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384章 逼迫

新顺1730 第384章 逼迫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刘钰心道皇帝就是让我来给你们提个醒,咱们这是私下谈。到礼政府出面谈的时候,是要有书面记录的。

所以有些事吧,你们主动一点,免得大家都不好看。全了天朝体面,这不挺好的吗

为了再度提醒一下,刘钰道“其实朝中都传我这人粗鲁,实则不然。我是个儒雅随和之人。论及骂人,比起谏议大夫们可差得远。”

提到朝中的嘴炮强者,朝鲜使臣的脸色剧变。

刘钰真的算是儒雅随和的了。

这要是天朝里的嘴炮强者,顺着刘钰谈的“大君”、“九世之仇还贸易”这等事,多了不敢说,禽兽不如这四个字,那是上限。

可国家大事,岂同儿戏

开关贸易,朝贡从简,不准八包贸易,这这也不是他这个使臣所能决定的啊。

这时候就算是心里直骂娘,也只好面露感激之色道“朝鲜国上下,实实在在感念鹰娑伯的大恩。若有人提及,还请鹰娑伯一定要澄清大君、贸易等事。只是,鹰娑伯所言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好是好,可这也非小臣所能决定。”

“啊,这个嘛,不急。你先派人回去,说清楚这事儿。当然了,你们和对马藩的贸易往来一直通畅,若是泄密给倭国说天子震怒将要攻倭,天朝也不怕。”

“鹰娑伯说笑了朝鲜国向来忠顺,其可做出这等悖君之事”

刘钰呵呵一笑,心道那也未必。但就算做了,老子也不怕,正事办完,要是打你们需要陆军帮一丁点忙,算我输。

朝鲜使臣此时已经出汗出的有些虚,这地方实在是一刻都不想逗留。

天朝摆明了是不要脸了。

当年前朝洪武爷的时候,朝中就有大臣向天子提出,朝鲜贡使总是私夹贸易货物,应该征收商税。

但洪武爷却大笔一挥,曰跋涉万里而来,不可与本国商贾同语,听其交易,勿征其税。

这等天朝体面,一直延续。

天使入朝,无非就是索取一点贿赂;朝鲜朝贡,却是带着货来交易的,而且免税。

这不是贡品和回赐,而是朝鲜在贡品之外携带货物,这些货物只要不是“违禁之物”,就可以在京城销售,哪怕是从日本那边倒饬来的铜都可以卖。

现在刘钰要朝鲜开关,又要禁止八包贸易,携带贡品要严格按照礼单检查,超过的货物一律扣押或者征税。

这摆明了是要把原来属于朝鲜商人的利益,转给大顺的商人。

大顺并不想再为了这点天朝体面,任由朝鲜人把持着中朝贸易了。

朝贡和回赐不是冤大头,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朝贡过程中携带的货来交易,才是冤大头这钱让商人挣也好、皇室自己组织个皇商交易也罢,最起码还能每年赚个几万两银子,使使劲一年一艘不配大炮的战列舰还是妥妥的。

可却是白白让朝鲜拿着免税权在京城自己卖货买货,赚的钱既没在商人手里,也没进天子内帑,更和户政府国库没关系。

理论上,对手工业并无影响,因为朝鲜人也是卖了货之后再买货回去的,对生产者而言这些货依旧卖了出去。

但是,这就像是蔬菜。

种菜的菜农不挣钱、买菜的人嫌弃贵,那钱都让谁挣了

东印度公司不生产丝茶瓷,他们只是瓷茶丝的搬运工,所以荷兰东印度公司才有资格欠下一亿三千四百万荷兰盾的债务,而且还能维持支付利息。

对西洋诸国的贸易是这样,朝鲜的问题也是这样。

算起来唯一正常点的,就是既反对西洋贸易、又距离大顺较近的日本却又不朝贡的日本,算是正常一点的贸易。

这也是刘钰为什么反对一口通商、为什么非要搭上瑞典的船把货往欧洲卖的原因。

有一说一,一口通商和朝鲜朝贡贸易差不多,并不影响手工业发展,国内政策的变动都不如英国一个茶叶法案的零头影响大。

非是想象中的只要放开贸易,西洋人就高兴的不得了,国内立刻就能一飞冲天资本萌芽长成参天大树。

事实是现在英国今天敢自由贸易,明天资产阶级就敢把威斯特敏宫炸了,抱着护国公的头骨哭灵。

可惜大顺的海军距离到泰晤士河喊一声“开门、自由贸易”的水平还差得远,那就只好先对不起“忠心耿耿”的宗藩们了。

这也没办法。资本积累和工业发展倾销,需要市场,也必带来小农破产和剧烈动荡。

不是大顺自己人死的多,便是外面的人死得多,总得选一个做祭品。

朝鲜使臣不知道其中的大危机,只想着此时的那点蝇头小利,在其看来,这就是天朝不要脸,无王者之风,实非皇明那般可敬。

朝鲜早就有人暗地里也有人称之为“贼顺”,与皇明相对,如今这事若是成了,只怕更是坐实了这种厌恶。

在这里真的是一刻都不想逗留来看刘钰的丑恶嘴脸,起身正要告辞说是回去准备此事,刘钰立刻出言挽留。

“此事不急,还有别的事呢,一并办了。”

“鹰娑伯还有事”

朝鲜使臣吓坏了,最大的事绝对不会先说,一般而言都是先轻厚重。

第一件事就这么大,后面的事得多大

“嗨,不要紧张嘛。我这人吃甘蔗,向来都是先吃大头后吃小头,剩下的事就是小事了。”

“你也知道,承蒙陛下信赖,叫我节度鲸海,移民实边,以防罗刹人成东虏之患。此事对朝鲜国也是好事,东虏之害,你们也领教过。”

“但是吧,这移民实边去海参崴,还要绕路对马,实在有些远。好在,威海到平壤,也不过两日之程;从平壤陆路到元山,亦不过数日车马。再从元山到海参崴,那也不过数日船程。”

“沿途移民,皆结对而行。一不扰民,二不劫掠,三不逗留。此事,你也顺便提一句。”

这是他一直想在朝鲜办成的事,这事儿从提出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可惜并无什么进展。如今好容易得了机会,自是要一并办到。

一则加深对朝鲜的控制,二则想要稳固鲸海、移民北海道,这条路线也必是要打通的。

然而这可并不是刘钰所说的“小事”,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件大事。

朝鲜使臣愕然无比,忍不住就要拂袖变色,可深吸一口气后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气愤,堆笑道“鹰娑伯,此事可非小事啊。”

“怎么不是小事了天子遣人戍边,过诸侯之境,有何不可昔者周天子伐虎方、扬越,过七十二国,难道周宣王还要先让辛伯、谋父去各个诸侯国交流方肯允许过境”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时代早就变了,朝鲜使臣心想我们虽说是朝贡国,名义上是诸侯,可却根本不是一回事。

刘钰见他不说话,又道“天子派我经营鲸海,难道不是为了防备罗刹吗罗刹若是南侵,破巢之下安有完卵按说这开拓鲸海的钱,你们也该出一些才是。再者天朝建海军,难道不正是为了防备倭人攻朝鲜之事吗这海军的钱,你们也该出一些才是。”

“天子仁德,不叫你们出钱。我就不过是借路戍边,你们还叽叽歪歪的,大可不必。”

“如今可不比从前,西洋人自万里之外,一路灭国无数。若无天朝照顾,宗藩诸国谁能安稳”

“朝鲜与之天朝,非唇亡而齿寒,实巢穴于鸟卵。父母之国,必护子邦。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如今又是教你们收取关税为费、又是要实边鲸海护全你们,你们却支支吾吾,实在是竖子不足与谋。”

朝鲜使臣哀叹一声,像是要把今日淤积的愤懑都叹出来一般。

久久不语,心道以利假仁,岂能久乎岂能久乎

暗地里呼号诅咒了许久,终究没奈何地点头道“此事我这便派人回国,报知王上。却不知鹰娑伯还有何事一并说了吧。”

“别的倒是没有了。”

“那我就先告辞了。”

朝鲜使臣片刻都不想再留,刘钰也没有留客的意思,加之刘钰也不会吟诗作对,和朝鲜使臣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剩下的事都要礼政府去办,且非是一日两日能解决的,日后的唇枪舌剑也和刘钰没什么关系了,便连句客套话都没有就送朝鲜使臣出了府门,目送他们离开。

朝鲜使臣一走,刘钰也要离开。伯爵府还要为结婚做准备,一群人正在那忙碌,都是父母那边的人在管,自己搏出来一个伯爵之后,和兄长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当真是兄弟和睦,家里人一并张罗。

他的心腹人也不在这里,府中的人都是父母那边给找的,没什么心腹,只是分出来几个能管事的,先把这边照看起来。

正要离开,就见打远处来了一辆四轮马车。片刻后,又胖壮了一圈的田平从车里跳出,直接喊道“守常兄,我来的还真是巧。”

刘钰一怔,奇道“你不在松江,怎么回京城来了”

“嘿我父亲如今管着外交,又要分出西洋诸国关税的事,松江这几年越发成了钱袋子,正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如此还得多谢守常兄的折腾不过也算是升了一升。”

语气还是熟络的玩笑话,见刘钰府上正忙着,便道“我也不去你府上了。且去找一处僻静地方,饮上几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