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234章 调整

水浒新秩序 第234章 调整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随着同舟社的触角向宋、辽内部逐渐延伸,两国形势的变化也必然会给同舟社的事业带来影响。

大宋,时局变化极大加快同舟社殖民海东岛的速度,提前触发了海东郡与毗舍耶国的大战。

在双方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冒进的一方遭受了惨重失败,岛上的力量对比至此彻底改变。

辽国,宰相张琳征发汉军伐金已经导致国内民怨沸腾,辽主耶律延禧却不顾这一形势,再度仓促率领十余万大军亲征。

结果,尚未接战,就被反对者的政变打懵,平白给金国送去了“击败辽主七十万人亲征”的战争神话。

辽、金之间攻守易势,辽国内部形势急剧恶化。

登州之罘,第二将官衙,同舟社徐泽以下众军将及职司负责人再次齐聚。

先由王四通报“桥头”传来的情报,而后众人评估辽国形势变化对同舟社事业的影响。

时迁身为辽人,又在苏州待过一段时日,比较认同“桥头”对苏州形势的预判,上次议事被梁义批评后,在语言组织上严肃了不少。

“社首,辽国在几十年前道宗在位时就已经烂了根,现在之所以乱成这样,不过是女直人的反叛戳穿了朝廷烂透了的本质,以后,趁机作乱的人只会更多,辽国的局面已经不可收拾了。”

“嗯。”

见众人跃跃欲试,徐泽泼凉水道“你们要记住,打仗只是手段,却非我们的目的。”

“辽国乱也好,大宋乱也罢,都不过是给我们创造更易起事的机会而已,但真正成事,还是得靠我们自己。”

“一旦开战,靠我们现在这点人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不断吸纳新的百姓与我们同舟、共建。”

“不管辽、宋,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给治下百姓以安定饱暖的生活,让他们明显感受到在同舟社治下,过得比原本的官府治下更好,他们才会真心拥护和支持我们。”

众人皆以为然,只因为这几年下来,徐泽不仅这样说,也的确是这样做。

不管是梁山,还是之罘,社首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生活就不断变好,对同舟社也真心拥护。

对徐泽的这一观点,就连原本一心祸乱天下的朱武也发自内心的认同。

“社首,辽国形势变化太快,共建会的发展是不是要加快一些”

朱武的压力很大,一旦开战,共建会就要源源不断地为军队输送粮食和后备兵员,但现在这个规模显然还是有些小。

徐泽道“速度可以适当放快一些,但不要太急,所有入会的村社必须条件成熟,不成熟的暂时不要发展,宁缺毋滥。”

“打仗要用精兵,民政也同样,我们在辽国打开局面之前,登州的动作不宜过大。”

朱武郑重答道“武明白了”

褚青没有问商队的发展战略要不要调整,他早就理解了徐泽边扩张边发展的思路,短期内要多购粮米,但长期内,还是以开发海东粮仓和治下地盘为主。

民政上的问题解决,徐泽转而问时迁“斥候营现在可派多少人”

时迁知道徐泽问的是派多少人潜伏至辽国苏州,面色有些难堪,道“斥候营大部分都是蜀人,口音太重,形象也和北人相比差异较大,能满足潜伏条件的仅有十六人。”

“差不多了,高药师全族动员,应该不止百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会比我们更急。”

徐泽比时迁更有信心,接着道“我以前想岔了,这事最主要的是时机,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手中的力量,指望兵不血刃控制苏州不可能,该打仗的时候,还是得打。正面作战交给战兵解决,你们是奇兵,不可太勉强”

时迁听懂了徐泽的嘱托,抱拳道“属下明白”

时迁由一个入社极晚的辽人提拔为斥候营指挥使,在同舟社内并非没有杂音,时迁非常清楚自己社首对自己信重,每次执行任务都非常拼,徐泽也看在眼里,担心他为了完成任务铤而走险,人才难得,他可不希望轻易损失。

阮小七却有些犯愁,问道“社首,跨海作战,战船和水营最重要,张顺已经去了海东,要不要召回来还有海东水营,流求的李俊,要不要也征召”

山南国的费保刚刚立足,人少船小,过来也帮不了多大的忙,是以阮小七根本没考虑。

徐泽又不是神仙,当然料不到辽、金战争会如此戏剧化发展,更没想到海东的大战会突然爆发,又迅速结束。

总之,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事俱备再摘桃子的好事显然轮不到自己,徐泽对这此也有心理准备,

“可以,但海东也在打仗,这事不能仓促,一切以王郡守的意见为主,确实抽不开的的话,就征用远洋商队的商船。”

对苏州作战的时机,是其境内的军队为抗击金人调走大部,防备力量削弱后再里应外合,突然袭击,直接将其水师堵在港内,真正的海战基本不可能爆发。

而且登州营一直是水陆两栖训练都在抓,虽然有侧重,但并不偏科,在如今海战普遍以弓弩对射和跳帮作战为主,山地营即便上了船,战斗力也比宋、辽两国的大部分水营强。

“属下明白”

梁义更关心问题隐患,问道“魏定国和单廷圭两人怎么办”

徐泽不甚在意,道“接着整编吧,就他们两个人,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来。大宋这么多禁军,总不能都当作敌人,愿意接受整编的,都可以给机会。”

当日,徐泽半夜兵临城下,与文登县官吏“协商向登县共建会发展事宜”,知县刘仁瞻鉴于徐泽恶名在外,连知州王师中都在其手里吃过瘪的事实,果断认怂,高赞共建会利民益官之举,表示一定积极扶持共建会的发展。

徐泽这招杀猴吓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魏定国和单廷圭当即被镇住了。

大宋啥时候出过这么肆无忌惮的武将

堂堂知县都任徐泽搓揉,自己这小身板还能有什么想法

二人再不敢想朝廷调其部来登州第二将的含义了,当场赌咒发誓,表示坚决听从正将指挥,绝不敢有二心。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