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23章 皇城门前得钱快

水浒新秩序 第23章 皇城门前得钱快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元丰年间,神宗皇帝为加强禁军战力,依托将兵法,设巡教使臣、都教头、教头。

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听起来威风无比,实际品阶却还在正九品的巡教使臣之下。

不过,好歹入了流,有品级,是正儿八经的“官”,干得好也还有进一步迁转上升的空间,比起水浒剧情主角郓城押司宋江“一日为吏终身为吏”还是强了无数倍。

而比陆谦这种虞侯此虞侯非军队内的将虞侯和都虞侯,不入流,只是官僚雇佣的随从、仆役之流,完全上不了台面,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宋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非常繁杂,徐泽来到此世后,打听了好长时间,才摸出一点门道。

简单来讲,官是虚衔,用于寄禄,有些像于后世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俸禄。

职是荣誉虚职,如大学士、学士、直学士等,表示高级官员的清贵地位。

而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

光有官名而没有差遣,有点类似后世的主任科员,有待遇但无实权,区别在于后世的主任科员虽无实权,却要处理实务,没有差遣的宋代官员却有很大几率连实务都没有。

范仲淹曾授“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其中户部郎中是寄禄官,为正六品,龙图阁直学士为从三品,所以其地位实际是从三品,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才是真正的差遣,经略安抚副使是节制一路军政大权的二把手,知延州则是直接掌管延州一州的军政大权。

还有南宋岳飞曾担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县开国子”,节度使是个官名、从二品,制置使是南宋才设置的实差遣,相当于经略安抚使,意思是湖北路的荆州、襄州、潭州三州均归岳飞节制,开国子是爵位的第十一等。

大宋官员的收入总体来说比较丰厚,实行工资福利与官职直接挂钩的制度,名目很多。

先说俸禄。

以县令为例,东京畿县七千户以上知县,朝官二十二千钱,京官二十千;五千户以上知县,朝官二十千,京官十八千;三千户以上知县,朝官十八千,京官十五千;三千户以下知县止命京官,十二千。河南府河南、洛阳县令,三十千。诸路州军万户以上县令,二十千;七千户以上令,十八千;五千户以上令,十五千;三千户以上令,十二千。不满三千户令,十千。

再说职钱,最高的御史大夫,六曹尚书,六十千;最低的律学正,十六千。

还有禄粟,赤县县令为七石,入内高班为一石。

元随傔人还有衣粮补助,最高的宰相,标准是七十人,最低的寄班小底,标准只有一人,餐钱从二十千到三千不等。

当然,遵从大宋惯例,这些钱别想实打实拿到手,是要打折的。真宗朝就明文规定“自今掌事文武官月奉给折支,京师每一千给实钱六百,在外四百,愿给他物者听”。

职事官职钱还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每等都有差别。

蔡京秉政后,在俸禄、职钱外,又增供给茶、酒、厨料、薪、蒿、炭、盐、马刍粟、纸等福利。

不过,蔡太师的这些“惠官”政策,林冲这个“末流”都教头应该是沾不上边的。

以林冲正常收入,经常来樊楼这种高档场所消费肯定经不住折腾,更别说原剧情中,完全不跟家人商量,就豪掷千金,花一千贯买把宝刀的败家之举了。

当初老张为了女儿嫁妆,倾尽家产,连唯一的婢女锦儿也送了过去,可这些钱貌似现在都没用在秀云身上啊。

但是,女婿年级轻轻就已官在自己之上,而且追逐名利也不算坏事,今后能有更大前程当然更好。

下楼后,张教头很快调整好了情绪,对徐泽说道“老夫带你们到回宣德门前看看吧。”

众人到了宣德门,张教头又是一番介绍,只是皇城不比里、外城,城墙上有殿前司轮值侍卫,自是不敢再指手画脚。

几人正小声说着话,听侧方有人打招呼,“张教头,宁有礼了”

张教头见来人是要下午进宫轮值的金枪班教师徐宁,赶紧回礼。

“下官正好有一事,须得劳烦教师。”

徐宁连称“不敢”。

张教头指着孙石说“此乃我侄,欲寻钱太丞一诊,劳烦教师带话。”

“此事不难,宁这就去办,”徐宁爽快应下,临行,又问“这几位是”

张教头一一介绍,几人相互见礼,又趁机于袖下递过一锭白银,徐宁不动声色地收下。

这个小动作没瞒过徐泽的眼睛,暗想大宋禁军果然个个会经营,这个徐宁,贵为皇帝宿卫亲军军官,端着正儿八经的金饭碗,前途一片光明,却如此贪财好利。

原剧情中他因持有雁翎圈金甲怀璧其罪,被花儿王太尉和梁山黑白两道都惦记上了还不肯撒手,宝甲被盗后更是急火攻心,不管不顾的一路追到贼窝梁山。

而对表弟汤隆,“闻知舅舅归天去了”,扯理由“不能前来吊问”,吊问不行,让人带个信总不难吧

明知自己因舅舅之死惹恼了表弟,且汤隆刚刚亲口说自己混得有多惨“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后,却马上取出二十两蒜条金,称“先父临终之日,留下这些东西,教寄与哥哥做遗念”时,徐宁财迷心窍,居然没有任何怀疑,略一推辞便收下了

有钱好办事,徐宁进宫不到两刻钟,便有太医院小吏出来说“明日巳时太丞宅”。

钱乙宅就在外城保康门街,很好找。

事情办成,张教头很高兴,提议陪众小友接着转转,徐泽却不敢再折腾老人家了,坚持送张教头一起返回信陵坊,由王四提着打包剩菜,打包用的是樊楼精致食盒,回头还要还给樊楼。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