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204章 绝户

水浒新秩序 第204章 绝户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泸州,乐共城。

失胃如约送来其征召的五十余部共计八千夷人青壮后,乐共城已经有近两万大军,虽然容纳得下,但为安全起见,赵遹还是命大部夷人在城外驻扎。

“徐副将,有此大军,可否立即开始平定泸南夷乱”

丁升卿被徐泽仅率数百人,两日时间就连降二十部夷人包含武宁寨前降服的十余部的战绩冲得有些失去方向,只想立即平定夷乱,好挟此大功回京面奏,天子心喜之下,自己肯定能再进一步。

徐泽与赵遹对视一眼,见其回以苦笑,乃对丁升卿抱拳道“可以以此法边打边降,驱夷人以杀夷人,短则半月,多则一月,就可平定泸南全境。”

丁升卿喜出望外,还没待他继续问话,徐泽反问道“承受可想过,待平叛官军撤回各地,少了弹压,这数万血战而存的悍勇夷卒该如何处置剩余的夷人各部之间因平乱皆留下血仇,以后又会有多少血腥冲突”

“那不”

丁升卿本想说那不是更好吗话刚出口又意识到不妥,赶紧闭了嘴。

一则,动乱平定后又再起,是政治污点,哪怕是夷人之间的相互厮杀,自己这个始作俑者也会被人不断攻讦,若闹得大了,搞不好还会毁掉前程。

二则,泸南地区夷汉杂居,大规模的夷人动乱不可能不波及到汉人身上,甚至有些“聪明”的汉人还会主动为诸部夷人铁器、药品等“战略物资”,以换取这些夷人手中的各类战利品,推波助澜之下,动乱很快就会提升烈度。

三则,夷人中也不乏英杰,长时间的混战后,肯定会有英杰人物应运而生,毕竟现在连个松散联盟都没有的夷人闹事,就已经这么麻烦,到时这人凭借强硬手腕一统夷部,再将矛盾源头指向汉人和官府,麻烦可就真大了

想到此处,丁升卿冷汗涔涔,又想到一个问题,赶紧问道“如此,前几日投诚的夷部岂不是大麻烦”

毕竟是手握密奏之权的走马承受,徐泽也不敢太欺负丁升卿,赶紧一个高帽子送上,道“承受思虑周全末将觉得此事不用太担心,这些夷人毕竟只占少数,赵帅许其归化,便是很好的处理手段。”

徐泽朝赵遹拱手道“夷人刚刚归化,也得提防二三,末将以为最好将其置于夷汉结合部,只是,此举有损赵帅英名。”

“若为朝廷长治久安,本官又何必在乎这点名声”

赵遹很高兴,他允诺夷人归化时就想到了这点,没想到徐泽这小子主动跳出来揽这黑锅,确实有眼色

反正直接、间接死在徐屠夫手里的夷人已经过千,以后肯定会更多,再多这口黑锅也算不了啥,自己则不一样,身为儒臣,基本的“仁义”还是要讲的。

这事算是揭过了,丁升卿凉水浇头,又知道以徐泽之才泸南夷乱肯定能平,索性不再问话。

徐泽见赵遹、丁升卿都不说话,主动问道“正要请示二位官长,这一万五千余投诚夷人当如何处置”

赵遹知徐泽心中自有丘壑,反问道“及世有何想法”

“末将以为,兵贵精而不在多。”

赵遹和丁升卿皆点头,深以为然。

当初贾宗谅将近万兵却一败涂地,差点让泸南局势不可收拾,使得赵遹舍面子冒奇险招抚众夷才勉强稳定形势,而徐泽仅几百兵就能降服上万众,这对比不要太明显。

徐泽接着讲“已进七月,夷人的地虽薄,但亦有收成,若官府抽丁过多,则各部正好以影响秋收为名申请救济,再减掉抽丁所食,必大有积蓄,待夷乱平定,这些部族有丁有粮,恐非泸州幸事。”

赵、丁二人与夷人打交道多年,自是知道蛮夷之人不能出现大灾荒,更不能有余粮,有丁没有粮或者有粮又有丁的夷部,都极度危险,搞不好就会打邻居的歪心思,而且这种混乱只会导致强者恒强,不断兼并的夷部才是大威胁。

就如投降的失胃,明明没什么功劳,赵遹却不得不给他授官,只因为他确实有威胁到官府的实力,失胃部现在就已经这么强大了,若是平乱后再发展,那还得了

赵遹捻须沉思,片刻后,问道“及世,你的意思是要将这些夷部遣归”

徐泽狡黠笑道“既然吃进嘴里了,怎可轻易吐出赵帅何不趁此机会,以造夷丁名册为由,清查各部人口田产,完成初步编户,待下步大胜之后,再视情在这些诚心归附朝廷夷部中推行改土归流”

赵遹与丁升卿对视一眼,笑道“及世,本官还是小看了你,你之才,为一武夫,可惜了啊”

相处久了,徐泽也慢慢摸清老赵的脾气,这种不要钱的场面话听听就算了,徐泽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接着讲“末将愚见,先将这一万五千余夷丁登记造册,再择选三部,大部编为义从后即放归各部种田,待大战起时,依名册征召,义从不需战力强悍,只要能摇旗呐喊壮大声威即可”

“另两部合计六千人,择选夷人青壮,全部打散再整编,集中训练一段时间后以战代训。待夷乱平定,留两千人,或分置各县,作为土丁镇守维稳;或移镇他州,与其地官兵换防。剩余的血战精锐,则带至边州,以待北伐。”

辽国大乱在即,天子有意北伐,是大宋官场高层公开的秘密,把这些悍不畏死的夷人精锐消耗在北伐战场上,确实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及世。”

赵遹欲言又止,想了片刻,还是没忍住,语气非常严肃地道“为将者,若想名传千古,还是要多读些史书啊。”

赵遹这话说的没头没脑,徐泽却听明白了。

只因有丁升卿在场,赵遹一些话不能讲明,徐泽这些对付夷人的计策环环相扣,阴毒无比,夷人只要进了这个套,就再无挣脱的可能,只能为大宋耗尽血肉。

站在朝廷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好计。

但站在徐泽个人的角度来看,却未必。

年仅二十一岁的武臣,能练兵会打仗,又会治民理财,还能想出这般阴狠的绝户计,太可怕了

以国朝对武将的防范之深,徐泽如此锋芒毕露,绝难善终。

赵遹是真的欣赏徐泽这个敢打敢拼,又有智慧和担当的小辈,大宋武运不昌,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将星,可别就这么夭折了,所以才劝徐泽要多读史书史书中这种天才武将却死于政争的故事比比皆是,在大宋做武将,还是要藏拙才行。

徐泽猜出赵遹的想法,却不甚在意。

毕竟,心怀天下的他,根本就没看上大宋这艘破船,更不可能为大宋殉葬,等着朝廷收拾自己,哪得有多蠢

而且,此战之后,肯定是要进京献俘的,说不定就有人在赵佶面前拱火,建议把自己留在京营,先将毒计献上,谁还有敢建议把自己这等阴狠小人留在天子身侧

至于以后,相信此战之后,自己用不了多久就能施展开拳脚了,还怕你收拾不成

话虽如此,徐泽对赵遹的回护之情感激还是真实的,乃躬身行礼,道“末将必不忘赵帅教诲”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