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一八三章 国富论(五)

新顺1730 第一八三章 国富论(五)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哈利法克斯伯爵拍了拍那本小册子,冷哼道“这本小册子上的内容,我都看过了。”

“小册子里着重提的是纺织品。”

“而显然,中国人支持纺织品自由贸易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列颠的呢绒纺织业,可以和法国旗鼓相当。”

“于是他们可以用这种普遍的自由贸易,来隐藏他们并不普遍的真实想法。因为即便实行了自由贸易,法国的呢绒也无法进入英国;但他们的棉布,却可以。”

“所以,他们实际上反对法国的制造业发展。”

“但是,他们却用普遍的、彷佛是普遍的世界性通用的自由贸易,来作为他们的理由。”

“如果,我们真的完全放开关税,成为中国商品的销售地。”

“他们,中国会保护我们,不至于被邪恶的重商主义的法国所占领。”

“实际上,我们既不可能对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对等报复。”

“也必须承认,即便我们不承认战败,原本的贸易体系,也已经瓦解了。”

乔治三世对于贸易委员会出身的哈利法克斯伯爵的经济判断,是信任的。

对于法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国产制造业替代政策,也是耳熟能详的。

他认为哈利法克斯伯爵的话,有道理。

只要专心做大顺的商品销售地,那么大顺一定会保护英国,不会让英国落入到其余的重商主义国家的手中。

但是,这话,听起来总是有些不舒服的。

然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多时候,现实就是这么不舒服。

英国真的已经无路可走了。

甚至,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将来老子非要报复”的心态,都不可能有。

大顺和印度不一样,大顺和英国也不一样。

或者说,和历史上的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印度不一样,和此时的英国也完全不同。

在历史上的印度,是先有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如老马所言商业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地方,一定会表现出残酷的劫夺制。

这种劫夺制,摧毁了印度的手工业基础,然后才有了英国纺织业的发展、最后倾销。

这种摧毁,是以武力为基础的。

但是,又不只是海关的。

也即是说,就现在的生产力而言,就算莫卧儿帝国还在,东印度公司把莫卧儿帝国狂打一顿,逼着莫卧儿帝国放开海关、取消进口关税

那也没用。

英国货该卖不出去,还是卖不出去。

只有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了印度,用残酷的税收摧毁印度的原本社会;用疯狂的劫夺制造一场几千万人的大饥馑摧毁其手工业体系;用残暴的统治,彻底干掉印度的灌既系统,使得印度千余年的灌既系统崩溃和无钱维护

唯有如此,此时才能让英国的制造业在印度打开销路。

换到大顺,也就是说,英国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此时的大顺成为此时英国的倾销地、促进英国制造业发展呢

只把大顺的海关干废,是卵用没有的。

因为大顺的海关,就算此时此刻,彻底对英国零关税、甚至贱皮子到给每吨英国商品一两白银的补贴,那也卖不进去。

而大顺,只需要英国放开海关关税即可。

就此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就此时英国纺织业的生产能力而言。

如果想要取得大顺此时对英国要求放开海关对等的“报复”。

或者说,以此时的英国生产力水平,想要让大顺成为商品倾销地、如现在一般对等报复,英国要做什么

答,英国不止要占领京城。

还要拔开黄河,彻底毁掉华北的灌既系统。

要堵死每一条江南的运河,摧毁江南的经济、或者用魔法让大海倒灌毁掉千余年的水稻土。

要砸碎大顺的每一辆纺车。

要灭绝大顺的每一棵棉花

要把大顺乡村千千万万的既当地主、又从事作坊业的士绅全部干死

简言之,要让大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倒退1000年,差不多能做到对等报复、倾销商品。

比如历史上荷兰、英国对锡兰所做的。

这个曾经在汉末三国两晋的史书中,就已经富饶且拥有完善的水利工程的狮子国,在荷兰英国统治下,倒退了一千年不止,水利工程全废、水稻农业彻底瓦解。

但是放眼此时寰宇,谁有这等本事对大顺做同等的事

统治和统治,并不是一回事。

或者,英国闷头发展,让生产力水平,达到1880年的水平。

否则,只搞海关,卵用没有。

第一次鸦片战争,关键在鸦片上,单纯正常的外来商品带来的冲击“正常的”、不犯反人类罪行的商品,也就那么回事吧。

太平天国起义,当然是因为鸦片战争的影响,也当然是因为五口通商的影响因为五口通商,还有另一层意思对外贸易中心,从两广转移到了上海、福州、宁波。不只是简单的外来商品冲击那么简单。单单一个福州通商,武夷山茶叶直接走福州,就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多少人失业

是以,现在的情况就很现实。

大顺只需要搞英国海关就行,因为英国人自己,已经通过圈地运动、渡海迁徙、种植园契约奴等运动,瓦解了自给自足的经济。

而反过来,英国此时想要对等报复,就算全灭大顺海军,逼着大顺把关税条约签了,也会发现他妈的卵用没有。就算把大顺的海关都拆了,也卖不出去多少呢绒。

除此之外,更蛋疼的地方,在于以三角贸易为例,非洲那么热的天气,他们会喜欢呢绒吗

三角贸易这条重要的贸易线,实际上在大顺出兵产棉布的印度的那一刻,已经断了、必须被改写了。

在欧洲,呢绒有很大的市场。在非洲,西非、赤道地区,去卖羊毛呢子怎么可能卖得动

但凡卖得动,历史上法国可能在1759年由财政部出头,鉴于贸易被封锁三角贸易棉布不足,而牵头组建了南特的棉纺织业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被非洲人嘲笑为“不用看,只需要闻一闻气味,就知道是劣质的法国彷制品”

种种这些,都是哈利法克斯伯爵所言的难听的现实。

在其看来,大顺能够只要关税问题,而不是准备吃独食要连奴隶贸易等都拿走,那其实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很简单的假设,假设大顺自己拿着自己生产的“哀伤之布”,直接在西非换奴隶,谁能竞争

再换句话说,真当马达加斯加、西非等地,没有海盗吗

大量的海盗本身就是奴隶贩子,能直接在南非和大顺换棉布去买卖奴隶,利物浦也好、布里斯托尔也罢,哪个奴隶贩子能竞争

加勒比的种植园、北美南方州的种植园,会爱国守法到放着便宜的努力不用,非要用本国奴隶贩子的奴隶吗

哈利法克斯伯爵的话,就差说“差不多得了,别给脸不要脸了,大顺有的是后手”了。

不若赶紧承认战败,全面放开关税,让大顺这边为了英国市场不被法国占领,而保护英国。

因为,法国想要占领英国市场,得靠武力,来维护法国的重商主义。

而大顺想要英国市场,只需要自由贸易即可。

即便哈利法克斯伯爵的话已经说的很难听了,布特勋爵还是再补了一刀。

“我的陛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人实际上已经垄断了好望角以东的贸易。”

“一方面,他们自己就是最大的生产者,尤其是在被其称之为再下南洋的活动结束之后,他们连香料都已经完成了垄断。”

“另一方面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解体;瑞典东印度公司,已经被合股吞并;葡萄牙人连澳门都没了;丹麦人只剩下了在印度的特兰奎巴那一丁点地方;法国东印度公司已经瓦解,本地治里都已经赠送了给中国作为出兵的代价”

“只剩下我们的东印度公司,但很显然,我们的东印度公司也已经破产。”

“也就是说,中国人已经彻底将欧洲所有的东印度公司,都从亚洲驱逐了。甚至包括他们所谓盟友的法国人,也借刀杀人,用我们的力量将其驱逐了。”

“如今,唯一能把东方贸易品运到欧洲的,只剩下了中国人。”

说到这,布特勋爵警告道“既然他们已经成为唯一能把东方贸易品运到欧洲的国家,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欧洲拥有无数的潜在盟友。”

“如果他们不搞自由贸易,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将欧洲贸易交给任何一个潜在盟友。实际上他们之前与荷兰人的合作,就是这种模式。”

“每个国家,都会抢着来拿这个合作权的。”

“即便是法国,他可以不在国内销售,却可以对外销售获得利润。”

“就如同瑞典一样,瑞典也是重商主义,理论上瑞典的东印度公司曾经也不能在本国销售东方货物。但瑞典的东印度公司,之前不也是生意红火地存在着吗”

“我认为,最好的条件,就是英国取代荷兰,成为大顺在欧洲的合作伙伴。但显然,我们已经错失了这个机会在他们再下南洋的时候,我们本有这个机会,但我们错过了。”

“如果这个最好的条件无法达成,那么我们首先要确保,不会是其余国家,拿到这个欧洲专卖权。”

“所以,其实,自由贸易,对我们来说,算得上是现实一点的、所能达成的最有利的条件了。”

“否则的话如果,法国人成立一个东方贸易品欧罗巴专营公司,而大顺鉴于法国的军力,而选择法国作为欧洲总代理呢”

哈利法克斯伯爵也深感同意,说道“是的,我赞同布特勋爵的看法。”

“的确,棉布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印度也有。”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欧罗巴还有谁能组建起新的东印度公司”

“即便,不考虑能否在印度、在马六甲,战胜中国的问题。”

“只说,中国人虽然没有明说,不准欧洲组建东印度公司。”

“但是,他们却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无言地说清楚了他们的观点。”

“一个又一个东印度公司的毁灭、破产、重组,中国人在用生产者的身份,宣告当生产者试图自己搞航运的时候,任何东印度公司都是他潜在的敌人。”

“哪怕是无辜的丹麦人,也被他们用无耻的理由,直接增加了出口关税,导致丹麦东印度公司基本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会愿意投资一家新的、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破产可能的、中国作为垄断生产者随时可能加关税和行政管控的、可能要投入上亿英镑且前期完全没有回报的东印度公司吗”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布特勋爵也点点头道“如果,资本不愿意投资,那么只能依靠王权和国家的力量。”

“但是,要重新获得好望角以东的优势,需要投入多大的力量”

“这股力量,投入到好望角以东,那么中国会立刻在欧洲找到盟友。”

“如果我们试图重夺好望角以东的利益,那么我们需要至少投入30艘战列舰、5万名士兵”

“但如果我们把30艘战列舰、5万名士兵投入好望角以东,法国将会立刻把王太子派去东方朝见他们的大皇帝,然后登陆英国。”

“同样的,如果法国投入30艘战列舰、5万名士兵,去好望角以东。中国人会立刻找到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还有我们,组建反法同盟。甚至,不需要中国人主动来做,那些国家看到法国把大量的力量投入东方,他们立刻会主动撕咬法国的。”

“西班牙同理、葡萄牙同理。奥地利、普鲁士,则根本没有资格谈论30艘战列舰这样的数字。”

“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以后再也不会有东印度公司了。无论是英国的还是法国的还是丹麦的还是瑞典的,都不会有了。”

“现状就是,现在世界上只有一家企业,拥有东方贸易品的独家销售权。这家企业,就是大顺的西洋贸易公司。”

“我甚至可以确定,当欧洲的战争一结束,丹麦在特兰奎巴仅存的那点土地,也会被大顺攻击。”

“但”

布特勋爵话锋一转。

“但,这并不是坏事。”

“这意味着,欧洲东方贸易品的价格统一,也意味着杜绝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走私。”

“更意味着,如果中国人愿意履行承诺,我们真的可以收到关税。”

“而不用担心向以前一样,80的人,在喝瑞典的、丹麦的、荷兰的茶叶。我们却根本收不到税。”

“大顺只需要帮着欧洲各国,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那么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至少几十万英镑的关税。”

“作为回报,我们也应该答应他们其余商品的关税条件。否则,我想,中国人更愿意零关税,或者,他们更愿意把这3便士,变为他们的出口税。”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