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866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二)

新顺1730 第866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二)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2:11: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句话,显然有许多不同的解读。

恩赐的东西,不是手摁着国王皇帝的脑袋逼出来的东西,确实随时可以拿回去。

这玩意儿,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一群人推翻一群人的战争。

但,这种解读,在一个正统的大顺人那,是解读不出来的。

只有刘钰这样的被康不怠称之为“根本不是大顺人的大顺人”,才能如此解读。

而在雷霆雨露皆是圣恩的大顺,这种解读本身就是难以触及的。

直接理解字面的意思,才是主流。

果然,这话说完,一众商人纷纷面向京城方向,颂道“此皆陛下洪恩浩荡,我等谨记,不敢遗忘。”

说到这里,看上去刘钰在履行他“兴国公”、“朝廷勋贵”身份该做的一个流程。

等着众人以为的这个流程过去后,众人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可担忧的。

听上去,更像是一个流程,亦或是说一些朝廷的套话。

毕竟,刘钰都先说了,事情成了,那走一走皇恩浩荡的流成,众人觉得这也没什么。

偶尔有那么一些人,会有别样的想法,但这种想法也只是内心的一颗将将萌芽的种子。

待看上去像是流程的流程走完,刘钰又道“之前我说,对西洋贸易,要朝廷监管,你们一些人难免觉得不舒服。甚至觉得不应该。这种想法,也是有的吧”

“你们不说,我也知道。”

“今日好事,我却偏偏要说当年的事,自有原因。”

“其一,让你们出去单干,没有朝廷监管,你们就很容搞出来宁波帮、漳州帮那样的事。如今可能还要加上京畿帮、扬州帮、苏南帮、广东帮”

“从当年日本贸易的事开始,我问一句,你们这群人可有英豪,把一众去长崎的商人团结起来。说不能让日本人拿回去铜的定价权,咱们要团结一致,把铜的定价权夺回来”

“日本人固然有贸易信牌,可你们难道没有资本没有在陆上国内在货源上动手脚的能力”

“从对日贸易不再归郑氏垄断开始,至十多年,历史给了你们五十年的机会。但历史证明,你们不行。”

“你们别不服气。我自有官方的手段,但我没插手之前,你们就没有商人手段把这件事干成”

“也不要找什么这种原因、那种借口。又是倭人收紧贸易、又是倭人团结什么的那当年咱们把握铜定价权的时候,倭人怎么那时候就没有团结这个特性了若真有本事,自是可以的。”

这一通话,让许多商人心里低头。

但也有些商人内心很不服气。

觉得刘钰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哪有这么容易

你能成事,不是因为你能力之外一切为零,而是因为你有朝廷做后盾。若我们有这后盾,我们未必就做不成。

但接下来,刘钰说的第二个问题,就让这些心理不服的人,彻底沉默了。

“其二,我说你们根本成不得事,你们或许不服。今日我便说说,当初朝廷为什么要插手对日贸易。”

“我只问你们一句若是没有之前朝廷的插手,不说别的,只说就算今日朝廷允许你们垄断贸易、就算朝廷帮你们把南洋摆平了、就算朝廷与荷兰人都谈好了”

“甚至,就算你们买到了跨洋贸易的船。”

“那么,跨洋贸易的水手、从这里去阿姆斯特丹的海图、从这里去荷兰国的季风洋流图你们有吗”

“你们赚了那么多的钱,可培养了几个不用背针路歌、可以靠天文学导航的人可试探着走一趟欧罗巴,绘制一份海图,为将来做准备可培养了足够基数的候补的跨洋水手可有人专门去学西洋各国的语言,去分析他们的货物需求”

“当年荷兰人来京城朝贡,顺便请求取缔澳门贸易的时候,荷兰人走的运河。沿途测量运河的水深,并且得出了若与天朝开战就该截断运河的结论;还测量了从清江口到济宁的运河深度。”

“你们之前也有不少去巴达维亚的、去长崎的,甚至祖上还有去过江户的。那么,你们知道多少“

“当年法国人盯着人参价格,亲自去山东辽东考察,测量纬度,得出结论,在阿美利加洲的同纬度地区,可以尝试去寻找人参。”

“你们做过什么类似的事没有”

刘钰冷笑一声,明知道其实有些地方强词夺理了,甚至有些地方纯粹是部分实话其余是编的。

但他还是在冷笑之后,把话说完了。

“你们呀,其实被天朝的百姓惯坏了。甚至你们经商赚钱,靠的也不是你们自己的本事。”

“而是靠天朝万万千千的女子,织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刺绣;靠天朝劳苦的窑工,烧出了独步地球的瓷器;靠着福建的茶农双手,搓出来了最清丽的嗜好品。”

“天朝万万千千的劳苦百姓,让你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商业竞争,因为坐在家里就能收钱,最多也就是跑到南洋,从来不愁货卖不出去。”

“荷兰的商人为了他们的呢绒能卖出去,要和英国法国争个你死我活;为了他们的葡萄酒能卖出去,要拼尽全力。”

“你们以为你们会经商”

“不,你们本质上,还是坐在家里收钱。哪怕是去南洋、去日本,本质上还是靠着天下独一无二的百姓生产的一切,没人竞争,还是坐在家里收钱。”

“所以,我说,你们不行。”

“你们还要多学习。历史已经证明你们不行,我得让你们学得行。”

“故而,我才要来监管你们。”

这爹味十足的理由说完,之前那些心里有些不服去的商人,也一个个低下了头。

本身,大顺的环境就是如此。朝廷监管才正常,不监管才不正常。

这道理,本来是不用讲的。

而刘钰和他们讲道理,本身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尊重,即便话说的这么难听,在他们看来亦是尊重。

至于刘钰说的那些事实,在场的,没人能够反驳。

西洋贸易,本就不是简单的事。

而这里面最最最最简单的,就是刘钰说的水手、远洋船、海图、语言这些问题。

确实如刘钰所言,就算朝廷把一切安排好了,让他们组建西洋贸易公司,没有之前的铺垫准备,他们能做什么

靠一群背针路歌的,背到欧罗巴

还是放着洋流不走,按照唐宋时候的旧路,沿着海岸线前进

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

甚至在场的每个人,在听到组建西洋贸易公司的时候,都只有兴奋,不会有人怀疑招不到合格的水手、招不到合格的舰长、招不到合格的通译、没有合适的海图。

而这一切,似乎,真的如刘钰所说,要从当年他去日本夺走了大部分人的贸易许可证、用狮子吃独食来劝架群狼的那一刻开始说起。

今天看来,水手、舰长、海图、贸易品、洋流图、远航船,都不是问题,连被考虑的资格都没有。可要是没有之前的准备,这些,就是要被考虑的头等问题。

现在水手不缺。

对日贸易公司当初组建的时候,就被刘钰强制用远航船,被迫以承担“军事义务”的理由,培养了大批可以操作远航软帆船的水手。

海军建设,定期退伍制、以及远洋贸易公司优先招收退役水手的制度;远洋贸易公司辅助海军培养水手登记制。

造就了今天他们根本没考虑过水手的问题。

现在舰船不缺。

几个为了制造军舰而准备的大型船坞,完善的柚木、桧木、橡树采伐、运输、阴干业务,保证了大顺在逼急眼的情况下,不考虑阴干木料增加服役年限的情况下,可以在两年内迅速拼出一支强大的半一次性舰队。

对东北橡木的控制、对台湾桧木的开拓、对南洋柚木的贸易,保证了大顺在没有英国植树法的条件下,确保了百年海军成为了一句过去式。

大顺的造船能力,已经完全够保证足够的远航船需求。

工匠不是一天冒出来的,是刘钰从威海时候开始造舰,从逼着对日贸易公司必须用远航船作为军事义务,保证订单培养出来的。

如今所差的只是足够的、非朝廷和海军部的订单。

现在海图也不缺。

平准噶尔之后的归还瑞典战俘,看似是一场外交行动,看似是吓唬罗刹国为了谈判得利。

但实际上,得到的,却是几十份完整的航海日记、海图记录、经验报告。

之后以贸易禁运威逼、以对罗刹外交施压利诱,拿到了与瑞典东方公司合作的机会,开启了定期发往哥德堡的商船船队。

培养了足够了、可以走欧洲航线的船长、大副、水手长、导航员。也拿到了足够准确的海图。

而当初为了这种欧洲到东亚的海图,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之间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间谍故事。

可在大顺这里,没有什么传奇故事,只是靠着外交贸易讹诈,跟着瑞典人走熟的航线走了几圈。

现在贸易品消息也不缺。

现在通译也不缺。

至于大顺为了贸易,和法国、英国、荷兰、瑞典之间的诸多博弈,为了发展贸易在欧洲合纵连横,搞了三次政变、自己冒血买法国人参、让英国人去打吕宋等等,这些刘钰并没有说。

但只是他说的那些,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东西,就让这些商人沉默无语。

原来,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

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