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790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七)

新顺1730 第790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七)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那海军军官委屈道“鲸侯,某也读过史书。依我看,这王荆公之法,就不错。”

“青苗贷款,免除百姓高利贷之忧。免役法,我看和一条鞭法倒也类似,交钱,花钱雇人出徭役。就这花钱雇人做事一项,如今实属正常。”

“如今朝廷的钱不够用,徭役又不肯多给钱。要我说,还不如直接增税。”

“如今明显钱不够用,朝廷却非要这仁义之名,难不成上面就不知道下面的事我看也未必。”

“照我说,该着变法了”

一旁的松江府尹心道,这鲸侯身边的人物,一个个果然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如今也真见鲸侯得蒙圣眷,他身边的人多有如此说话的,可见骄狂久了。

但要说这办法还真的未必好。

只当说十税一,只给国库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默许贪污**,基层便不乱摊派了吗

人心贪婪,岂有止境

但要说,朝廷的税太低,使得地方上做事真的没钱,不得不自己加税,那也不能说全然没有。

朝廷又不拨钱,拨的那点钱往往又不够用,地方自己不加税,怎么办

上面整天拍脑袋,就像是前些年禁教之后,因着不能做的不如禁教之前,尤其是弃婴之事,面上不好看,便要下面体恤民生,扭转风气,救助弃婴。偌大个松江府,户政府拨给给了400两银子,够干什么的便是不贪,这400两银子能救几个人

还有这驿站,大顺太祖皇帝因何起事、原来是干啥的,朝廷当然对驿站颇为重视。

但是,工资是发够了,理论上也有招待费,但官员经过,其家属可不在招待费里,车马轿夫之类,难道真的让官员自己掏钱

肯定是地方上出。

朝廷往那一坐,给个规定,不准滥用。也不想想,这可能吗

真当人人都是海刚峰呢,谁都敢不给面子到时候来个大官,随便给当地官员穿个小鞋,去哪哭去

朝廷里那群人拿着算盘啪啪一算,觉得这些钱足够。

可要说,许多大臣都是从地方干起来的,难不成真的不知道理论和现实的区别

想到这,松江府尹便道“鲸侯,其实这位将军说的倒也没错。别处我不敢说,但这松江府,倒是可以试行一下。”

“一来此地雇人容易;二来若真能行十一税,也确实减轻了百姓负担;三来松江多有新学,可招募吏员。如今都知道,在海关做事,薪水高。那这招募的吏员,先做征税征粮之事,做得好的,便可迁入海关或是那些贸易有关的地方,亦算一种考核。”

“国课或不变,或略增。剩余的,便留给地方用。又严查加派之事。”

“便如王荆公变法之初,在一府一州之内,只要尽心,完全都是善政,百姓称赞。鲸侯当日在文登州,也支持当地州牧变法。”

“不求推广全国,只在松江府,下官自信还是可以做好的。”

刘钰笑道“你也是郎官出身,难不成不能直接上书你这小心思,倒是活络。”

松江府尹嘿嘿一笑,心道不能和你比啊。你是走军事勋贵的路线,我这以后还要在地方上混,还得跟那些士绅打交道呢。这等断人钱财的事,我提出来,日后也难立足。

反倒是鲸侯你,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反正士绅皆恨了,怕个什么呢

到时候,朝廷下令松江府试行,我这也只是依令行事。可我要是主动试行,到时候雪花似的控诉信就要飞到朝中,我这身板哪像您啊,扛不住啊。

松江府尹笑过之后,叹息一声道“鲸侯可知,这件事一旦提出,要引起多大的风波”

“士绅优免,只是优免的那点国税,真不算什么。别说士绅了,就是普通百姓,真要是按照朝廷规定纳税,一亩地收003两银子,难不成给不起”

“主要还是役和摊派。役,当差,这一来确实关乎体面,按说人人都得出役,前朝不就讨论过类似的事吗结果已经归乡的前内阁成员,直接便道那我直接去押送粮食去京城,顺便让皇帝看看我这老臣还是出役”

“不算体面,只说更实际的事。原本三十税一,士绅们真的就交三十税一。剩下的能摊到他们头上吗”

“这就好比下官是本地望族,家里还有人做官,下官有1000亩地,按照税法,只要缴纳30两银子。鲸侯觉得,我能在乎这30两银子吗剩下的加派、摊派、难不成敢摊在我的头上”

“我奉公守法,并不偷税漏税。我有1000亩地,我差这30两银子”

“可问题是,要是搞十而税一,一亩地征一钱银子,我这1000亩地,就得交100两银子。这能一样吗”

“真要搞十而税一,这才是真正的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而要是仍旧三十税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都是能糊弄过去的。可真搞十税一,糊弄起来就难,这要是刨天下士绅的根。”

“这等事,下官这点身板,可真是扛不住。非得鲸侯出面不可。”

这其中的逻辑,刘钰一听就懂,忍不住叹息苦笑道“他娘的,这叫什么事减税三十税一是恶政,加税到十一税,反成了仁政了”

松江府尹接口道“虽听起来不合常理,但确实如此。”

“前朝云食禄之家与庶民贵贱有等,趋事执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若贤人君子既贵其身,而复役其家,则君子、野人无所分别,非劝士待贤之道。自今百司见任官员之家,有田土者输租税外,悉免其徭役。”

“既是贵贱有别,士绅免其徭役,也属正常。理论上,田土税是不免的。以前朝税率,河南诸多土地,一亩地只收一分的银子。001两。鲸侯也知,这一亩地就算产一石米麦,也能有个七八钱银子,就算不逃税,那也不值一提。”

“可现在,却要加税,再用税前雇役。鲸侯可知,这就没空子钻了不说,亦是说免役的优待没了。”

“既然百姓和士绅,都免役了。这高低贵贱之别,体现在哪呢而且士绅的负担,一下子比之前重了三倍,肯定是要被恨之入骨的。”

“你说小农,真要是能贯彻只征一税而不加增,莫说十税一,便是八税一、五税一,他们都要皆呼善政。然而,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别处我不知,但我知这松江府,便是前朝因着陈友谅张士诚事,松江府税重。及至加派三饷的时候,国税课完,理论上也只不过一钱二分银子。可实际上,国税课完之后的加增,小民一亩地要课三钱甚至四钱的税役赋。”

“是故下官说,此事一说,必然要出大事。下官实不敢提,其实下官想过,但”

他但了一下,随后道“晁错能死,但若献策的是卫长平、霍冠军呢况且,小人区区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松江府尹,哪里敢比晁错”

现实和理论的巨大反差,让刘钰也是唏嘘不已。税低了是恶政、税提高反而是善政的奇葩现实,让刘钰深感无力,一时间只觉得毁灭吧,掀翻了重来倒是简单百倍。

“若在松江府试行,你可有把握做成”

强忍住心下忽然涌起的天翻地覆的心思,如此一问,松江府尹道“把握几何,下官不好说。但若想做,只能先在松江府试行。”

“若不然,一旦搞出,士绅必然要加租,搞得民怨沸腾,甚至百姓起事作乱。到时候,上一幅流民图,这加税的恶政就非得废除不可,鲸侯岂不也受牵连”

“然而松江府就不同。他们敢这么干,百姓也未必起事。或来做工、或下南洋,他们也折腾不起来。再说了,难不成他们自己种地到时候,还不是只能降了租子,叫人回来种以便收租”

“下官这也是为鲸侯着想。在别处干,非要出大事不可。但若在松江府,下官还是有信心做好的。”

刘钰点点头,心道确实如此。然而旁边又有一军官道“可这押租制,我看还不错。这押租制的前提,就是正税低、乡绅可以避开杂税杂役。是以才会出现买地求佃的状态。若是正税高了,这押租的钱,必要上升。每年的正税,也得押租者交着。”

刘钰嗯了一声,却并不直接说同意还是反对。心想任何政策,都很复杂,正反两面、日后影响、阶层利益,都得考虑到。

这最终还是落到了朝廷或者政府的终极理想上。

朝廷得有个目标,以这个目标为基准,才能判断政策的好坏。

靠近目标,便是好政策。

远离目标,就是坏政策。

关键还在于这个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法评价政策本身的好坏。

“罢了,这农村、农民、农业的事,我再考虑考虑。如今也该去一趟城中,看看那些手工业者,那些机户机工。看看他们有何期待,亦或有何想法。”

“至于税制是否变动,总归要围绕一个前提。那就是,保松江府的工商业,一切以松江府的工商业为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心里先想清楚自己到底要鱼还是熊掌。”

“至于别处,暂时我也不想管。看看再说。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