地挂在墙上,刘钰对自己的这个母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若是脱去了襄国公小姐、翼国公夫人这一层身份,倒和那些农村的中年妇女无甚区别。

收回目光,憋住笑意,两个人又说了一会话,自己的两个嫂嫂也来了。

既是儿媳,那总要伺候婆婆吃饭的,即便家里的丫鬟根本用不完,也得当儿媳的自己来。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刘钰本就是来借钱的,见了两个嫂子,赶忙见了礼。

见了礼,趁这机会便道“正巧,嫂子们都在这儿。母亲,儿子想挪借些银子用用”

既是当着两个嫂子的面借钱,大嫂子便笑道“钰哥儿这是又要买西洋玩意儿”

“是。”

“那西洋玩意儿可是贵的紧。不过你哥哥刚说了,钰哥儿在武德宫里评了个上上,日后陛下定会重用,说不得咱家又要出个爵位呢。还不是钰哥儿好西学这钱,花得。”

刘钰一笑,心道大嫂子这嘴倒是会说,这是生怕我在家里闹腾抢爵至于吗一句话都要时刻提醒

他便道“嫂子说笑了。再出个爵位,何等不易不过弟弟倒是有心入上舍,将来能否立功也得看日后了。”

算是认了大嫂子的话,一则告诉大嫂子,自己绝对没有留在家里闹腾抢袭爵的心思;二则也算是说自己只要进了上舍,将来还钱肯定是没问题的。

二嫂没法接话,只能跟着大嫂一起夸夸刘钰。

儿媳终究是外人,听着儿媳妇夸自己儿子,刘钰的母亲也是高兴,问道“既是开了口,肯定要不少。说吧。”

“一千两。”

“成,一会儿就记上。正巧你两个嫂子也在这,家里的事需得见得光。吃过了饭,叫人给你送过去就是。”

说完了钱的事,母亲便冲着两个儿媳挥挥手道“你们两个回去吧,也不用你们来,家里丫鬟都用不完,哪就非得天天来了倒是我嘴皮子都磨破了,丫鬟的脚都磨肿了,天天还得告诉你们不用来了,哪天若是忘了,你们心里知道就是。”

两个儿媳天天都听这样的话,但天天都要来。

婆婆说不用来,那是恩赐。但若自己不来,那便要被人戳脊梁骨。

多年你的媳妇熬成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俚语,而是多少泪珠滚出来的可怕。

刘钰母亲是公侯小姐,那时候开国不久,南方还在打仗,规矩也少,便没有这么个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过程。

她说的都是心里话,但两个儿媳可不敢当真。

两个儿媳行了礼,念了谢,这才退去。

刘钰的妹妹只说母亲的早饭有些腻不想吃,也自回自己院里了。

能上桌吃饭的就剩下了刘钰和母亲,丫鬟们都已经摆放停当,两人便移步到了后屋。

只是简单的早饭,并无多少菜品。

大顺的勋贵多是陕西人,吃不惯米,内厨的早饭便上了一些糜子和栗子面做的小窝窝,又弄了一些芝麻馅的元宵做早点。

因是早餐,菜也简单。

一品豆秧汆银鱼,一份时鲜的青豆肉丁雪菜、什锦鸡丝、蜜酒干腌果子狸、蜜柚皮冬瓜再多的也就没什么了,很简单的一顿早饭。

担忧刘钰昨晚上吃多了蟹,故早叫内厨准备了一份润醋姜丝。

菜的味道也就一般,也就最后的那碗酸笋鸭条汤还算有点特别的滋味。

“对了,昨日你舅舅差人送来些西洋进贡的绰科拉,此物产自阿美利加。说是用了许多香料蜜制,除了砂糖、肉桂和龙胆,剩下七八种都是产自西夷的,叫甚么阿尼斯之类的香料”

“喝的时候需以沸水加蜜汁砂糖冲泡,我只当是什么好物件,只喝了一口便都啐了。你既是喜欢西洋玩意,一会我便叫人给你送过去,若不喜欢便扔了。还有一套烧水煮这个绰科拉的银器,粗糙的紧,倒不如那不雕花的黄杨木勺子看着顺眼。”

刘钰听着这些奇怪的名字,想到昨日在齐国公府经历过一次的翻译噩梦,品着母亲嘴里的种种,琢磨了半天。

绰科拉

阿尼斯

等他好容易想明白母亲说的是什么的时候,胃里忍不住一阵翻腾。

这尼玛能喝

绰科拉应该就是巧克力可可,按说也好喝,前世他上小学时候也嘴馋过纵享丝滑。

阿尼斯就是小茴香的音译。

再加上肉桂、八角之类的十余种香料,可可里煮上盐、八角,这玩意只怕比泔水还难喝吧

本欲推辞,听母亲说还有一套专门用来煮沸的银器,想到自己如今正需用钱,不禁眼前一亮,暗道这可真真是买椟还珠、收炊壶而扔可可了。

刘钰道了声谢,又说了几件西方故事给闷在家里不能外出的母亲解解闷,心里只盼着母亲赶紧同意让他离开这种别人把自己当亲儿子、自己却把她当初次见面陌生人的感觉,实在不好。

母亲又说了一些闲话,又叫丫鬟取了一个法兰西国“进贡”的海狸皮帽子,说亦是产自阿美利加魁北克。

只说过些日子去武德宫演武时候,天气要冷,此帽柔软多毛,遇水毛顺而不虬,最是暖和。

刘钰也能感觉到母亲的寂寞,收了这顶河狸皮的帽子,终于收下了心,又多陪着聊了几句。

他有前世的见识,便找一些中年妇女爱听的故事,只推说是西夷故事,逗母亲开心。

又说了一会子话,母亲支开了丫鬟,笑道“谁给你出的馊主意当着你两个嫂子的面借钱”

刘钰也不好把雨燕供出来,低头道“这不是怕日后啰嗦嘛。”

“怕个劳什子啰嗦如今我还当着家呢”

“你大哥是要袭爵的,你二哥也有职差,娶得也是钱像雪片子似的人家。就你还小,千把两银子,你妈我还拿得出。既是走了公账,将来还得还,何苦来哉日后再用钱,叫雨燕过来,悄悄告诉我就是。这大张旗鼓的,我只当用多少,原来千把两银子,真是没个出息。一千两可够”

父母多爱幼子,加上刘钰又不能袭爵,私下里母亲很是宠爱。

刘钰心下感激,连连点头,只说够了够了。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