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240章 王驱

水浒新秩序 第240章 王驱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啊,下策不妥,不妥”

蒲离卜头摇得像拨浪鼓,他被吴用阴险毒辣的下策给吓着了。

杀人他不怕,但一下杀这么多渤海人,眼看着大辽就要不行了,万一日后渤海人真得了势,算这些陈年老帐,自己还有活路

“先生,还是请讲中、远之计吧。”

吴用心里鄙视,脸上却更加恭敬,道“中者,亦有三策。”

“上策者,请将军立即上奏朝廷,讲明安复军已经出兵协助辰州稳定形势,并请朝廷再派精兵由苏州登陆,南北两面夹击叛逆,迅速平灭渤海之乱。”

“朝廷这个时候怎么抽得出”

蒲离卜话说到一半,就停了下来,朝廷这个时候正焦头烂额,确实抽不出兵。

但抽不出兵来才好啊,自己该做的事都做了,朝廷该做的却不做,即便以后真丢了苏州,也不是自己的责任了,这计策妙啊

吴用见蒲离卜理解了自己的意思,补充没说完的话,道“无论朝廷是否派兵增援,将军都可以此策鼓舞军民之心,震慑州内宵小之辈。”

“好好好”

有了应对危机的办法,蒲离卜心情变好,突然就觉得肚子饿了,唤仆人端来糕点。

蒲离卜拿起糕点,端到吴用跟前,道“先生请用。”

吴用没吃零食的习惯,婉拒道“卑职不饿,将军请便。”

蒲离卜边吃边道“先生接着讲。”

“中策者,则请将军拿出钱粮,招募流民转户为军,并抽调军中精干将士,严加训练,以安复军补足兵员缺口,应对下步的危机。”

“这请容我再考虑考虑,先生继续讲下策。”

中策听起来不错,但蒲离卜根本不感兴趣。

一来,苏州本就穷鄙,养兵全靠辽阳府调度钱粮,如今辽阳已失,靠有限的出产养活原本的兵额都不可能,还要募兵就只能自己私人掏钱,可真是要自己的老命了。

二来,朝廷数次大败于女直人,几十万装备齐全的精锐军队都败的一干二净,自己要是头脑发热募千把乞儿军队,吃都可以把安复军吃垮,而且募集的军队还没卵用,上阵就败,自己傻了才会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

吴用见蒲离卜不上道,也不恼,接着讲“下策者,请将军下令,晓谕苏州大户,出钱粮私兵,聚于城中,以备不时之需。”

辽国是直接由部落联盟过渡到大帝国的,虽立国两百年,但治理体系仍然很不完善,官府对民间的掌控力度很弱。

像苏州这种以节度使司代替州府行事职权的“军政府”,对基层的掌控更是有心无力。

在这种形势下,类似高家的各族大户不仅有了生存空间,还与官府相互依存,官府在组织徭役、平定叛乱、管控底层百姓方面,有时候还会反过来有求于大户。

“先生搞错了吧,这应该是上策才对嘛”

蒲离卜笑开了花,“出钱粮私兵”不仅可以解决城中守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关键是“出钱粮”啊

“将军言之有理”

吴用懒得和这贪婪的蠢货一般见识,补充道“此上、中、下三策并非孤立,将军可择一而行,亦可同时施行。”

“对有道理”

屋内的火盆烧得很旺,蒲离卜吃饱了,本就肥硕的身体有些热了,靠在椅背上,掀开衣袍,大手满意地摸着肚皮,心里琢磨着上、下两策一起用,既得朝廷好处,又收大户钱粮。

不对自己还可以更大胆一点,上、中、下策一起用,得了大户的钱粮和私兵,再向朝廷报个利用官府库存钱粮募兵,哈哈哈,不错、不错,吴先生果真是我的好智囊

“将军”

吴用见蒲离卜眼神迷离,面带奇怪笑容,不知想些啥,似乎神游天外,乃提醒道。

“啊”

蒲离卜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坐直,狠狠地搓了把脸。

“哈哈,听了先生刚才这番话,本官之前的烦恼全消,想到开心事,一时有些走神,让先生见笑,见笑了。”

吴用以扇抚胸,道“无妨卑职接着讲”

“嗯,先生请讲。”

吴用接着道“近、中之计,只能解眼下之危,但以卑职之漏见,高永昌此人空有野心,却无半点大局观,其人据辽阳自为,最终只会为女直人做嫁衣。”

“令料定,辽阳府多则一年,少则数月,必为女直人所破,届时,苏州将处虎口之下,将军还是应该早做准备,所谓远计,亦不远矣。”

蒲离卜大惊,问道“先生,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吴用手中羽扇指向北面,道“高永昌轻取辽阳府,又收东京道诸州县,看起来势不可挡,其实不过是利用了国朝接连败绩,辽阳直面女直人兵锋,人人自危的形势。”

“其人能暂时得势,和渤海人受国族压迫并无多大的影响,反倒是国族宽待渤海族,许其族保留军队,才为今日之祸埋下了隐患。”

吴用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其人生于宋地,昔日并未觉得汉人多有甚好处,在辽国待了几年,才切身体会到契丹以小族立大国的无力。

即便是渤海国这种立国两百年的国家,只要不是蛮荒难以立足之地,一旦被汉人的王朝吞并,最多几十年,就能让其去根忘种。

辽国这种统治种族占人口少数,其余诸部均保留本族军队的情况,更像秦末之时,真正导致天下大乱的,并不是秦国的“暴政”,而是六国故地残留未尽的贵族势力。

高永昌这种打出恢复旧国旗号的人,就好比项羽、赵歇、田荣、韩成、韩广之辈,固然能风光一时,最终却只会为王者驱。

这一历史观当然不是吴用能够想到,徐泽当初与其探讨秦末之乱时,说出这番话可是让他心服口服的。

蒲离卜也被吴用这新颖却无可辩驳的观点折服了,点头道“有道理。”

吴用接着讲“高永昌之所以会坏事,原因有三。”

“一者,即便其人能赶跑东京道的国族,却依然解决不了女直人威胁的问题,反倒是因其作乱,大幅削弱东京道压制女直人的力量,使得女直人更易拿下辽东。”

“二者,高逆窃一城就敢僭号自立,既自绝于辽,令料定其人也必然会狂妄自大,拒绝女直人的招揽。”

说到此处,吴用突然想,若是把高永昌换成徐泽,又会是怎样呢

“三者,辽阳府虽为渤海故地,然此地早就是国族、奚、汉、渤海、女直等族杂居近两百年,国族人占少数,渤海人亦不是多数。”

“女直人立国后尚且知道伪称女直与渤海兄弟之族,积极吸纳汉、奚等族,高逆却妄图再以渤海凌诸族,不智若此,真是时无英雄,竟是竖子成名”

蒲离卜已经目瞪口呆,完全没意识到吴用将自己也骂了,听吴用如此一说,高永昌真的会坏事,女直人南下近在眼前,这如何是好

“先生,莫再卖关子了,快说啊,远计是什么”

吴用放下羽扇,抚须道“仍有三策”

蒲离卜已经麻木了,眼神中充满了渴求。

“上策者,将军提苏州诸军,乘船而上,寻隙破敌一处,而后招揽受高逆作乱而破家之怨民,举义旗,破反贼,成不世之功。”

“先生还是饶了我吧那么多能打的都死了”

蒲离卜老实答道“早些年,本官还有一些志向,这几年是看明白了,让我上战场,也是给人送脑袋的命,不了,不了,还是讲中策和下策。”

吴用接着道“中策者,派心腹之人联络南朝,以苏州之地相投。”

“然此策有利有弊,利者,南朝钱粮充盈,将军以国族身份投靠,赏赐必多”

“弊者,南朝虽然一直有北伐之意,但在其未进军前,将军必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论谁最终取得辽阳,都难容将军存在。”

真要投南朝吗,作为契丹人,蒲离卜真迈不过心里这道坎,毕竟这么多年来,南朝一直被本朝压着打的,投南朝,也太掉价了。

吴用注意到蒲离卜的犹疑,本就没指望他立刻做出选择,接着道“下策者,联络高丽,苏州本为高丽之南苏,彼辈心心念念这么多年,将军若投,必有所获。”

这个选择也很不高明,高丽人是大辽藩属国,投奔高丽更掉价,而且,高丽国土狭小,曾多次与国朝争夺领土,让其得了苏州,肯定要打仗,搞不好自己就要稀里糊涂死在战场上了。

蒲离卜一时心情大坏,但好歹知道吴用确实给自己指了明路,起身,施礼道“谢先生为我出谋划策,若以后还能保全富贵,还望先生能继续助我”

吴用还礼,道“此乃卑职之责,令岂敢负将军信重。”

当日,蒲离卜以女直人内乱,东京守备萧保先命苏州再调精兵北上,出辽阳平女直为借口,派遣五百本部渤海军北上。

数日后,渤海军行至宁州,欲进城寻求补给,被守军当作辽阳府高逆之奇军,放箭射杀数人,该部立反,祸乱宁州。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