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一九一章 里病外治(六)

新顺1730 第一九一章 里病外治(六)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聚集在海边小镇等待着命运降临的新英格兰人,还有将近一千。

这群人中的治安官,罗伯特丹尼斯,正在尽可能安抚这些人,并希望从人群中寻找几个能说会道的,去和那些所谓“被复仇冲昏了头脑而毫不理智”的阿卡迪亚人,进行交涉,允许他们撤回新英格兰。

罗伯特丹尼斯,是典型的军功地主,其实普鲁士也有和他一样类型的人,只不过普鲁士叫“容克”。

长子继承,次子参军、打仗、杀人、获封土地。标准的军国那一套。

正所谓,一步快、步步快。像是罗伯特丹尼斯这种人,先走一步,这时候是治安官,那么基本上他的后代就能混到加拿大的顶层圈子。

比如他的曾孙,是加拿大总理罗伯特博登。最出名的事迹,就是作为加拿大总理,参与一战,并随后血腥镇压了一战结束后赤旗遍地时蔓延到加拿大的工人运动。

不过现在嘛,英属加拿大还并不存在,他这个早期的“开拓者”,此时也只是个上尉,作为安纳波利斯山谷地区的治安法官。

鉴于之前他参加了乔治湖之战,因功受赏,得此地的一大片土地。

在随后的阿卡迪亚人大驱逐后,又从新英格兰招募了一些农民来此常驻。

应该说,这些人过了两年“好日子”。

土地是耕地。

房屋原本就有,把人赶走之后入驻即可。

最闹心的水利设施和灌既堤坝,这里之前也已经建造了不少。

总之,鸠占鹊巢,肯定是比自己搭巢要舒服。

只不过,也仅仅是两年的好日子。

算到现在,也就两年时间,阿卡迪亚人在大顺的支持、和法国正规军的帮助下,回来了。

不但回来了,居然还有些不可理喻地非要复仇。

有句话讲得好,要么不作恶,要作恶就要斩草除根。

随着大顺参战,法国在北美抗住了,那么斩草除根已不可能。于是,既做了恶,又没有做到斩草除根,那么报复随之而来也就是必然之势。

像是罗伯特丹尼斯,这属于是军事贵族,虽然是比较低级的军事贵族。他既参加过战争,也参与过屠杀和驱逐阿卡迪亚人,若是被人杀了,这就属于愿赌服输,倒也没啥。

只不过,其余的那些定居者、迁徙者、或者叫开拓团成员,就有些过于悲哀。

简单来说,属于是被侵略者奴化后的一群人。

这些从新英格兰跑来的,来此耕种的,大部分是爱尔兰人。

1609年,英国全面入侵了爱尔兰,随后便是一场殖民和“人要换种”的活动。

大量没收了爱尔兰地主的土地,成为英国国王的土地。

然后再让地主过去,然后将北爱尔兰的土地,承包给大商人、大地主。

每个大地主、大商人,都可以承包3000英亩。

而鉴于那时候英国人口稀少,缺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土地,所以每个承包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地区种植园的地主,需要容纳至少48个信新教、效忠国王的英国佃户或者苏格兰佃户。

大量的爱尔兰人被剥离了土地,甚至当佃户都没资格。

而开发北爱尔兰的种植园,是需要钱的。种小麦,那也叫种植园,并不是只有种甘蔗种棉花才叫种植园。

伴随着北美的开发、弗吉尼亚公司种粮食破产后该种烟草开始赚钱后,北美殖民有利可图。

资本是有腿的。

是投资北美种烟草呢

还是投资北爱尔兰种麦子

而英格兰人、苏格兰人,也是有腿的。

同样是面对招工。

是去比他妈英国还阴冷的北爱尔兰、阿尔斯特省

还是去北美

于是,那些拿到土地的大地主、大商人,肯定希望英国这边放开禁令啊原本的禁令,是禁止爱尔兰人当佃户。

现在,既不让爱尔兰人当佃户,而能当佃户的都往北美跑,我花了大笔钱在阿尔斯特、北爱尔兰弄得地,难道我自己种吗

没有佃户,地主吃屎

没有种植园奴工,种植园主吃屎

没得办法,谁是统治阶级谁说话好使,那就只能放开北爱尔兰的佃户限制,允许爱尔兰人当佃户。

显然,这么一放开,爱尔兰人在北爱尔兰人的数量开始恢复;苏格兰英格兰人在北爱尔兰的数量减少。

于是,可想而知,反抗也就开始。

反抗,被杀。

被杀,继续反抗。

一波一波又一波,杀到最后,北爱尔兰彻底奴化,南爱尔兰则顶住了,由此埋下了日后爱尔兰南北的差异和分裂。

而同样的,因为之前大量的苏格兰人,进入阿尔斯特种植园,和爱尔兰人进行了通婚,产生了苏格兰爱尔兰一系。

众所周知的因素,1714年开始,苏格兰那边的斯特亚特家族完犊子了,迎来的是汉诺威一系的新教家族。

这些苏格兰爱尔兰人,再度不受待见。

二等人、三等人,实在混不下去了,那也继续往北美跑。

1714年之后才跑,说句难听的,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1714年的时候,大量的地主、商人、土地投机商、先去的一群人,已经把北美东海岸十三州的地,能圈的都圈成私有的了、能占的也都占了。

于是,这才有了北美的“游骑兵”、“边疆人”、“和印第安人边境摩擦”的主力,是所谓的“苏格兰盗马贼和爱尔兰羊倌”。

包括十三州建国之后,汉密尔顿收酒税,第一波重拳出击,出动15000军队镇压的那群人,实际上都是这一批人。

简单来说,他们在爱尔兰,是被人夺了土地、或者被强制迁过去的佃户,地都被抢走了。

等到了苏格兰英格兰合并,又成了三等人,基本等同于大顺的“无资格科举”的政治地位。

换个王系之后,混的更惨,只能往北美跑。

跑到北美,发现好地方都被人占了,都被私有了,没得办法,继续往边境跑。

也就是这群人,在阿卡迪亚人被驱逐后,他们是最乐意来的。因为但凡在东海岸有个百十英亩土地,谁肯舍家弃业的往苦寒之地跑

迅哥的话,用在他们头上,也真的契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怯者抽刀,向更弱者。

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的帕克斯顿男孩,他们基本都是这些苏格兰爱尔兰人,实际上就是奴化政策成功后的新教爱尔兰人。

印第安人真的是在宾州和他们和平相处,千余里外的地方在打仗,和宾州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帮子帕克斯顿男孩,趁着过年晚上,去把人印第安人的村子给屠了,说是要“未雨绸缪,万一将来这些印第安人也反抗呢”

宾州的人要弄死他们,因为宾州还有很多印第安人部落,贵格会是和平主义者和印第安人签了互不屠杀的条约。

这群帕克斯顿男孩,组织了军队,一波都冲到了费城了,要土地。

结果也真的就是费拉不堪,被人讲了一通什么“私有土地不可侵犯、圈地是合法合理的、你们不要违背法律和永恒公理”的屁话,就怂了,散了,被说服了。

有一说一,真要说有什么民族性、文化传承什么的话,北美这群种地的,真的是怂的一批,和东边帝国的那群种地的,完全不是一样的战斗力。

现在种地的、边境人、后期的红脖子,这个男孩、那个男孩,这个守护者、那个誓言者,真的是一脉相承。

欺负弱者,一个个呜呜喳喳,可勇勐了。剥个印第安人的皮啊、殴打一下黑奴啊、给混血人弄焦油和羽毛啊,可擅长了。

真到见真章的时候,要干大事、面临真正强大敌人的时候,费拉不堪。

纽堡兵变,都他妈的确定不发军饷了、说好了的退伍金不发了、说好了的没收地主土地补偿也没了,这还不直接哗变、兵变,竟然散了

谢司起义,已经土地兼并到那种程度了,见到官军一去,连打都没打,直接跪了。哪怕是宋江呢,还知道个招安之前得杀人放火啊,哪有官军一到打都不打直接跪的道理

威士忌酒税起义,声势浩大,已经联县联州了,正规军一到,还没等打呢,先把头领献出来了。

这份这个男孩、那个男孩的红脖子传统的费拉不堪,一直传承到国会山事件,都冲进国会山了,依旧还是怂。

所以,这群人就是欠教育。

这是病,得治。

怎么治

让边疆外的敌人,比地主和土地投机商更可怕、比贵族国王大土地囤积商更可怕,他们就知道该打谁了。

这就叫“因材施教”。

敌人还是那群阿卡迪亚人。

只不过,真正的“可怕”,并不是靠个人的勇武、个人的勇气、个人的复仇信念,去单打独斗。

真正的“可怕”,靠的是纪律、阵型、团结、听指挥。

当然,这是战略上的可怕。

而现实的感性感知上,安纳波利斯山谷的复仇屠杀,无疑给这种战略上的可怕塑造了一个基础。

虽然刘玉用法语歌告诉阿卡迪亚人了,要“要懂得怎样斗争赦免那些悲惨的人们。让真正的敌人后悔拿起刀枪”。

他们唱歌倒是唱,但是显然距离真正理解这句话,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反正杀也杀了,事儿就别浪费了。

大顺这边派到加拿大的人,倒是未必能想这么多。

但是,大顺之前刚在直布罗陀用钻天猴烧了镇子,把经历过恐惧的英国兵俘获后,都出于“仁义”给送了回去。

效果显着,英国也没出现“同仇敌忾”的情绪买官制、团长所有制、贼配军、拉壮丁醉汉入军、士兵穷的在北美扛活卷的北美劳工怨气冲天的军队,怎么可能会有“同仇敌忾”的这么高级的东西反而是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恐战、尤其是恐防守战的情绪。

大顺派到加拿大这边的人,都是经历过直布罗陀之战的,主将陈青海更是往伦敦送战俘以恐吓的直接负责人。

由是,大顺这边边做了个好人这些亲眼目睹了安纳波利斯山谷复仇的人,就别杀了,送回去吧,帮着宣传宣传,也有利于“让他们后悔拿起刀枪”。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