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228章 惨败

水浒新秩序 第228章 惨败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史进不在海东郡城内,他带着九百人,正在南方执行一年一度的“冬攻计划”。

实际上,因为岛上大部分土著相互之间的封闭状态,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对抗,又因武器简陋,难以对官兵造成有效杀伤,所谓的冬攻,表述为“大规模捕奴行动”应该更准确一些。

一面倒的战斗使得战线推进很快,如今已经推到了郡城以南四百余里的地域。

王进不放心单独领兵的王进,用了两天时间,与赵永裔详细交接完政务后,留下梁不平和四百人守城,自己则带着五百人含之罘论战的三个都,另有三百人是海东郡水营官兵,匆匆赶往冬攻作战前线。

岛上大部分地域还处于原始丛林状态,以海东郡有限的人力,只能在两个前沿寨子及郡城之间开通简易的道路。

再往前推进,小股部队可以沿着捕奴通道走,大队人马就只能临时砍开藤蔓开路。

即便前面有史进部已经开好的“通道”,但原始丛林内并不好走,王进为了赶时间,改为乘坐水营的战船。

急着试炮,唯一的小炮经不住凌振折腾,最后还是炸膛了。

凌振暂时没事做,听说要打仗,立即带上剩余的火药,找到张顺,请求跟船,张顺不敢擅自做主,请示了王进才带上他。

顺风顺水,不到三日,王进便赶到史进的大营。

得知王进到来,史进赶紧迎接出寨。

“师父,你怎的来了”

王进黑着脸,喝道“叫郡守”

史进见王进身后都是士卒,赶紧严肃答道“是,郡守”

“社首安排了赵郡丞协助政务,我不放心你这边,赶过来看看。营中兵马怎么这么少”

王进刚进营内,就感觉到营内的情况不正常。

“一些原先标记的土著突然迁走了,我派陈达、杨春、杜迁、周畀几人带队去探寻土著们的行踪。”

王进驻足,严肃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

王进警惕心大作,急问“作战图在哪儿”

史进也被师父的郑重搞紧张了,连忙答道“在我的帐内。”

“快,带路”

凡作战,必须先画出作战图,就算画不了精确的地图,简单的草图也必须画这是徐泽对手下战将的硬性规定,为的就是避免这帮“好汉”出身的将领拍脑壳,轻率作出事关将士生死的作战决定。

他要求部将们在战斗前必须清楚敌我情况、作战目标及作战步骤。

即使因为战斗形势紧张,战机稍纵即逝,一时无法准确掌握敌方的兵力和地理信息,最起码也要清楚本方的情况和目标,不打无准备的糊涂仗。

大帐内,王进看着作战图,面色越来越凝重。

“马上派人召回探寻土著行踪的人马,营内剩余的人员,立即加固营寨,准备城防”

史进被王进的严阵以待搞慌了,急问道“师父,我之前的布置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王进坦白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土著的动向太可疑,这么多土著村落同时消失,肯定有大问题,等陈达、杨春他们回来,看能不能得到更详细的情况。”

史进布置完王进交代的事项没多久,陈达匆匆返回。

陈达与周畀都发现情况不对劲,不约而同的靠拢,合计彼此掌握后,周畀主张立即返回大营报告情况。

陈达武艺好,跑的又快,一个人先回来了,周畀在后面带着队伍往回赶,回来之前,周畀还派人通知了杨春和杜迁两部赶紧回营。

见到王进和史进,满头大汗的陈达就急忙反映道“郡守、郡尉,情况很不对。”

王进急问“发现什么问题了”

“土著们撤离的时间基本统一,从留下灰迹和粪便看,应该就在昨天下午,我和周都头一共寻了五个村子,有一个部落应该是撤到东面高山里了,其余的都是撤到了南面。”

“南面”

王进心中飞快的盘算着,海东岛东高西低,西面丛林中的物产还算丰富,但仅靠采集和狩猎,仍然无法满足过于密集的土著生存所需。

人口较多的土著村落,通常会选择有水且土地肥沃的位置烧荒种地,所以,各村落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地盘。

这也是土著们面对海东郡咄咄逼人的攻势,却不选择搬家的原因好地方通常有别的村落占领,要搬过去,就得打仗。

虽然都是土著,但在土著眼里,其他的部族村落和海东郡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敌人

东面的高山上,物产相对较少,气温也更冷,大冬天,仓促的转移到高山里,缺衣少食,肯定有一些族人冻饿而死,不到万不得已,没有部落愿意选择这条路。

大部分土著同时主动选择向南迁移,必然要有一个强大的,能统合各部的力量主持才行。

岛南面的毗舍耶国倒是有这种力量,可他们的势力范围还未到达这里,且其国和土著不对付,一直在打仗,会突然插手海东郡与土著们的争斗吗

在海东岛与土著们打仗,除了疾病和虫蛇,最大的难题是岛上极端糟糕的交通状况,以及土著分散居住的状态,大量的时间都耗在了寻路开道上,真要是能把集中土著再打,未必是坏事。

想到此处,王进又突然想到杜迁和杨春二部的位置太突出,必须派人接应才行,急忙问道“李逵在哪里”

史进不太确认,答道“应该是在练字。”

当初徐泽要将李逵留在海东郡,李逵不乐意,被徐泽骂了一顿,发下话,等读书写字超过了史大郎再让你上岸,不然,就一辈子待在岛上

李逵为了追随徐泽的脚步,发了狠,每日读书写字不停,搞得因为公务繁忙而荒废了学业的史进也压力颇大。

“喊他过来。”

王进对徐泽识人用人的眼光极为佩服,原本坐不住的李逵这两年硬是磨出了几分稳重气度,自己带着这么多人入营,竟然都不见他出来凑热闹。

“哈哈,郡守,你找俺”

王进正想着李逵,这厮却跳了出来,原来李逵早就发现了营内的动静,早在外面等着王进召唤,连斧头的都提了过来。

“史进、李逵听令着你二人各领三个都,接应杨春和杜迁”

“末将得令”

二人带着人离开不到一刻,周畀就带着人安全返回。

史进在半道上碰到了杨春,两部合做一部,再寻杜迁。

李逵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杜迁派回来的信使,听说杜迁发现异常后,去寻土著的行踪了,李逵赶紧让人回营传信,自己则带着人匆匆去寻杜迁。

杜迁所部不在原本的区域,他们被近千土著缠住,且战且走,已经离开很远,并遭遇了海东建郡以来的最惨重失败全都百人已经只剩下三十几个,还大半带着伤。

土著门的武器甚是简陋,但草创的海东郡也极缺甲胄弓弩,在丛林中进行残酷的肉搏战,即便官兵有着更好的训练和严密的阵型配合,但在土著人悍不畏死的攻击下,四比一、三比一、二比一、一比一,伤亡交换比不断下降。

若不是处在丛林中,面对是杀红了眼的土著,选择逃跑和投降都绝无生路的话,如此惨重的伤亡率,队伍早应该溃散了。

土著们的伤亡也不小,剩余的人见这些凶悍的异族大半带着伤,肯定走不太远,放松了攻击节奏,只是远远的抽冷子投掷标枪。

杜迁带着剩余的部属,边打边退,寻到了一处山洞,疲惫的众人赶紧进洞,包扎伤口,恢复体力。

洞口并不宽,土著们付出了几条人命后,放弃了进攻,正在砍伐草木,似乎是准备用烟熏死官兵异族手中的武器太犀利了,土著们不拿到这批武器,都不愿意走,有了这些武器,以后就能多很多选择。

杜迁身上多处负伤,被斩断右手只是草草包扎,还在不断流血。

失血过多,头脑一阵阵眩晕,杜迁艰难地睁开眼睛,道“兄弟们,对不住,杜迁连累了你们”

“都头,怎能怪你俺们吃的就是刀口舔血的饭,何况,兄弟们杀的土著早就有赚的了。”

“哎”

杜迁也早发现了土著的异常,还找到他们离开的痕迹,并且派人回营送了信。

但杜迁并没有第一时间撤退,他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他是最早追随徐泽的元老,拿下康善才家的晚上,其人还与徐泽并肩战斗过。

只是,随着同舟社的事业越来越兴旺,入社的人才越来越多,不起眼的杜迁就逐渐落在了后面。

他并非不努力,但人和人之间真的有天赋上的差距,即便是从来没个正形的李逵决心读书后,也很快在识字写字上超过了他。

杜迁并不是不甘心现在的地位,他只是想在自己能做好的事上做出更出色的成绩,以便将来社首开创大事业后,他杜迁的名字能对得起和社首并肩战斗过的经历。

就是这点小心思,让他不愿撤退,坚持追查土著的踪迹,最终发现了毗舍耶人正在统合土著诸部的秘密,但也暴露了自己的行踪,遭到土著人无休止的缠斗。

眼见着身边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杜迁自责难抑,恨自己的不小心,恨自己若是有李逵那般凶悍或牛皋那样的好身手,绝不会让手下弟兄一个个死去,以至于自己的手被砍断了,都没有太多的伤感。

眼皮越来越沉重,真的好累,看来自己真不适合吃这碗饭,现在右手没了,拿不起刀枪,要是还能活着,就申请回梁山分社,守义烈阁吧。

“咳咳”

烟雾飘了进来,伤兵们挣扎着站起,争论要不要趁烟还小赶紧冲出去,有人发现杜迁没动静,赶忙来摇他。

“都头,一定要撑住,千万不能睡啊”

“咳咳快突”

土著们显然听到了山洞内的密集的咳嗽声,发出“嗬嗬、嗬、嗬嗬”的怪叫声,都挤到了洞口,准备收割最后的胜利果实。

一个没受伤的大个子过来,背起再度昏迷的杜迁,喊道“不能再等了,突围吧,要死也得死得像个爷们”

准备必死一博的众人刚要冲出山洞,洞外忽然传来李逵的大嗓门。

“你们这帮兔崽子,尝尝爷爷的板斧”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