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夜阑京华 > 第三十一章 雪夜照京华(4)(湖色床帐在灯光里的影子像...)

湖色床帐在灯光里的影子像湖水,她像坐在水里,水波纹般的光晃到谢骛清的眉眼上,在他脸上变幻着。刚才还在想方便门。他换了军装,被藏在院子里这张八步床上,可不就是方便门她为这念头笑了。

她轻声道“好像你每次来,都是为了给我过生日。”

“想要什么”他柔声问。

同样的问题。

“谢骛清的一句实话。”她笑说。

谢骛清道“这回,猜不到你想听什么。”

“不能做谢卿淮一样的谢骛清,会不会很遗憾”她不喜欢别人误解他。

他笑“完璧虽好,世所不容。”

他又说“有弱点,就有机会被收买。杀了我,我的兵也不会是他们的,和我结盟才是他们想要的。如果我是谢骛清,态度暧昧,擅长明哲保身,对北面的人来说就有拉拢的机会,他们就少些杀我的念头。如果我是谢卿淮,上次入京,就已经死在牢里了。”

“辛亥革命前,北吴南蔡两个将军最有名。北方的吴禄贞抗倭反清,雄才伟略,一代爱国将领却死在了暗杀里。我曾见过这位长辈,他若还活着,如今的西北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他轻声道“活着,很重要。我们这些将领都想死得其所,而不是随便谁的枪口下。”

他的声音清润,温柔时,能化了人心。

谢骛清将灯关了。

他道“女孩子找我,也不只为了谈情,许多都是帮人送财的。”

何未被逗笑了,在乍然的暗里说“那你去快出去,少在我院子里,多出去见几位佳人。见几次就有能几百把枪,搞不好遇到豪爽的军阀姨太太,就有一架战机了。”

谢骛清佯作思考“二小姐不愧是生意人,这笔账算得好。”

两人相视笑了。

谢骛清系上衬衫,平躺下来。他很累了,须睡一觉。等人躺下,闭上眼,他想到,这样简单庆生的过程也不知道能不能让她真的高兴。

他的呼吸渐平静。

她往锦被里躺,在被子里碰到他的衬衫前襟,想试试他是不是真睡着了,解他刚系上白色纽扣,一颗一颗。她闻着他脸上牙膏粉的香,悄悄将唇印在他的下巴上。

他十七岁初到四九城,站在夜色里城门下看德胜门时,心里只有推翻清王朝,有光复大义,有重振河山不知儿女情长,该想不到十数年后,会躺在这北京城的一间深宅大院里,躺在一个女孩子的身边,衬衫被解开

今夜的苏合香是越烧越浓烈。

谢骛清的衬衫很滑,不晓得什么料子的,倒是白,干干净净的,她摸他衬衫的领子,终是往上挪了两寸,慢慢地将唇压到他柔软的嘴唇上。

她自觉闭上眼,没察觉谢骛清已睁眼。

等到感觉男人的手压在自己脑后,张开唇,回吻住自己,她像被电到似的,浑身酥酥麻麻的。谢骛清的手滑下去,隔着轻绡衫子,搂她的腰。

他想睡,就是想避开过于频繁的亲热。

但喜欢的女人解自己的衬衫,亲上来,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压制住身体的反应。

谢骛清按住她的腰,和她轻吻。那搂着她的手,越发地热。

没一会儿,谢骛清偏过头,到她耳旁轻声说“不想睡了”

她脸热,其实就想亲亲他罢了。

他笑着,摸摸她热乎乎的耳朵“今晚确实累了。若是做什么,怕顾不到你太多的感受。等过两日再说。”

这回谢骛清真睡着了。

西次间和这里隔着一扇门。

她隐约听见扣青结结巴巴对莲房说,外头落雪了,她年幼长在南方,入京后每年见头场雪都要欢喜雀跃一番。莲房轻声提醒说,里边都睡了,小声些。

这对话,这雪夜,隐隐像曾发生过。在她初见他那夜。

人生在世,不过是一日接着一日,一年接着一年。日日有夜,年年有雪。她趴在枕头上,怕睡得太熟,翻身压到他伤口,特意用锦被堆了个屏障,隔在两人当中。

睡醒时,天还在飘着雪,下不完似的。

谢骛清不在。均姜说他被二先生请去了东院儿。

她找去书房。

二叔在喝药,谢骛清照例在熏香旁的高背椅里坐着,应该也没到多久,军靴下有化雪的水渍。他正和何知行聊着实业兴国“国力是根基。我自来敬佩如何先生这种致力实业的。吾辈军人可驱外贼平战乱,而华夏复兴之法,仍在教育与实业。”

何知行笑了笑“若说实业,香帅为先驱,我等后辈只求延续,勿要辜负前人心血。”

晚清总督们常被人称作“帅”,这帅那帅的,张之洞这一香帅确实当之无愧。冶铁纱线棉线枪厂铁路还有兴建的各大学堂,都是为后辈留下来的丰厚财富。

他们说了没多会儿,林骁在外提醒,时间差不多,该走了。

谢骛清等林骁退出,放下茶杯。

“何二先生,”谢骛清立身而起,“谢某今日来,是想当面定下和未未的婚事。二姐电报里说,那日先生没点头。”

何未错愕,在眠鹤吐出的香气里看二叔。

何知行笑着说“有些话须当面问清楚,再让她自己拿主意。”

何知行跟着道“将军少年成名,掌两省重兵,位高权重,从各方面看都不辱没我们未未,对这门婚事我是满意的。未未的年纪也当结婚了,她家里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年纪早有了第一个孩子,我没道理拦着她。只是你们两个一南一北,婚后如何相处”

谢骛清和何知行对视着“等北伐结束,南北统一,我自会北上,常住北京。”

何知行笑了笑“若北伐败了,怎么办”

屋内静下来。

谢骛清沉默许久,低声道“今日当着九先生的面,谢骛清做一个承诺。在我和未未的婚姻上,未未有全部的自主权。她可以随时结束这段关系,不必征求我的意见,谢家也绝不会有异议,更不会阻拦。”

“那谢将军自己呢若你身不由己,负了她当如何”

屋子里再次静了。

何未敛住了气息,猜不到他会说什么。

其实只几秒,却像过了许久。

谢骛清凝视着她的双眼,轻声说“家国与卿,皆可舍我,绝无我负二者之日。”

她和他对视着。

这就是谢骛清的回答,郑重而平静。

何知行轻叹口气,手撑着卧榻欲要起身,何未想扶住他。他摆摆手“在此处等着。”他慢慢撑着腿,让膝盖适应站

立的承重后,去书桌旁,亲自研磨了墨。

她和谢骛清跟到书桌旁。

直到二叔写完一张纸,吹干墨迹,交给谢骛清“这是未未的生辰八字,你先带回去。北伐之后,再来下聘。”

这是驳了他们现在结婚的想法。

“好。”谢骛清略一颔首,答应了。

他将那张纸接到手里,对折,放入军装内。

因北京饭店遇刺一事,谢骛清的行李已搬到六国饭店。

何未送他到大门口,在门内告别“二叔万事都为我想,你别介意他说的话。”

谢骛清似不在意方才的事,反而说“在天津我有个小公寓,原想从奉天回来带你去。那是给你的二十岁生辰礼,有机会带你去。”

她故作轻松地揶揄“看来,你在北方有不少房产。日后要好好查查了。”

他笑。仅有两处,如今都是她的了。

她不舍地目送谢骛清迈出大门,在门外等候的十几个军官的围护里,上了轿车。

大门外积雪厚重,茂叔带人铲着雪,见谢骛清的车要走,过去打招呼让他们再等等。林骁好脾气地立在车旁,说,没关系,等着就好。

在外人眼里,谢骛清只是今早刚到,无人知晓昨夜西院住着谁。

谢骛清靠着车座椅,闭目养神。

林骁上了车。

谢骛清轻声说,不必等了,绕路走。不然,未未一直站在门内等着看车离开,太冷了。

回到书房,何知行问她“怪二叔吗”

她轻摇头“二叔不点头,我不会嫁的。”

何知行轻声道“他和召应恪、白谨行不同。二叔不反对你们谈感情,但现在结婚会惹来许多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见她难过,二叔一叹,又道“执意要结婚的话,至少等南北开战,看看真正的形势。”

二叔有话没说完,他也想看看谢骛清娶她的决心。

因北京饭店遇刺一事,谢骛清的行李已搬到六国饭店,办了入住。

上回他身为人质,那些老狐狸表面功夫都还是要做的,如今就在北京最高档的新饭店受了伤,谢家,谢家四个小姐和夫家,还有相关联的人都致电过来问责。

其中一个人还是当年在北京主导囚禁过谢骛清的,下台后搬到了天津租界养老。那老狐狸特地发电报,“义正言辞”指责行刺的军阀残害爱国将领,仿佛忘了先前自家做过什么。

京报上,也在昨日对此事有了大篇幅的抨击文章。文人的笔,军阀的枪,已在北京城对峙多年,这一届军阀刚上台,对民间的风评十分在乎。听说当天就有人带着大笔的钱财,去到魏染胡同,想买那个记者封口,不过被赶出来了。

何未翻看着会客室的京报,想到那位在火车上见到的记者。

文章配的照片是北京饭店外景。虽有谢骛清的名字和两位遇刺代表的名字,却不见本人照片。以他的谨慎,是不会在报章上留下照片这等东西的。

“二小姐今日生辰吧还来办公”经理端茶进来。

“没事情做,就来了。”

“生辰日,该去消遣的。”

“每天都在陪着人消遣,今日不想去了,”她合上报纸,“以后办公室不要留报纸,多准备些无关紧要的书。不然被有心人看到,要找我们麻烦。”

经理谨慎应了,收走报纸“职员去报社送船票,顺路带回来的。”

航运公司在一个四合院儿里,是昔日何二家,二叔买下官宅后,将此处做了办事处,离报社所在的宣南不远。宣南一带是闻名全国的地方,是文人荟萃之地。过去有“宣南士乡”的说法,入京赶考备考的学子住在这里,而如今,这里和申报所在的上海望平街齐名,是中国的两大报业中心。

北京这里最有名的进步报纸就是社会日报和这个京报,两个主编不是经常在牢里走一圈,就是被下格杀令。

她在家里心乱,想来办公室找些事情做。

北京办事处空了一个月,堆积了许多账目。除了会计,在整个办事处只有她看得懂。

过去她最头疼学这个,有一日家里的老账房先生说,那些前清王爷、达官显贵们的家产败得十分快,有生活奢靡的缘由,也有他们本身不会算术,常被家中账房糊弄的缘故。旧社会里的公子文人以不摸算盘为荣,对他们而言,那一双手就是用来捧书写字,握杯持筷的。

她被老账房先生一说,倒有了学的兴趣,渐学出滋味,入了门。

她捻着精巧的玉算盘珠子,看账入神,经理叩门,说家里有电话过来,但接不通办公室这里的电话机。何未看账目喜安静,习惯将电话线拔了。

她插好,拨回去,接电话的不是莲房、均姜,而是七姑姑。

七姑姑接了电话,只说一句“先回家,现在就回来。”

电话挂断,她不敢耽搁,拿上手袋,匆匆离开办事处,坐上了车。

一路上心惊肉跳,后悔没多问一句,以至于根本不晓得发生什么。

何未催得急,车在路上两次打滑,她定了定心,说“照常开。”万一撞到了,怕更拖延到家的时辰。

一进府里,莲房就满眼的泪,上来抓住她的两只手“二先生”

何未见她这般,心急如焚,抛下莲房往东院儿跑。

她跑着,猜想是因自己和谢骛清的事,让二叔闹到病发,心如刀绞。未料,一跑进东院,就看到里里外外站满了人,都是何家宗族的小厮。而那些主人们,全都在二叔住的正房里坐了个满满当当,何未一迈进去,见着自己的亲爹就晓得这回是因为他。她刚要往卧房走,瞥见正房厅堂的桌上摆着一个牌位,上写着“何汝先”。

她心中一震,欲要质问父亲为何祠堂的牌位在此处,被立在卧房门口的七姑姑叫住“未未,先进来。”

何未强迫自己冷静,在七姑姑挑开的帘子下,进了卧房。

暗金色的帘帐里,二叔无知无觉地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一旁是家中的老中医,还有茂叔和均姜。何未眼一红,眼泪直接掉出来。

她想握何知行的手,怕自己手凉,挨着床边坐了,轻声叫“二叔。”

“现在听不到,”老中医低声说,“等等看天亮,也许能醒过来。”

在壁灯的光里。

她看着何知行的面色,眼泪在脸上,屋内无人再敢出声,担心着何知行。

而隔着一道墙,外头却热热闹闹的,仿佛宗族间的寻常串门。有人问,何时准备晚饭,是叫来这里吃,还是去定个酒楼

有人假惺惺地说“二哥还没醒呢,家里吃吧”

七姑姑把卧房的门关上,稍许挡掉了吵闹。

何未压住泪意,低声问“他们又做了什么”

“他们把大公子的牌位拿过来,当着先生的面说,这是个逆子,牌位不要了,”茂叔带着鼻音说,“先生同他们理论,他们说,这个儿子是老大家里的,牌位扔掉,也没人能管。若想牌位入祠堂也可以,先把属于大公子的家产给老大家。先生急火攻心”

当初南洋出了事,本来二叔有机会派船去接哥哥回来,但就是那时候,何家和何二家斗得厉害,用了关系在码头扣住全部的船。二叔求了数日,才见到何未的亲爹,一见面就被要求把儿子还回去,亲爹想着二叔没了儿子,有助于夺走航运。二叔没犹豫,当天就签下文书,把哥哥还了回去。

但还是晚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