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216章 官反

水浒新秩序 第216章 官反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处理完积压的情报后,徐泽提了一坛玉壶春,径自去了草场巷街赵遹的宅邸。

徐泽刚找到赵宅,就见到一个约莫二十五六的青年准备进院子,看样貌和赵遹有七分相似。

猜测其人应是赵遹的独子赵永裔,徐泽快步上前,拱手行礼,道“垂德赵永裔表字兄留步”

赵永裔扭过头,诧异地看着这个陌生的青年。

“刚才是阁下在喊我”

“正是”

确定是赵永裔,徐泽也就不用客气了,吩咐道“在下徐泽,令尊今日等我喝酒,烦请垂德兄通传。”

“还请徐兄稍待。”

父亲大人平日里就不甚喜觥筹之事,近日更是心情极差,怎会约人喝酒,还是这么年轻的后生尽管心中满是疑问,赵永裔还是老实回家告知了父亲。

赵遹正在书房练字,期望压制心中的愤懑,只是越写越烦,正自烦闷间,赵永裔推门而入。

“大人,屋外有人说是你在等他喝酒。”

“及世来人可是姓徐”

赵遹第一时间想到了徐泽,这个时候,说自己等他喝酒的,只能是徐泽了。

“啊”

赵永裔没料到父亲竟和徐泽这么默契,以至于惊叫出声。

赵遹看儿子的表情就知道是徐泽无疑了,丢下就笔匆忙跑了出去。

赵永裔上前收起笔,见纸上草书写就

自谓颇挺出,

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

行歌非隐沦。

叹息一声,拿起笔,将纸上的字迹小心涂抹掉,再撕碎,丢进纸篓,赵永裔退出书房,见父亲已经拉着徐泽笑着进了客厅。

赵遹笑容满面,仿佛所有烦恼随着徐泽的到来尽消。

“及世,你还真是能掐会算,知道我今日想饮酒”

徐泽笑道“不是我会算,而是你本就等着我来陪你饮酒,我哪天来,你哪天便想饮。”

“你啊,说话总是这么一针见血哎”

赵遹强撑着的笑容垮了下来。

徐泽安慰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兴许若干年后,你再回顾今日之事,却是另一番机缘的开始也未可知。”

“机缘”

赵遹更加迷茫了,自己哪还有什么机缘。

“怎的你不相信我的判断”

“我信。”

赵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信,徐泽的身上,有很多令他心折的优点,也有很多他看不懂的矛盾,似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最初他以为自己看得懂徐泽,后来似乎看懂了,再后来又看不懂,在懂和不懂之间,他和徐泽的身份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从最初的可以主宰生死的主帅,到相交莫逆的忘年,再到渴望指明人生航向的导师。

赵遹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不知不觉间,他与徐泽之间的关系已经颠倒。

“不谈这些扫兴事。”

徐泽拍拍酒坛,道“我今日登门是恭贺你得偿所愿,无官一身轻的。”

赵遹跟着自嘲道“好啊,无官一身轻”

回东京后,赵遹就以身体有病不堪劳顿为由,请求辞去官身,天子先是不许,令其进宫入对,随后赐太学上舍出身,拜兵部尚书。

赵佶这波操作看似是礼遇和重用赵遹,其实根本就不是。

“三舍法”源于熙丰变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

赐太学上舍出身,相当于赐予进士及第出身。

对刚入仕的“无出身”或“杂出身”年轻官员来说,上舍出身的确是恩赐,但对于仕途已经无望,要辞职的赵遹来说,就是明白无误的打脸你连进士及第出身都没有,有什么资格跟朕甩脸色

而将知熙州的任命改为兵部尚书,知道你和童贯不合,偏要让你和他打交道相对而言,兵部尚书在职司上,比熙州知州跟太尉府的联系还要更紧密。

皇帝登基这么多年,拿捏臣下的手段早就炉火纯青,明知赵、童二人搞不拢,还要强行撮合,并不是犯糊涂,此举就是铁了心逼赵遹辞官,而且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的打脸逼辞

赵遹当然清楚天子的用心,一再称病,乞请去职,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请辞,诏赵遹提举嵩山崇福宫大宋贬斥、致仕官员都会给一个“提举xx宫观”之类的寄禄官职,这是传统,无关优容。

是以,这几日赵遹愤懑难抑,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在泸南以身涉险,百般维持,好不容易平定了夷乱,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天子就算不提拔自己,也不该如此恨自己啊。

赵遹回过神,见徐泽已经起身,仿佛自家一样,自顾在春柜中找来酒壶酒盏,正在往酒壶内注酒,赶忙搭手,尴尬道“今日不巧,内子和小女到大相国寺进香去了,无人做菜。”

“无妨,我见垂德兄出了门,应该是去酒楼定制菜肴。我们把话佐酒,边喝边等。”

“好”

待赵永裔提着食盒回到家时,父亲已经喝了不少酒,坚持要徐泽称自己的表字“光勋”。

好在赵遹心中有事,没留儿子陪酒,不然的话,让赵永裔和徐泽这个年纪这么小的“世叔”坐在一起,也太尴尬了。

酒入愁肠愁更愁,赵遹想起十余载寒窗苦读无果,只得凭荫补入仕,勤勤勉勉近三十年,终于做到一路转运使,却因为平叛有功而被天子弃用,何其荒谬舍身报国而君厌之,何其怪诞

悲从中来,赵遹彻底撕下面具,问道“及世,你虽比我小,却比我明白,你说说,老赵我究竟错在哪里”

徐泽其实也看不懂赵佶这波无脑操作,若说水浒原剧情的主基调是“官逼民反”的话,眼前赵遹这遭遇就是“官家逼官反”啊

徐泽手指东北皇城方向,道“要我说,你和那位都有错”

已经有些酒醉的赵遹竭力坐稳身子,以做侧耳倾听之状。

“你以为你真姓赵,而那位也以为你真的以为自己姓赵。”

徐泽这句话非常饶舌,但赵遹却听懂了,姓赵和姓赵不一样,自己太把朝廷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而那位却最怕臣子以为自己“姓赵”。

赵遹想到泸南夷乱后,天子数次发来无视实情的诏令,自己却为了平乱顺利进行,每次都以实情相对,那时就已经惹恼了皇帝,数次下诏斥责,甚至以韩存宝故事相威胁。

其实,天子的倾向早就很明显了,可惜自己身在局中,自以为为天下事不顾己身,没想到别人根本就不在乎;别人在乎的,自己也不懂得在乎。

“哈哈哈”

笑着笑着,几滴热泪滴在了酒盏里,赵遹赶紧以袖遮面,将盏中酒一饮而尽。

“我懂了,不该姓赵”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