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172章 暗子

水浒新秩序 第172章 暗子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自共建会成立以后,徐泽已经有段时间没亲自组织巡航训练了。

组建远洋商队,接收新配发的海船和装备,招募、训练水营兵卒,培训、选拔应幕人才,培训共建会骨干等等,事务非常繁忙。

尽管大部分事项只需要指定具体负责人即可,但规范运行、定期听取汇报和督查工作进度,却是不能假手于人的,因此,这段时间,徐泽几乎每日都是忙得脚不点地。

随后,童贯在之罘湾建设大型船厂的提议也得到了朝廷许可,大批工匠从各地陆续赶来。

其中就有一个真定州人氏,姓孟名康,善造大小船只,因身材修长、皮肤白净,人称玉幡竿。

孟康本为明州官办船厂的监造大匠,天子大兴花石纲,大量漕船被征用,造船压力骤增。

一方面工期催得紧,一方面工钱却又经常拖欠,好不容易建好的船只,下水就被神秘的船主高价买走,然后又得加班加点造新船。

种种黑幕和不公,使得这位监造大匠与负责船厂的勾当官几成水火,三天两头发生口角。

造船厂技术主管和行政官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当然瞒不过一直在打官办船厂工匠主意的王四。

但孟康并没有看上徐泽这个没有船厂的小官,其人可不敢相信王四画的饼。

在明州待着确实不顺心,但要是就这么投靠徐泽,没有船厂,不能造船,自己又能有什么价值

待收到登州开办船厂的确凿消息,受够了气的孟康才下定决心,直接辞职不干了,还顺手挖走一批关系好的工匠,使得船厂差点停产。

那勾当官也因为此事闹大,遮掩不住,受到了惩处。

等以后船厂建成,肯定不可能任由徐泽折腾,朝廷会视规模大小,指定路或州的官员管辖。

这本是题中应有之意,徐泽自不会在这上面折腾,但只要船厂在自己的地盘内,就不用担心没有可操作的地方。

这日,徐泽正跟孟康探讨如何增强海船横风、逆风条件下的航行速度和破浪能力,孙石走了过来,静静地立在孟康侧后。

王四到明州主持大局后,徐泽便逐步将情报管理移交给孙石。

孙石越长大越沉闷,这个十五岁的少年除了看书,就是处理徐泽交办的事项,几无其他爱好。

他就像徐泽的影子,当社首需要时,其人总能在不觉察间出现;事情办完,又悄无声息地离去。

只有徐泽知道,孙石其实可以发出一些模糊不清的音节,但同舟社其余人从未听其人发过声即便睡着。

实际上,很多人都怕这个似乎浑身冒着寒气的少年。

被徐泽激发了设计灵感,满脑子都是新船的孟康转过身,才发现站在自己身侧的孙石,吓了一哆嗦,赶紧离开。

“哪里的消息”

孙石左手指向北方,右手递过一张纸片,上书两个字“桥头”。

时隔一年多,自己当初在辽国布下的暗子始终没有消息,徐泽差点以为吴用、石秀二人任务失败,都准备启动第二套方案了。

“人在哪里带路”

一处不起眼的房屋内,徐泽再次见到了乌程。

“属下乌程、时迁拜见社首”

时迁徐泽看向时迁,只见此人约莫二十四五岁,中等身材,大众脸,除了浓眉鲜眼,身上基本没有一点亮眼的地方,属于丢到人堆就很难再找到的那类人。

徐泽拽起二人,道“辛苦了”

尽管对时迁加入同舟社的经历很好奇,但事有轻重缓急。

“北边怎样”

时迁朝孙石拱手,道“有劳孙小弟”

顺着时迁的眼光看向自己的衣襟,孙石突然变色,伸手入暗袋,果然发现一枚蜡丸。

将蜡丸交给徐泽,徐泽确认了其上的特殊印记,捏碎后,展开信纸,略看一眼,又还给孙石重要情报都是加密传递的,需要用约定的书籍解译。

孙石面色恢复如常,接过信纸,背对乌、时二人坐下,取出书和纸笔,当场转译。

徐泽解释道“不凡有任务长期在外,你们以后直接向孙石和我负责,情报传递方式为”

乌程当初从少华山来梁山,直至派往辽国,都未见过孙石。时迁之前更是大宋都没来过,二人自然不知道孙石的身份,只以为是个传话小斯之类的人物。

时迁有意给初次见面社首留下深刻印象,趁着二人进门时,“不经意”碰到孙石,悄然将蜡丸放入孙石的暗袋。

听了徐泽之言,时迁立即明白刚才做了一件大蠢事。

想起乌程反复提醒的“这一行隐蔽为先,越不起眼越好”,自己确实手巧,但对比孙石的“不起眼”就落了下乘,何况这人还是顶头上司,这以后还怎么相处

徐泽猜到时迁的想法,毕竟还未正式入社,江湖习气重可以理解,乃转移话题道“你们从北地来,一路吃了不少艰辛吧”

乌程答道“有时兄在,并没有遇到危险,只是边境局势紧张,盘查比以往严密了许多,一路躲躲藏藏,绕了不少道,走了快半个多月的时间。”

乌程顺便介绍了时迁的经历。

去年,徐泽安排乌程回燕京潜伏,曾随口提了一句“留意鼓上蚤”。

时迁盗悯忠寺玉带一举成名,却因事后招摇,惹了小人举报,被官府擒获。

幸得乌程协助,才得以逃脱,二人由此成了生死之交。

孙石已经译出报文,交给徐泽,一共是四条消息。

“已入安复军节度使司幕,彼甚谨,未得信重。”

“曷苏馆、鸭绿江女直皆有异动,苏州不宁。”

“怀化海防驰,有民私渡高丽易货。”

“纥石烈余族阴结南江居,欲亡高丽,为辽戍获。”

落款时间为“三月丁丑”。

辽国苏州地理位置和后世的大连基本重合,与登州隔海相望,乘船顺风两日可至,陆上就要难走很多。

考虑到辽国的特殊情况,徐泽对辽国情报网的要求是“单线联络、节点传输,安全第一”。

一份情报走了近两个月才到自己手里,可以想象这一路的艰辛。

靠这种低效的情报传递方式肯定会误事,吴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在情报中,给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方向。

其实,这一点,吴用又和徐泽想到一块去了。

水营反复巡航,可不仅是训练,还多次进入辽国“领海”,远远的见过一些商船,却是一次都没碰到辽国的巡航船队,当然,自己的船队也没敢太深入。

“乌程,辽国不宁,这次回来,多休息一段时日。时迁,你对同舟社了解还不够,先安排你到水营随营训练一个月,如何”

“谨遵社首安排”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