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543章 萌芽?萌个屁

新顺1730 第543章 萌芽?萌个屁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荷兰人的毒计,就像是德川吉宗离间刘钰一样,恶心到极点的一种公开的投毒。

即便当时没人信,或如德川吉宗的信当时肯定无法离间,然而将来呢

一旦出了意外或类似的事件,必会有人把这些话翻出来。

史世用就算是有心帮刘钰,可这件事又不是私下里说的,而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谈的。

他若不说,皇帝那边也交代不过去。

况且,瓦尔克尼尔说的也不完全是假话,这种说真话的投毒,最是恶心。

东印度公司从开普敦到日本,拥有广袤的市场,才不过几万华人的劳动力,这么大的市场就无法容纳,竟能搞出“相对过剩”这种情况。

大顺如果要兴办手工业,这得需要多大的一个市场规模

更诡异的是大顺拥有此时世界最多的人口,从明朝开始几乎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白银流入,但整个大顺的消费能力差到出奇。加上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内部市场几乎是半死的。

巴达维亚的事,或许终究会给刚刚起步的大顺手工业工厂,蒙上了一层阴影。

也需,会让皇帝看到了这些新事物美好背后的可怕。

月后,史世用回到了京城。

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将在巴达维亚的事如实汇报,自然也包括了瓦尔克尼尔最后说的那番话。

即便他不说,也自会有别人说。

这番话之外的事,皇帝并不是太在意。一切都是按照枢密院那边定下的战略,完全捏住了荷兰人的命脉,就像是乐府指挥雅乐一样顺从着朝廷的节奏。

最后的这番话,史世用也看不出皇帝的态度,只是觉得皇帝好像很在意,不但听史世用复述,还将瓦尔克尼尔说的那些东西的一问,仔细看了看。

实际上大顺已经在几年前发生过类似的事了。

6年前,苏州府长洲县,爆发过一次轰轰烈烈的织工罢工事件。

这本来是一个县的小事。

但这种事,从县令到州牧,全都是第一次遇到,一下子懵圈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处理农民起义,他们有经验;处理要求永佃的请愿,他们也有经验;处理商人罢市,他们还有经验。

唯独就是织工罢工,这件事他们是真没经验。

之前没发生过,怎么处理

而且织工选择罢工的时间,正是各外国公司前来订货的时候,于是只好层层上报,直接报到了紫禁城里。

整个事其实很简单,当时刘钰还在威海练兵,这事他根本没机会参与朝会讨论。但以他的常识,连脑子都不用,用腚都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不是要求改善待遇,就是要求增加工资,工人的诉求无非这几样。

之所以闹到了紫禁城里,也因为当时一个叫何君衡的机户,也就是有织机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请求朝廷“勒石永禁叫歇之事”。

何君衡是有朴素的阶级意识的,明显感觉到日后这种“齐行叫歇”,也就是全行业大罢工的事,在苏州、松江等地会越来越多。

但朝廷从未有过法令指导这种事该怎么处理,所以最好就是以此事为判例,立碑、勒石,日后作为指导性的判例。

作为机户,他不希望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更不希望一发生这样的事,平日里交好的县令大人不知所措。

全行业的叫歇,县令也不敢轻易动手,怕闹出大事件。

朝廷最后出面,派人在苏州府立了碑文。

碑文可想而知,大体就是两部分。

第一部分,这次叫歇罢工的缘由,一定是织工里面有坏人,心怀鬼胎,用心险恶。

但是,大部分人是好的,是被蒙蔽的、不明真相的。

所以,第一部分说某不法之徒,不谙工作,为主家所弃,遂怀妒忌之心,倡为帮行名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使机户停职,机匠废业

第二部分,肯定是怎么解决。

但这个时代不是19世纪的美国矿场铁路,机械时代随便抓几个人就能干,敢闹事的直接让公司枪手打死完事。

这时候是手工业工厂,织工是需要技术的。

这不是后世的蒸汽机纺织厂,抓个包身工就能操作机器。能织绸布的,这时候克也算是技术工种了,所以还不能杀。

只好妥协了一下,从原来的按天算工资,改为了计件工资;每年的六月初一、七月初一和八月十五,机户得多给机工一钱银子,作为福利。

从按天算到计件工资、再到给酒钱福利,整体上也算是增加了工资,这件事也就这么解决了。

最后,朝廷、何君衡等资本家、织工代表等几方人,一起在苏州府立了碑文。

其碑曰

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

这个碑文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个把持行市律究处。

因为,之前没有爆发过类似的齐行叫歇的事件,哪怕是县令大老爷断案向着何君衡,耐不住整个苏州府的织工都罢工了,县令怕闹出大事,也是头疼。

按照啥法律判

翻了大顺律翻了半天,也没找到类似的情况,更没说该怎么处置齐行叫歇事件。

但立了碑文之后,也就有法可依了。

顺承明制,大明律之户律市厘把持行市罪,大顺基本也就是照抄过来了。

户律市厘把持行市律,在大顺律里排在第149条,下辖15个小款。

包括牙行、对外通商垄断、朝鲜琉球朝贡贸易反欺诈、漕运中途勒索、府兵盗卖半官方的马匹、汉苗交界处贸易准则、衙门和官方买卖等等。

全,基本是挺全的。就是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比如现在松江的贸易公司的买卖制度、比如虾夷的买扑承包,就完全套不进去,只能特事特办。

依大明律之条款,“把持行市罪”基本有三种处置方式。

杖八十。

这个不给钱贿赂,正规执行的话,必死。

鞭笞四十。

这个当时死不了,但基本上也差不多。

大面积的背部鞭痕,缺乏处理,很快就会葡萄球菌感染,最后“发疽而死”。

最后就是“如盗窃论”。

至于之后断案怎么断,也就很清楚了。

如盗窃罪的前提,是在贸易交易中用非法手段拿到了利益、并且拿到手里了、退赃也不管用,一律按照盗窃罪处理。

那么,如果日后织工在齐行叫歇,并且取得了胜利,争取了涨工资等利益,全都按照“把持行市”律之“如盗窃论”的盗窃罪处理。

依大顺律之规定,盗窃未遂者,鞭笞四十。

但如果已经罢工成功,增加了工资,那就不算盗窃未遂。

钱都拿到手了,工资都涨了,肯定是已遂啊。

而同时,古代中国的律法对盗窃罪罪额的规定,是比如十个人合伙,偷了100钱,每个人不是按平均10钱的罪去定罪,而是按照每人都偷了100钱的罪去定罪。

所以,一旦叫歇成功,每个人涨了一钱银子,那么全行业1000人,就算100两的大盗窃罪。

“依罪,盗银百两,流三千里戍边、免刺字、杖四十”。

基本上,这件事勒石之后,齐行叫歇的成本就大规模增加了。谁也不想最后流刑三千里。

这件事既算是所谓萌芽的一个证据,也算是朝廷根本不懂啥叫新时代的一个证据,甚至都没有专门立法。

旧的大顺律修修补补继续用,而修修补补的大顺律里关于“把持行市”的律法,抄的是大明律。

大明律中,关于把持行市的法律,抄的是唐律疏议。

基本上算是千年前的棍子打现在的人,一杆子抡到西域还是万里佛国的时候了。

如今史世用又把巴达维亚那边的话一传,皇帝自然想到了几年前织工叫歇的事。

不得不把刘钰、刑政府尚书、户政府尚书等几个人全都召见到身边。

李淦并没有单独召见刘钰询问这件事,也没有上来就问类似的事如果发生在大顺该怎么解决。

待人都来了后,转而询问刑政府尚书,如果巴达维亚的事发生在大顺,该怎么判刑、依何等罪

刘钰跟睡着了一般在那杵着,皇帝不问,他也不说话。或者,他根本没把这件事当个事。

皇帝问刑政府尚书,刑政府尚书便从专业角度先谈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之首罪,当在糖厂承包者。”

“若在本朝,瞒报人头、拒缴丁税、数额较大,按例当杖八十,追缴欠额。”

“但此事若真这么办,臣等考评之时,也定会给当地县令安一个考核乙下的差评,基本上这辈子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若是这般做,糖厂必要倒闭歇业,雇工闹事,必要大乱,这是只知律法而不知变通,实难堪大任。”

“但此事,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早晚还是要出事的。”

“所以当地县令多半觉得,只要不在我任上出事就好,自己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留给后来的人去解决,只要别在我手里出事就好。”

“最后越压越多,将来爆出来的事也就越大,早晚会有倒霉的,可别是我就行。”

“不过,本朝既已免了丁税,此事倒也不用考虑。但商人求利,毫无道德,多半还是会压榨。压榨过狠,纵无丁税,雇工依旧闹事。”

“所以,此事无解。”

“最好的办法,也就是不准开办糖厂等等。此谓之治本之法。”

“亦或者,复周礼之旧制,皆收官营,再置官籍工匠,尽归匠籍,专门管辖。”

刑政府尚书回完皇帝的话,又悄悄看了眼刘钰,又补充道“陛下如何问,臣就如何答。至于做不做,那就不是臣所能建言的。或陛下圣裁、或天佑殿众议。”

皇帝知道刑政府尚书是在做老好人,也不在意,笑着看了看刘钰,道“鲸侯听完这话,是不是肚子里准备了千句百句准备反驳朕想想啊,你都准备用什么词。嗯因噎废食这四个字,肯定都到嘴边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