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一七一章 三角贸易(下)

新顺1730 第一七一章 三角贸易(下)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个危机,近在咫尺,尤其是北美的这些大商人大地主们,应该看到。如果他们看不到,那就应该告诉他们。

不只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即将再来一波巨大的移民潮,还有另一个民族。也就是富兰克林一直忧心忡忡可能会把北美换血的“德国乡巴佬”。

腓特烈大帝的老爹,一直念念不忘的头衔,是新教救世主。

腓特烈也一直想要这个头衔。

现在,腓特烈已经完全没有机会当“大帝”了,就更不要提新教救世主这个头衔的。这特头衔,已经从荷兰橘子家族那断了。

英国已经断了给普鲁士的补助金,一年三百万两的白银,再给下去,汉诺威家族就要被英格兰人民扔回德国种土豆了。

当初法国人豪赌一场,希望打下汉诺威逼迫英国和谈,搞军事投机冒险。虽在战略上可以视作路易十五的机会主义,但是战术上,成功率理论上还是挺高的。

但现在,英国人面对现在的情况,即便是想搞机会主义冒险,难道会指望普鲁士军队攻入巴黎,结束战争吗这比法国猛攻汉诺威还差,成功率就是零,现在的普鲁士还不具备进入法国本土的能力。

普鲁士或许可以攻入巴黎,但那肯定不是现在的普鲁士。

既如此,连机会主义的机会都没有,再给补助金有个卵用

一旦普鲁士战败,或者说普鲁士战败在英国今年断了补助金之后,已是必然。

到时候,神罗境内的一堆新教徒,怎么办

能跑荷兰的,当然可以跑荷兰去、跑日内瓦去。

但,随着大顺把荷兰彻底买办化,以及在之前的政变中支持城市寡头阶级彻底毁灭了荷兰的农业和制造业、行会、手工业,只留下了金融业、商业,这时候能去荷兰生活的人,手里得有钱。

这就是现实。

执政官时代,国王的支柱是贵族、乡村、手工业行会,保守,但至少当时的行会还指望着橘子家族压制商人的力量。

大顺参与荷兰政变后,荷兰荷兰不是完了,而是相反比以前gd更高了。商业、金融业、航运业、走私业、中转业务、贷款、投机、期货只论经济,确实比以前强得多,但只不过就是你得有钱才能在荷兰生活了。

这么说吧,历史上大顺没有参与、也没有将荷兰买办化之前,荷兰的商人已经到了“囤积木料、唆使荷兰和英国开战、趁机售卖木料造船”的程度了。

大顺参与之后,荷兰的彻底商业化,更是极端加速。莱顿地区硕果仅存的那点纺织业,也彻底被大顺和阿姆斯特丹的买办商人们,干死了。

既如此,没钱的新教徒,没办法跑路荷兰,不往美洲跑往哪跑

所谓的反英派和亲英派,本质上就是经济利益的冲突、地方中央的博弈。

将对地主的清算、没收家产等行为,套上一个“他是亲英派卖国贼”的名头,是严重影响北美人民真正觉醒的行为。

大顺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群人失去这层皮的掩护。

虽然参与其中的大顺军方和商人,算得上是无意识地促进历史,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但历史意义就这样产生了。

原本的反英派,想要的诉求就那么几个。

大顺的“关税还国债”和“自由贸易”这两项要求,恰恰就可以把大量的反英派,弄成亲英派。

届时,北美议会有了、代表有了,几个抽象的隐藏真正矛盾的口号都不能喊了,西部又去不了。

那么,后来的移民、契约奴、破产自耕农、边境人,他们

就算出不了李自成,难道尔朱荣也出不了

新贵族和老十三州人,尽享地主之利;想要跨越阿拉巴契亚山垦荒的六镇子弟,总会有点想法的。

道理是要讲的。

但不能只靠嘴去讲。

而大顺这一波对商船的总动员,以及商船上装载的货物,就是讲这些道理、且这些道理能让人相信的重要依仗。

停靠在费城的商船,船上卸下的货物,实际上就是在向北美这群“精英”们宣告一件事大西洋贸易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个贸易格局的改变,并不是单纯地靠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如果只是单纯地去算生产力水平,印度的很多纺织业手工业都碾压欧洲。

靠的是大顺这边的舰队,借助欧洲战争,打碎了旧有的、以暴力和海军所维系的旧贸易格局。

这里面,劳动人民的力量,体现在大顺的商品,是大顺成功的基础,这是根基。没有大顺劳动人民的生产,大顺的海军就算击败了英国海峡舰队,有个卵用那不是替他人做嫁衣裳

一样的道理,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如果有大顺此时的生产力水平,大陆封锁就成功了。

现在大顺对商船进行了总动员,就是在复刻大陆封锁政策。但靠的不是强大到欧洲无敌的军队,而是靠着足以摧毁英国海上木墙长城的廉价商品。

可以说,这里面大顺取巧了,大顺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说是工业化对手工业的降维打击。

但是,物价革命在这摆着,大顺的银价购买力就是比欧洲银价购买力要高,哪怕是同样的生产效率,大顺的棉布就是便宜,那有什么办法况且,实际上大顺在棉布生产上的效率,就是比欧洲高。

就如同此时泊靠在费城的货船上的货物。

北美的商人,之前从未参与过对华贸易。他们就算可以通过荷兰二道贩子拿到走私货,那么荷兰二道贩子就不赚一笔了吗

货船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数量极多,且价格便宜。

甚至可以说,只要北美不能生产的货物,大顺的货船上都能找到。

而且这些货物,是大顺沿海地区从南到北,聚集起来的。

其种类之多,只要能够卖钱的,通通都能运。

辽东的。

有柞蚕丝绸。

价格昂贵一点的属于轻奢的柞蚕丝被。

这是依托大顺对东北开发、沿着辽河而兴起的以大豆种植业为基础的次生产业。

柞蚕并不是此时大顺东北的支柱性产业,但大豆高粱木材小麦等,也不可能卖到这里,柞蚕只是东北地区此时对外出口的支柱产业。

山东、京畿的。

有草帽辫。

骨器工艺品。

鱼胶。

枣干。

环渤海周边造船业和重工业的金属制品副产物,精巧镜子。

松苏的。

有棉布、混纺布。

高端棉布。

低端棉布。

绸布。

江西的。

有瓷器。

福建的。

有茶叶。

湖北的。

有加工的茶饼。

南洋的。

有香料。

锡兰的。

有桂皮、宝石。

剩下的诸如折扇、漆器、苦楝树虱子油、汉服、女性贵族用狩猎气泵枪、甘油、高端精致主要

卖椟的甘油

从大到小、从南到北。奇奇怪怪的商品,五花八门。

除了北美自己不缺的粮食、酒、糖、生铁之外,北美和英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可以说,除了英文版的圣经这种大顺能产且有利润但因为政治原因不可生产的之外,全部取代。

精美的瓷器,装在沙土中,用发芽的麦子生出的根须,将沙土凝结成块,极大地保证了运输的成品率。

低端的茶叶,用蒸汽机搅碎,发酵之后,压的紧紧实实,极大地提升了装货量,也使得茶叶的运输耗损降低了最低。

中高端的茶叶,买茶叶,送茶具。

低端的棉布,厚实、耐用,正适合北美的自耕农和拓荒者。

织布的妇女用浆洗法确保了经纬的韧性,使得这种粗布极为结实耐用。

这不是啥新技术,骡机发明之前的经线韧性问题,可以用这种经团上浆的办法解决。

松苏特色的包买制和织机下乡等,只是在纱线这边采取了工场制劳作,用批量上浆的办法解决了经线韧性问题。老技术、笨办法,但很有效。

高端的纺织品更不用提,大顺连皇家用的都开始搞承包制了,高端纺织品只要不僭越当然是可以流通的。

这个思路的转变,一个是因为吸取了前朝的教训。

另一个则是皇帝这几年真的有钱了,且钱真的能买到东西了。

这些林林总总的商品,经过大顺的注册商船总动员后,以一种要彻底取代旧的三角贸易“工业品生产者”的姿态,出现在了大西洋。

当然,现在大顺这边确定了“荷兰做欧洲总商埠”的战略。

那么,过去那种三角贸易,实际上依旧存在。

体系依旧在。

最大的区别在于

过去,三角贸易所需的工业品,铁,产自瑞典;棉布,产自兰开夏;镜子,产自法国;玻璃珠子,产自奥属尼德兰;葡萄酒,产自葡萄牙或者法国;朗姆酒,产自北美

以后,三角贸易所需的工业品,就是从商船里长出来的啦

每年六七月份,定时在阿姆斯特丹港口,一键刷新。

诚如之前大顺这边一直说的,“感谢”荷兰东印度公司,开拓了茶叶的消费市场;“感谢”法国东印度公司,开拓了东方奢侈品市场;“感谢”英国东印度公司,开拓了棉布市场。

大顺没有摧毁旧的贸易体系。

甚至成为了旧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受益者。

只不过,大顺摧毁了原本的生产者,取而代之。

以及,为欧洲和美洲留下了一个印象商品,是每年定时从商船上刷新出来的。最近弹窗厉害,可点击下载,避免弹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