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二二八章 迁徙路(十)

新顺1730 第二二八章 迁徙路(十)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领队再三确定后,又看了看简陋的地图,仍需要艰难地下决心。

一旦越过山口,存粮耗尽,一旦吃的方面出了问题,可就要出大事了。

这不是军队。

可即便是军队,也知道若无存粮,必要兵变营啸的。

在这关头,测绘队的人又道“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这件事,终究还是要看天意。当地人说,那个山口,时不时会发生雪崩。万一出了雪崩,山口被堵住,那就是天命不允。跨越山脉的事,真就得等年后,枫林湾发展起来后,才能跨过去了。”

“但若天命允了,只要过了山口,豁然开朗。顺河而下,一日五六十里绝无问题。最多七八日,即可抵达拿出胳膊肘河湾。”

领队沉默一阵,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等着人散去后,并不信神佛的领队,还是拿出了火绳做香,取了一壶酒,浇在地上,冲着远处雪山的方向磕了三个头,滴滴咕咕地祈祷着这一次能够顺利。

最终,下了决心,下达了命令。

从明早开始,暂停一切捕鱼狩猎等活动。

之前随队前进的退役散兵和毛皮公司的本地猎手们,组成先遣队,前方开路,确定山口情况。

后面的大部,每日早晚吃一次饭,全靠肉干和糖顶着,一定要尽快穿过这片山脉。

命令下达,队伍的行进速度增快了许多。

而随身携带的粮食,也肉眼可见地减少,夜里宿营的时候,恐慌不安和怨气叠加的不信任,也在每天积累和蔓延。

篝火旁,王龙王彪两兄弟,咀嚼着坚硬的肉干,小声滴咕着他们的不满。

兄弟四人,两个留在了枫林湾那里的村落,最大的和最小的在名单上要迁到山脉以东。

兄弟俩都结婚了,心灵手巧能织布的老婆,全都留在了那边。一路上熬过了漫长海上艰苦旅途的老父,也留在了那边。

唯独兄弟两人,跟着队伍继续他们未完成的迁徙。

“哥,你说,他们说的是真的吗咱这一路,可是看了不少的平地。河里有鱼、林里有兽,我看便是再装几千几百个村子的人,也装得下。”

“放着好好的地不垦,为何非要跨越这大山去山那边”

面对弟弟的疑惑,王龙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看着满天的星星,久久不语。

许久,才道“真的假的,我哪里知道呢只是如今都这样了,不听也得听。这几日走的都是山路,哪里如老家,全是平的一眼望不到边”

“朝廷的事,老爷们自有想法。说是要修黄河,咱们就得迁;好容易来到这,又说要过山。谁知道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王彪小声道“哥,那你说咱们这和被抓去当兵,有啥区别我都不会用枪,肩膀上还背着个枪。又要离了老婆孩子爹娘的,可能还得修卫所堡垒,那这咱们这不就是等于被抓来当兵了我不想当兵,我只想好好种地。”

王龙心道,良民百姓,谁愿意当兵这些年朝廷在中原多有招兵,可招的都是些什么人要么是灾民、要么是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但凡家里日子还能过得下去的,谁肯去当兵

如今看来,他只觉自己真是被朝廷骗了。说是迁民,可到头来这不是和当兵一样而且还是当卫所兵

到了那边又得种地、又得盖房子,还得走这么远的路,还得把家里人压在那也不知何时才能团聚。

本来刚来这边的时候,王龙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确确实实气候不错。

确确实实到处是树木。

确确实实有平原、有水。

也确确实实看起来能种地。

一开始苦是苦一点,可最难熬的海上路途已经熬完了。只觉得凭自己的力气,好好干上几年,家里百十亩地、养上几头牛马,那得是什么样的好日子

连当初最反对迁走的老父亲,在前一阵心都热络起来,准备到了春天时候好好把麦子种下,还商量着收完麦子盖自己家房子的事。

哪曾想,几天之后,自己和小弟就被征召,不去不行。

虽说老婆孩子有家里人照看,那边也说最多三年就能团聚。

可本以为最难熬的日子已经熬完了,突然得了这消息,结果还得继续走。而且一走这就是这么远,牲口身上驮着的都是种子,又不准吃。

他这心里如何不慌

种子种到地里,便是神仙来了,也得春种秋收吧

在枫林湾那边,最起码仓廪看得到,里面积存的粮食看得到,时不时还有船来,至少不至于挨饿。

可现在,当真是前途未卜。

人对未来未知总是充满恐慌的,即便远迁扶桑和过去的日子一刀两断,也算是一次踏足未知,他忍过来了。但现在,本以为已经看到未来好日子的他,又得开始新的迁徙,而且还是明确缺种子的地方,这种恐慌是难以想象的。

朝廷有钱,这一点王龙大约知道。所以他知道,但凡要是能用钱买到种子的地方,朝廷大抵不会让他们携带种子上路。而连种子都弄不到的东西那得是什么样的可怕地方

枫林湾不同。

枫林湾二十年前也没有种子、没有存粮、没有房屋、没有市镇。

但这一切,他都不曾经历过。

他来到枫林湾,虽然陌生,但却熟悉。

至少,这里有市镇、有粮食、有种子、有土地、有农具、有牛马陌生是和故乡不同,而熟悉却因着这一切而熟悉起来。

现在,完全不同了。

走的是山路,看得见雪山,他从未见过雪山。见过雪,但却未曾见过极高的山。听说泰山很近,当然距离他的老家也确实不远,但他依旧没见过。可即便听闻天下第一山的高山泰山,也不曾听说上面终年积雪啊

携带的是种子,他这辈子至今为止过的还好,并未经历过逃荒迁徙。唯一一次迁徙,就是越过茫茫大海来到了枫林湾。可即便是枫林湾,他来的时候,也没有携带明确不准吃的种子啊。

定居、迁徙、第一批开拓,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可以接受从定居到迁徙的过程。

但真的难以接受从迁徙到第一批开拓的转变。

滴咕了许多,但终究凭借朝廷官员的威慑、口袋里的粮食、以及鼓动说最多半个月就能看到平原的希冀,虽然恐慌,但总算还压了下去。

只是,之后的十余天,这种恐慌的情绪开始逐渐加重。

口袋里的粮食越来越少。

山路越来越崎区。

远远看得到的雪山,却像是被困在如来佛手掌心的孙悟空看如来的手指头一般,觉得近在眼前,可是怎么也靠不到跟前。

队伍里也逐渐出现了伤亡,有两个人落在了陡峭的峡谷中,队伍没有去收尸亦或者寻找他们是不是活着,而是根本不管,继续前进。

晚上的牢骚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牢骚太多被当众鞭打的情况发生。

夜里宿营的时候,已经不准多说话了,随时都有拿着枪、戳着刺刀的随行士兵巡逻,遇到在那里滴滴咕咕说话的就会被禁止。

恐惧、压抑,以及不曾接受过军营生活的不习惯,开始在人群中不断积聚。

就像是一个木桶,里面不断地堆积着火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已经到了只要一颗火星就能点燃的程度了。

虽然,实际上,这个山口的海拔,只有1300多米;而这些看似吓人的雪山,最高的也就3000米。

但终究,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没有受过军事训练、更没有太多远大理想的百姓。这对他们来说,依旧是一条充满恐惧和不安的旅途。

领队也不知是只有高压手段,比如晚上宿营不准发牢骚等等。

领队也试图和他们讲道理,诉说希望、告诉他们胜利就在眼前。

可终究,用处并不大。

因为,领队无法解释,为什么非要穿越山脉,而明明山脉西侧海岸线一带就有大量的平地、河流冲击地和非常适合开垦的地方。

即便领队明白翻越山脉的意义,可这些意义,对这些迁徙者而言,是无意义的,也是讲不通的。

比如说为了华夏、为了将来、为了后来的人有更多的地、为了将来大多数人的更好的生活等等这些,迁徙者不想听也不愿意听,况且有些道理也讲不通。

于是,这道只有1300米海拔的山口,成为了这支迁徙队伍极难逾越的阻碍。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