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783章 作死

新顺1730 第783章 作死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此时做商人,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身份。

身份等级制,是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

林允文打定了继续保持商人身份的主意,难免就会觉得商人的财富和社会的政治地位有些严重不符。

只是这些“大逆不道”的心思,只能隐藏在心里,即便是再熟悉的人面前也不会轻易表露,更不要说写日记这种没事找事的行为。

如今来到他宅里商谈日后西洋贸易事的,都是前几年乡贤祠事件之后决定继续当商人的一群人。

既是都笃定了继续做商人,而不是转型去当乡绅,这西洋贸易也就至关重要了。

“林兄就没从鲸侯那里得到什么消息”

林允文正色道“这话日后再也休说。鲸侯也说过这内幕交易的事,如今朝廷又遣鲸侯来松江府,正是为了处理贸易事宜。我过去虽是运气好,鲸侯不以我粗鄙,不耻下问,讨论了一下关于倭语的事。可我是什么身份鲸侯何等身份即便有心攀附,又哪有机会”

否定之后,问话的商人忙道“林兄勿虑,我等也有分寸,不是问这个。而是说,关于这西洋贸易、南洋贸易的事。鲸侯只说此事约有七八成把握能做成,这剩下的二三成,到底是什么意思之前酒宴上,我等也不敢多问”

林允文依旧摇头。

“此事我也不知。”

“或在庙堂之高、或在九天之外。”

“皆非我等力所能及之处。鲸侯既不说,哪个敢问鲸侯若想说,又何必打此哑谜况于既有七八成把握,也定下来了股息事,我看还是准备银子为正事。”

旁边的商人忙道“银子定是要准备的。只是,这几年朝廷虽然对我等商人也算是宽容,可有些事,终究还是得留个心眼啊。”

“林兄在倭国开国之前,在鲸侯拿到倭国贸易许可证之前,就常跑倭国。想来也知道,这跑倭国的,以前也有为朝廷做事的。云南的铜矿开起来之前,朝廷缺铜,都要去倭国买铜。”

“凡领了事的,一旦不赚钱了,想要退,那就难了。这西洋贸易公司,怕就怕将来朝廷不允许退股,或者就按照咱们定下来的股息发钱。”

林允文笑道“这几年不也搞了不少的募股的有限责任的公司吗这股票不要了,卖与别人便是。之前确实是有你说的情况,但这几年也不曾有类似的事,西洋人也都如此做,朝廷如今也在师夷长技。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非贤不及老聃、苌弘之徒,西夷亦有所长之处可以学。鲸侯这些年一直如此说,我看这西洋贸易,没什么可担心的。”

那商人叹了口气道“西洋人金山银山多得是。钱利一多,难免不会叫人眼热心馋。”

“这不像是对倭国的贸易,几百万两的货物。若真的是全然控制了对西洋的贸易,怕是一年千万两的货利。可不是小数目。”

“便是鲸侯支持,也难保朝中没有眼热之辈。到时候,开拓的事,我们做了;但取利的时候,却将我们推开”

“林兄且想想,前几年的乡贤祠之事。我等哪有什么说话的权利不过是一群最贱之民。到时候朝廷一纸文令,我等能怎么办”

“今日鲸侯得势,一切都好说。将来朝堂之争,或是鲸侯坏了事,你说得准”

林允文听这话,感觉这里面话里有话,便问道“这到奇了。你若是怕,便不投钱就是,鲸侯也没说非逼着你投钱。若要投钱,又何必前怕狼后怕虎,这可不是做大生意的心态。”

那几个商人彼此看了看,终于说道“林兄,我们的意思,是说林兄和鲸侯这边能搭上关系,鲸侯的为人我们也是知晓的。是不是是不是我们这些商人也悄悄结社,借着鲸侯这条线这就算是庙堂之高,朝中争斗,也得用钱不是我们虽不懂,但若缺钱、或者需要用钱的时候,便牵个线,我们给一笔钱,使得朝中的政策向着我们”

“朝中有反对的,肯定也有支持的。若有对我们有利的,这钱,我们也该舍得花才是。”

“朝中若无人,我们不就是一群待宰的肥羊”

林允文被这几人的想法吓了一跳,忙道“休说休说你们这不是作死吗我等使钱给州牧、最多到府尹,这都没事。可若是朝中的事我们竟要参与,甚至还要给钱,这不是给人把柄吗”

“本来支持还是反对,都是公事,各有大义。若是我们使钱,这就是结党了。到时候,朝廷怎么看此事天子如何看此事”

“我听鲸侯说,当年宫中洋人颇多,就太子之事,西洋人便在禁教还是兴教的事上,物色人选,竟有染指宫闱继承之心,终究出了大事,乃至于禁教大风起。”

“你们这么想,可真是作大死啊。这是你我该碰的东西

“万不可这么想万不可这么想啊。今日你们把这话说出来,可就到此为止了。”

“若还想保住脑袋、保住家业,此事以后便是半个字都不要提。烂在肚子里”

林允文心道这几个人是疯了,怎么敢想这种事

他们这些人虽是豪绅,也能接触到一些官员,最起码当地府尹还是常见的。

但是,真正捅到天上的朝堂里的事,他们哪里能明白

林允文也不懂,可好说也跟着刘钰混了几年,耳濡目染之下,再加之上次乡贤祠事件之后有人提点,多少还能明白一点。

朝堂之上,谁最大

最大的那个人,最怕的是什么

本来这种事,朝堂上有争论,实属正常。

有支持工商的、有不支持工商过度发展的,各执一词,即便暗地里也有利益输送,那也还能维持个体面,假装是公事公办、出于道义社稷。

可要是真的大张旗鼓地搞什么结社、搞资金支持、利益输送之类,这可就不是小事了。

朝廷想要办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了。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理由。

关键在于朝廷想不想办、皇帝想不想办。

本来没事呢,真要是搞出个明面的商人集团、在搞出一群在朝中的代言人,那不是纯粹找抄家呢吗

皇帝真想要找毛病,谁身上干净就林允文自己来说,当年破产前搞长崎贸易的时候,走私过、运过违禁品,真想要查,哪能缺了罪名

要说起来,今天出现这种情况,也算是前几年乡贤祠事件的延续。

那件事爆发之后,松江府聚集的豪商阶层先来了一次分化。

一部分走传统路线,化商为地主。

另一部分选择继续做商人的,也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地位严重不足。既然如此,何不琢磨着在朝中和那些支持工商业的人联合起来

朝廷也是个藏污纳垢之地,亦不是天庭之上,哪里不需要钱

若能在朝堂上与一些支持工商业的官员合作,结党成势,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类似于乡贤祠事件的事情再度发生

加之他们在松江府常常接触那些西洋人,一些西洋国家的商人地位,也确实让他们眼馋不已。

潜移默化中,他们也受到了诸多影响。

一部分人,如现在和林允文暗自商量的这些人,琢磨着官商勾结,结党成一方势力。

另一部分人,则开始花钱资助一些反传统儒学的儒生,鼓吹四民一体、工商亦是国本。

甚至有人借着宋代叶适的一些文章,大肆发挥,只说什么“书言懋迁有无化居;周讥而不征;春秋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故子产拒韩宣子一环不与,今其词尚存也。汉高祖始行困辱商人之策;至武帝乃有算船告缗之令、盐铁榷酤之入,极于平准,取天下百货自居之。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使其果出于厚本而抑末,虽偏尚有义,若后世但夺之以自利,则何名为抑”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这都属于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且不说官商结党,尤其是在工商业上绑定颇多的一部分勋贵阶层,很大可能就是商人勾结的目标。

只说后者那番话,简直就是指着皇帝或者朝廷的鼻子在骂了真要是重本轻末,也还算有点道理;但是带着重本轻末的名头,却用来自利,自己发财,这咋能叫抑商分明是打着抑商的旗号,自己去获得商人应得的利益

再要是在欧洲,算不上作死,这可能叫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从北意大利开始,一堆屁大点的小国,商人势力稍微强点,干趴本国的封建阶级还是有可能的。亦或者商人势力很大,本国的统治者不得不妥协。

但在大顺,这就是作死。

这些豪商放到欧洲也算是有钱的大商人,但不管是荷兰还是北意大利还是英国的体量、小农阶层的数量、士绅阶层的能量、中央的集权程度,能和大顺一样吗

这点小火苗,随随便便上面来场玉露恩泽,就全扑灭了。

距离他们能掀翻旧势力,还差得远呢,这时候就琢磨着搞事,不是作死又是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