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妾无良 > 48、除夕团聚人家

妾无良 48、除夕团聚人家

作者:小夜微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1: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48章除夕团聚人家

一眨眼,三个月就过去了。

如今我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子,肚子圆滚滚的,行动越发笨拙,口味也变化的快,一开始很喜欢鱼虾之类的,后面迷上了炒饭,蛋炒、蟹黄炒还有辣萝卜炒等等,连着吃了十几天才够,嚯,一开始李昭还很高兴,说我瘦,能吃就好,他还亲自下厨给我炒,后面我实在吃得太多,他一闻见炒饭就发呕,我打趣他,难不成陛下也害喜要不要吃点杏干压压气得他直拧我的嘴。

而今正值寒冬腊月,我有时候却热得满头是汗,心里还有潮湿的感觉,伺候我的太医说是因为胎儿长了头发,所以母体会热些。

是么

我能感觉到,这小家伙一日大似一日。

记得有一晚,李昭蹲在地上,侧脸贴在我肚子上,感觉孩子的动静,忽然,这小鬼蹬了一脚,把李昭吓得哎呦叫了声,竟给坐到了地上,紧接着呢,他站起,对着我的肚子板起脸,教训这“不孝子”,笑得我肚子疼,差点早产了。

这三个月,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大事。

头一件,那晚我悄悄离开了左府,果然,我那小姑奶奶恼了,气得摔盆子掼碗,加上头一回当母亲,不习惯熬夜喂奶,十分手忙脚乱,而她丈夫又不在身边,她惦念的要命,有时候颜颜哭,她就跟着一起哭,在子风跟前埋怨,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疼她了。

子风怕她抑郁伤身,于是偷偷告诉她我的身世,还有,我腹中孩子的父亲是谁。

自此,袖儿再也没有埋怨过我,出了月子后,她亲自去三清观给我求了个平安符,求子风给我带过来,顺便,还给我写了张字条,让我千万别想着报复张家,也别轻易出门,仔细被过去的熟人认出来,等良傅和袁文清回来后,咱们就有撑腰的人了,那时管他什么张家曹家,全都不怕。

要么说,我养出来的丫头就是好。

我心里有她,她心里也有我。

第二件事,就是战场局势。

魏王虽说在关中接连吃了败仗,可到底未伤到底子,决意退回云州,拉拢驻守北疆的谢家父子,再做打算。

谁料,他的心腹、至交、财库陈砚松首先反了,在魏王和小霸王袁世清对峙时,陈砚松派出家将李良平烧了大军粮草,同时,又烧了好几个常平仓,不仅如此,之前他花了巨万银子给魏王筹备了过冬的棉衣、伤药,私底下还从越国那边购买了大量马匹、兵器,翻脸后,眼都不眨地全部销毁。

打仗就是在烧银子,陈砚松这一手,可以说狠狠在魏王心口插了一刀,好么,魏王一时间陷入了绝境,今年冬天冷得吓人,士兵受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魏王大怒,派出一队精锐骑兵追杀陈砚松,据说陈砚松在逃跑之时,曾躲在冰河里避难,至此落下了病根

军心至此已经大乱,魏王马不停蹄退回云州,打算向发小荣国公求助,哪知,荣国公父子此时不再作壁上观,调兵遣将,围杀魏王,魏王无奈之下,向越国求助,承诺若是越王答应出兵,来日他得了天下,愿割让北疆六州,与越结为父子之国。

第三件大事,就是梅濂。

我小看了这个男人,他很早就看清形势,私底下与越互通信件,数次秘密接待越国使者,奉太子爷的旨意,与越定下盟约,两国结为兄弟之邦,友好互助,许以和亲、互市,每年奉上绢、茶各十万,岁币十万。

紧接着,梅濂与曹县当地坐贾及游商签订了榷场经商协议,许以种种便利,筹得粮草兵器,招揽丁壮、悍匪,整编成了支一万人的军队,一面守护住北疆军事重地曹县,另一面从外围围剿魏王残部,杀魏王世子和其余诸子女,活捉魏王。

一时间,这男人竟也成了震动天下的风云人物,和袁文清齐名。

只不过当年他当官是因为出卖了妹妹、巴结陈砚松得来的,稍稍做出点政绩后,又把陈砚松甩了,转头抱上魏王的大腿,而魏王势去,他立马投靠朝廷。

功劳虽大,名声却不怎么好听。

可架不住李昭欣赏,这不,头先让他暂摄云州事,近来李昭发一道旨,命他押送魏王入京,高官厚禄肯定少不了的。

好家伙,我削尖了脑袋怀孕、四处奔走做媒,而今身份依旧见不得光,八弟的爵位还没有落实,他倒厉害,一年谋算就上位,直接就爬到了长安。而别的官员苦熬许多年,也未必有出头之日,

前不久,大福子正式担任羽林右卫指挥使,繁忙之余,给我说了件事。

老婆不在的日子,梅濂又添了两个妾。

他的那些小老婆也真厉害,一年的功夫,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算算,加上丹阳县刘玉儿的福宝,莲生的元宝,他而今有七个孩子,四儿三女。

那时在南方,他嫌我不生养,又不好意思开口同我提纳妾的事,便由着老娘和邻人用无后为大来压我,纳刘氏进门,这下好了,一口气生了这么多,他估计半夜都能乐醒吧。

瞧着吧,等来长安见到我,他还能更高兴。

这场内乱,至此,算是结束了,李昭赢了,坐稳了江山。

最近,李昭真的很忙,已经有小半个月没来看我了。

前几日,袁文清和郑落云回来了,李昭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入城后,一左一右携着这二人的手,表示亲厚。

袁文清本就乃东宫门生,此次立了大功,官至礼部尚书,加封文渊阁大学士,郑落云虽说还没有什么动静,不过,日后封贵妃肯定是跑不了的。

好嘛,几家欢喜几家愁。

素卿自打落云回来那日就病倒了,茶饭不思,时有呕吐症候,宫人都道娘娘有了身孕,太医一摸脉,说娘娘近来食欲不振,脾胃不调,郁气结于肝内,很是伤身哪

素卿急啊,这一年,人家郑落云外头出生入死,她倒好,明里暗里制造事端,惹丈夫不悦。这不,子风和月瑟不吵不相识,二人时常出入瓦市酒楼,瞧着关系很是亲密。

想当初,张家还想让自家贵女攀扯谢家,没想到丢了那么大个人,若是他们知道李昭早都有意让妹妹月瑟嫁谢家,想必再给十个胆儿,也不敢跟皇帝争。

今儿除夕,宫里设宴。

一则庆贺袁文清和郑妃凯旋而归,二则顺势给月瑟和子风定亲。

李昭高兴,连着我也有了恩赏。

他派大福子私下安排,把八弟和四姐接来,同我一起过年。

得知此事,我提前三天开始忙活,反复拟定菜单,将这一年来给家人准备好的礼物查了又查,姐姐的、八弟和弟媳妇的、侄儿的、外甥的

分别十三年,我终于能和一母同胞的四姐相聚了。

我期待着夜晚的来临,于是想着白日好好睡一觉,把精神养足了,哪知,紧张得根本睡不着,为了缓解这种焦心,我索性挽起袖子,把会客花厅的桌椅重新擦了遍。

傍晚的时候,去院子里来回拧了十几圈;

亥时的梆子声响了三下,大福子派亲信递过来消息,说四姐得先等孙御史从宫里回来,再和大太太及其儿子儿媳、孙子们过年,阖家老小一起用饭、取乐、听小戏子唱热闹戏码后,才能出来。

往年,孙御史偏宠四姐,总会在家中过罢年,偷偷带着四姐去八弟家走一圈,大太太知道后,唆使手下姨娘好生闹了场,孙御史虽说不满,可也不想担宠妾灭妻的名声,这事便也作罢。而今年出了四姐中毒、庶子状告一事,太子妃发下话,要孙御史善待四姐,如今他便可名正言顺带着四姐母子去八弟家,堂堂正正地宠妾。

等的时候,我猛地想起旧日在闺中当姑娘时,我家除夕夜总缺不了一道菜,各种馅儿的饺子,有的里面包糖、有的包盐、有的包苦瓜,为了来年有好运道,祖母吩咐厨娘,往饺子里包些铜钱,八弟这混小子太皮,拿筷子在每只饺子上戳一下,专门挑有钱的吃,为此,丽华还和他狠狠吵闹了场。

八弟仗着自己得祖母宠爱,偏不让丽华吃有铜钱的。

这时呢,父亲总会偷偷往饺子里塞个钱,然后趁人不注意夹在丽华碗里,丽华一咬,果然就吃出来了,她举着带着油的铜钱,给八弟显摆“谁没有呢瞧着吧,以后我要比你更有运、更富贵。”

没有以后了。

丽华早都去那边找祖母和父亲了,八弟再想和姐姐吵架,也没机会了。

想着想着,我眼窝子就热了。

今晚过年,我不敢设灵位祭拜家人,只能持着香,朝天上的月亮和星子叩拜,再往地上洒几杯薄酒,便当孝敬家人了。

亥时过后。

我就去和面、剁馅儿,正忙活着,云雀跑进来,笑着说路大人将八爷和姝夫人带来了。

我一怔,手里的碗掉到地上,面撒了一地。

我赶忙将围裙解下,手忙脚乱地整理发髻、洁手,站在上房台阶下等着。

深夜冷风凛冽,吹进人的袖筒和脖颈里,可我心是热的,一点都感觉不到冷。

正在此时,我听见外头传来阵脚步声。

那声音一下下踩在我心头,紧张之余,我手心竟频频生汗,借着皎洁月光和屋檐下的红灯笼微光,我看见从外院先后进来几个人。

为首的是穿着飞鱼服的大福子,他外头套着件黑色绣银云纹的披风,手执半人来高的绣春刀,笑着将我的亲人迎进来。

八弟拉着个十来岁的男孩先进来,他拾掇得极精神,穿着半旧但体面的锦袍,头戴儒冠,冻得鼻尖发红,看见我,眸子里像装了星星般喜悦,忙冲我招手。

他转身,笑着冲黑暗中的人嗔道“平日来我家里,总是念叨什么时候能见,如今就在眼前,倒吓得躲起来了。”

说罢这话,八弟丢开儿子,一瘸一拐地跨出门槛,把四姐拉出来。

四姐低着头进来,我看见,她下巴上悬着泪,滴在她身上穿的那身鹅黄色的对襟小袄上,终于,她鼓起勇气抬头,看着我,抿住唇,控制住悲痛又欢喜的情绪,颤声唤我

“妍华啊。”

这三个字,我等了十三年。

那瞬间,我泪如雨下,小跑着迎上去。

我抓住四姐的双手,看我的亲姐姐,多年的风霜坎坷,未曾减弱她姿容半分,依旧那样温柔貌美,只不过,常年累月的装着心事,让她身子甚是单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

“姐。”

我真的心如刀割,这些年,她到底受了多少委屈啊。“我、我对不住你,回来却没去看你。”

“别哭,你也有难处啊。”

四姐替我将眼泪抹去,摩挲着我的胳膊,目光落在我的大肚子上,哽咽笑道“头先牧言偷偷给我说见着你了,你还有了身子。”

四姐将臂弯挎着的大包袱抱在怀里,解开,抚摸着里头的小孩儿衣物,喋喋不休地对我说“我就想给你做两身衣裳,可又不知道你的尺寸,怕不合身,便做给孩子罢。可家里姨娘多,是非多,我怕她们看出什么,就时常走娘家,去八弟家里做,断断续续做了大半年,才得了这十几件。”

“你费这神做什么。”

我抓起件小袄子,嗔了句。

从前在家时,四姐拿针只是绣花,何曾会做过什么衣裳。

“好了好了,都快别哭了。”

八弟用袖子抹去泪,从背后推了把他儿子,笑道“鲲儿,快给姑妈磕头。”

话音刚落,那个叫鲲儿的孩子立马跪下,咚咚咚给我磕了三个响头,脆生生地喊我姑妈。

我忙往起扶侄儿,细细打量,真是个眉清目秀的好孩子,眉眼间和八弟很像,大抵因为家贫,又或者他父亲在家时给他教过,这孩子进来后稍有些害怕,不太敢与我接触,磕完头就躲在他父亲身后。

“姐,你别怪他,他素来腼腆。”

八弟搂住他儿子,颇有些得意,笑道“不过性子倒比老二稳重些,五经已经略读过一遍,而今跟着阳山书院的古文经大儒白先生研读说文,老先生说了,咱们孩子天分高,将来便是不参加科考,专攻经书,也会有一番成就的。”

“这么厉害啊。”

我心里大喜,赶忙从袖中掏出个金镶玉的麒麟锁,给孩子戴在脖子上,揉了下这小子的头,笑道“初次见面,姑姑送鲲儿个薄礼。”

那孩子抿着唇接过,后退两步,给我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儒礼,小声致谢。

我莞尔,四下里看,问八弟“弟妹和你家二小子呢”

转而又问四姐“姐姐,你没带孩子来么”

四姐含泪笑道“弟妹和你一样,身子重,我就不让她出来了,那两个孩子到底不似鲲儿稳重,我担心见了你,日后说漏嘴就不好了,便让他俩陪着舅妈,只说我和牧言出来给父母上香。”

我点点头。

到底一家子骨肉亲,不论何时何地,都设身处地替我着想。

忽然,我记起大福子说,孙御史今晚陪四姐出来的,我看向四姐,轻声问了句“孙御四姐夫呢”

四姐眼里闪过抹厌恶,但没在我跟前表现出来,笑道“他在外头的车里坐着呢,咱不用理他。”

“让进来吧,如今到底也算是一家人么。”

我隐在袖中的拳头紧紧握住。

当年高家和孙家还未恶交前,姓孙的曾多次来我家里做客,同父亲谈诗论词,我们姐妹见了他,都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叔叔,没想到,我家一败落,他就迫不及待地踩一脚,狠狠磋磨了几年四姐。

如今,李昭既然容许他跟着来,想来他已经知道我的身份,不知见了我,昔日的叔叔,会不会跪下给我磕个头做低伏小呢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