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152章 灵汐

水浒新秩序 第152章 灵汐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荒废已久的之罘湾再次建港,受到冲击的不仅有本地的渔户,周边村镇居户也能感受到之罘湾越来越强的影响。

先是一批人来这里画图打桩建房子,并要求划进“军管区”的渔户搬离,这些人家虽不敢和官斗,心里还是憋着火,但看到迁居地建起的明亮房屋后,立即高呼“官老爷真是好”。

随后,“军管区”的房子成片建起,迁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有青壮,还有老弱妇孺。

周边的百姓惊奇的发现,这些人服装统一,不论男女老幼,尽皆整队行进,吃饭、上工、睡觉等都有铃铛做信号,待看的时间久了,才发现不同工种的人,衣着还有区别。

即便事情繁忙,这些人也要上学堂,成年人进“夜校”,少年则要每日读半天书。

有附近的野少年,大着胆子问能不能在学堂外旁听,没想到人家竟然同意了。

这事在周边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大宋朝廷自神宗皇帝起,就不遗余力的建设乡、县、州三级学校,但也仅限于“学校建起,花钱就读”,似这里不仅不要钱,还强制要求读书识字的地方,真是从来都不敢想。

附近的百姓由开始的排斥、警惕、好奇到接纳这群奇怪的人,有人接受雇佣帮同舟社做事他们已经知道这群人的组织了,远处的居户也会挑着菜蔬禽蛋来贩卖,不用担心会被恶意杀价,得了钱,顺便买些本地渔户打到的鱼虾带回去。

慢慢的,之罘湾竟形成了一个小型集市。

后来,扩编后的保丁队领了禁军水师服饰,摇身一变,成了官军,又引起不小的恐慌。

百姓们才知道这里真是“军管”,很多人担心这些“突然入住”的兵卒们会扰民,原本来看稀奇的小娘子们也不敢来了。

直到有人从中认出了熟悉的面孔,才知他们还是原来那帮人。

然后,这帮兵卒就颠覆众人的认识他们不仅不扰民,竟然还经常训练

虽然看不到军营里的情景,但隔着很远就能听到的呼号声,准确无疑地告诉外面的人,他们的确在训练。

官兵们的营内训练时间其实并不多,一旬只有六个半天,然后安排两到三日在外拉练,剩余的时间总结修整。

随着拉练遍及五十里范围的扇形区域,徐泽在掌握周边地形的同时,周遭的百姓也习惯了这支奇怪部队的存在。

现年五十三岁的乡绅辛介甫对这一变化最为敏锐,只因他便是紧挨之罘湾的两水镇数一数二的地主。

辛介甫祖上出过从六品的侍御史,官场争斗落败后,回登州置产,其后诗书传家。

早年也曾有心求功名,科场连番落败,蹉跎至三十多岁后,才不得不娶妻生子打理家务,其妻亡故后,就一直未曾纳妾,膝下有一子一女。

辛介甫深知自家已两代未有人出仕,家道再难维持,对子辛映安的学业盯得格外紧,为此全家搬到相对幽静的乡下别业居住。

由此,亲眼见证了同舟社到来后的一系列变化,不曾想,带来这些变化的徐泽竟会亲自登门拜访自己。

徐泽是带着武松来的,阮小七跟了自己一段时间,已经脱胎换骨,李逵也有了明显的转变,等发现武松进了保丁队后,徐泽便把武松带在身边。

原著中仅仅是在柴进庄子和宋江相处了一段时日,原本那个只知抡拳头打人的武二就变得心思缜密起来,充分说明其人可塑性极强。

收到门子报信,辛介甫吓得够呛,来不及细想徐泽的来意,提起衣袍就冲出门迎接。

尽管同舟社不曾扰民,但辛介甫打探的消息中,这个徐泽可不了得,集兵、匪、官三者于一身,任何一个身份都不是他能招惹得起的。

“不,不知太尉光临,小老儿惶,惶恐”

辛介甫面色发白,话都说不匀,也不知是跑累了,还是吓的。

“冒昧打扰,是本官唐突了。”

徐泽毫无作客他人家中的觉悟,边说边大步向院里走,武松紧跟其后,冷着脸,也不说话,看得辛介甫越发胆颤。

进入客厅,宾主落座,徐泽主动发话,道“本官到任月余,一直忙于公务,未曾得闲拜访诸位乡贤,实在失礼”

辛介甫赶忙起身施礼,惶恐道“是小老儿失礼,太尉麾下进驻之罘,方圆百里为之平治,乡梓无不感佩,正待这几日劳军。”

“劳军你们莫非觉得我部近日拉练,是恐吓你等”

辛介甫快吓跪了,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应对。

“破家县令、灭门知州”可不是说说而已,以徐泽如今的身份和能量,弄倒家道开始衰败的辛家,真的不费吹灰之力。

徐泽今日上门确实有事找辛介甫,也存了敲打此人之意。

同舟社在之罘湾闹出这么大动静,临县牟平都有人过来联络感情,偏偏挨着最近的辛老财不为所动,这如何能忍

见辛介甫如此失态,徐泽确定此人只是中人之才,反倒没了火气,不为己甚,道“今日寻辛员外,其实有一事相求”

“不敢当,太尉请讲”

见徐泽语气放缓,辛介甫心下略安,连忙以袖擦汗。

“大姑夹河大沙坝那块沙石地是你家的吧”

“是,那块地全是沙石,种不了庄稼,一直荒着。太尉若是想要,我这就去寻地契。”

徐泽确实想要这块地,彼处河流因山体阻挡,形成回旋后,再激流而下,是一处天然的坝体,运用水力的条件很好。

同舟社迁移过来的同时,还招收了一批梁山附近的乡民,尤其是康家庄,报名最为踊跃,最后挑挑拣拣仍增加了五百多人。

这么多人来到相对开放的之罘湾,当然不可能再采取梁山那种封闭的管理模式,更关键的是,同舟社已经洗白,原来那些与朝廷律令相悖的社规都要改。

实际上,来登州后,同舟社就已经放开了工分和银钱兑换。

如何让手下人在相对开放的环境里,保持持久的凝聚力和遵守社规的习惯,是徐泽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徐泽目前的设想,是建工业园区,利用港口优势,购进生丝、棉麻、铁锭等原料,再利用水力机械,完成深加工后卖出,不仅能解决手下人的就业和增收,还可不断吸纳本地劳动力,又可获得剩余价值,还能解决统一管理的难题。

其实,水力机械能量利用率低,输出功率也不稳定,并不适宜精密行业,织布机和水力锻锤的设计也还需完善,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只要选对了方向,群策群力,总能找到解决办法这一点,在梁山时就多次得到验证。

既然辛老财没有守着那块地不放的意思,徐泽自不会吃相难看的当场索要地契,按市场价公平买卖即可,约好明日蒋敬过来办理买地手续后,徐泽又与辛介甫聊了一会本地风物,谈了一番军民鱼水情后,才起身离开。

送走徐泽,辛介甫回到屋内,惊魂未定,呆坐半晌。

“爹爹,出了何事,如此烦愁”

说话的是辛介甫的独女辛灵汐,年芳二八,聪明伶俐。

辛介甫心下仍自惴惴,便将刚才的事讲了一遍。

女儿从小聪慧,读书天赋比其兄长还要高三分,若是可以科举,定能高中,家中事,但凡拿不定注意的,辛介甫都愿意和女儿商量。

“汐娘,你说这事该咋办”

“女儿以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徐巡检行事光明,爹爹何不借这机会,多和他走动呢。”

辛介甫望叹道“为父就怕这人贪心不足,得陇望蜀啊。”

“爹爹,女儿听说徐巡检曾为朝廷出行女直和高丽,历经生死,他的部下进驻之罘湾这么久,也从未扰民,这样的英雄人物,怎会与我家为难”

辛介甫看着女儿扑闪扑闪的大眼睛里全是憧憬,暗叹“女大不中留啊”。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