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二零八章 凡尔赛和约(十四)

新顺1730 第二零八章 凡尔赛和约(十四)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粗听上去,好像大顺这几个年轻人的意见有点离谱。这等于是让法国的投资者承担前期的风险,养殖牛马,雇佣人手,运输种牛马等。

但实际上这个看似离谱的意见,这时候提出来,倒也是恰逢其时。

法国的确财政没钱。

但法国财政没钱,不代表法国资本家没钱。

就算法国资本没钱,也不代表荷兰的金融资本没钱。

现在欧洲各国的热钱,处在一种非常蛋疼的阶段。

比较稳妥的英国国债,炸了;历史上七年战争后二十年的英国“运河热”大基建,也肯定没戏了;东印度公司炸了,各国都炸了;大顺国债买的也不是太多

在这个当口,很多钱是不知道该往哪去的。

左脚踩右脚上天这种事,南海公司和约翰劳两拨操作,至少三十年内,欧洲还会有记性,也不太可能再搞一次左脚踩右脚上天的金融操作。

而在此之前,因为英法之间互殴,加上哈德逊湾的特殊情况大量移民是不可能的,冬天冻死个人,而且还是半永久冻土带,使得每个据点也就十个八个的人。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偷回来。

弄得都知道利益极大,但是hbc愣是20年没给股东分红股息,因为确实分不了。

一直到乌得勒支条约之后,hbc才算是开始稳定分红、给股息了。

现在,hbc也死了,因为法国在北美站住脚了、没有被赶走,hbc拿的是英国的专营权,现在不归英国管了。

而本身,hbc控制的只是毛皮贸易的最终端,在上游狩猎的、交易的、五大湖水系卡位的,依旧是法国的森林猎手。

如今,最终端这边也要丢给法国了,那么法国版的“北美山货专营公司”,几乎可以视作战后最有潜力的一家专营公司。

这种情况下,股东自然不会吝啬于投资,也不会不选择可以适当延长一下回报周期,甚至可以确定法国的这些豪强也将摆脱之前募集资本募不到的情况之前肯定募不到,河口贸易站都丢了,海军拉胯到英国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个傻子会把钱往法国毛皮贩子身上投现在自然大不同,哪个傻子会不把钱往法国毛皮贩子身上投

比如往这边养牛马,准备将来卖给大顺等,都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投资方向。

而且这种投资可是真金白银见效的,东亚只吃不拉,但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拿人参作为高端奢侈品药材的地方。

真的是那种只要有货、根本不愁卖的状态。

此等背景下,大顺的这几个小伙子侃侃而谈,听的这几个新法兰西的豪强频频点头。

对于已经拿下了约克堡的新法兰西豪强而言,对于大顺可能在西部掺和毛皮贸易的事,不甚在意。

既然夕阳海并不存在。

那么,就像是在松苏垄断对外茶叶贸易的大商人,会在意上游种茶的人转了几道手吗转几道手,到头来不还是要从这里出海,经自己的手才能换成欧美白银吗

至于北美的价值,只要大顺不下场,那么对法国而言就是“几英亩雪地”而已;大顺下场,那么对法国而言,就是不啻于两个瓜德罗普岛。

而这个价值,体现在森林里,恰恰不体现在草原上。甚至可以说,对法国而言,北美的价值是相当苛刻的,得有鹿、得有人参、得有湖泊。

反过来,对大顺而言,北美的价值,体现在非常简单的几个字上温带,不旱,能种地。

没了。

是以两边的矛盾,是非常次要细微的。

大顺这几个年轻人只是隐瞒了西海岸的黄金传说,却不讳言大顺需要移民垦殖,以安置大量的“多余”人口。

一通半忽悠式的交流后,这些新法兰西的豪强,便准备了一艘船,将大顺的这几个年轻人送到大顺在这边的营地。

到了营地,简单讯问之后,这边的将领也啧啧称奇这几个人的胆魄,勉励一番,又送到了在欧洲的李欗那里。

此时欧洲这边正忙成一团,李欗却还是抽空见了见这几个年轻人,见面便问道“那法国人不知你们何等人,本王却知道,你们怕是没有这样的权限谈这样的事。你们倒是好大的胆子。”

这几个年轻人也不甚慌张,内心反而窃喜,心道若是按部就班,莫说见到个王爷,就是见个将军都难。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当初抱着搏一搏的念头,便该想到万一出了事该如何。既是提前想到了,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遂道“回禀殿下,我等虽少读正学,却也知一二道理。昔者,子产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兴国公亦曾借用,言苟”

“吾等位卑,却不敢忘忧国。是以莽撞,自西海岸一路向东,打探消息。及至哈德逊湾,见法人豪强,我等也知此番寻金之所以然,是以既知大略,便在细节上略敢做些出格的事。”

“我等此番一路向东,见从西海岸过了大山后,一路平坦,皆为旱草,甚有利开垦。是以心中担忧,划界谈判时候,万万不可放弃这些草地。这些草地,极为广阔,若垦殖得当,容民数千万不在话下。”

一番话下来,李欗只嗯了一声,这些年类似的人见的多了,也不至于过于惊奇。

说是位卑忧国也好、说是心存脱颖而出往上爬的心思也罢,论迹不论心,结果上差别也不大。

要说谈判的话,这边正忙着谈,但上面的意思,就是拿着经度线划一笔就是,论起来可能差别也不大。

法国殖民地缺人、西班牙也缺,西班牙都缺到恨不得把阿卡迪亚人送到他们殖民地去顶新教徒了,划线问题在大顺上面看来还是很容易的。

但这几个人走了这么一圈,所见所闻,确实是给了正在谈判的大顺使节团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说不定还真能从法国人那里多咬上几口。

这随便多咬一口,可能就是几十万平方里,现在是画一笔的事,若考虑将来,这时候画线稍微抖一抖,百年后那都大不一样。

这种瓜分,未必是越大越好。吃的太多,没有那么多人,或者说暂时不能移那么多人塞满、卡位,平添许多谈判的麻烦,还容易生出龃龉。

再一个,大顺这边是不遵守欧洲这边的一些所谓“国际法”的。比如“谁发现、谁占有”。

因为,这个所谓“国际法”的前置,是教皇子午线的托德西拉斯条约的衍生。

这种衍生,有个非常恶心的法理问题,就是“非基督国家的土地,遵循谁发现、谁占有为殖民地”的问题。

这里面的法理问题过于恶心,所以即便说大顺在实质上遵循的也是“谁发现、谁占有”的潜规则,但是绝对不承认这一套法理,而是认为根本就没有这种破法理,就是纯粹谈判或者战争弄出来的。

加之其实刘玉对北美洲西部的问题,大致是了解的,而且早就定下来了“金矿搭台、移民唱戏”的思路。所以,自始至终,大顺在北美的划界问题上,包括之前和西班牙的谈判,从不遵守所谓的“谁发现、谁占有”的原则,而是拿着大地图,直接画经纬线,也根本没有派人深入到北美内陆去绘图。

欧洲这边可能还会因为“谁先绘图”这种事打嘴炮。

大顺是不打这个嘴炮的,因为大顺压根不认这个由“非基督国家即可为谁发现谁占有为殖民地”所衍生出的所谓国际法法理。

具体表现就是和西班牙谈判的时候,大顺既不拿地图、也不拿证据证明自己去探索了,而是直接拿着直布罗陀和菲律宾说事,发个锤子的现,直接画直线。西班牙也承认了、且认可了。

原本对于北美的划界,计划就是拿着铅笔来一道就完事的。

这几个年轻人跑了这么一圈,提出来了一些和法国人谈利益的想法,倒是确实歪打正着地解决了一些所谓的谈判法理。

一种基于现实主义和具体利益的、不以扯犊子的虚空法理和规则的新规则。

画线那是完全的无道理。

而现在倒是有道理的,按照各国的利益所在来画线既然法国的利益就是人参貂皮,否则北美对法国就是几英亩雪;而大顺的利益就是北美的潜在耕地。

那么,两边的谈判,就可以既不是大顺非常讨厌的那套发现法理;也不是毫无理由的划线;而是一种可以谈现实、谈具体利益的新的国际规则。

李欗听完这几个年轻人和新法兰西豪强的一些讨论之后,先想到的就是这个。

之所以不想别的。

则是因着李欗很清楚金矿和移民的事,所以他知道绝对不可能分封的,故而他也从没做过什么诸皇子分封海外的梦。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只要金矿挖不干净那就绝无可能,朝廷必然会选择非常严格的官督商办模式。

他是没想别的,却架不住这几个年轻人说的顺畅了,在看到李欗对他们的说法有些赞许后,不免忘乎所以地加了几句话。

“殿下,我等虽位卑,却也知道,如今天朝人地矛盾日盛,随着人口滋生,粮食日益不足。”

“为社稷长久、为圣朝流传,我等又亲眼目睹了这扶桑土地之广、垦耕之易、气候之宜。听闻东边英人已有数百万口,本朝晚了一步,正该如黄河、戍边等大事来看待。不惜代价,加大移民,尤其是要变革税制、行均田法,以为长久计”

天阿降临

这话,让李欗心里一咯噔。

这话倒不至于说会被抓起来打死。

大顺说的比这过分的,有的是。

但是,有些话,有些人说可以、有些人说就不行、有些人听了也会惹出许多麻烦。

就如现在这番话,这几个年轻人,随便说,哪怕是直接公车上书给皇帝,那也无所谓。

可对李欗来说,这话听着就有些别扭了。他是皇家内实学派的代表人物,而这些人说的变革税制、行均田法等东西,牵扯的可不只是简单的一句“改革”,而是直接涉及到实学派的地位、科举制是否要变、近百万的士绅生员的特权

或者说,这是要直接动大顺的统治基础的。这些事,李欗年轻的时候还是挺愿意掺和的,随着年纪越大、权力越大,他反而不敢也不想掺和了。

尤其是眼看着这一次朝廷出兵,刘玉在背后出谋划策的一些事,以及过多地在北美干涉,李欗其实看出来很多问题。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